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建辉

作品数:76 被引量:377H指数:13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0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3篇水稻
  • 20篇稻瘟
  • 20篇稻瘟病
  • 20篇瘟病
  • 15篇病虫
  • 14篇病虫害
  • 14篇虫害
  • 10篇病菌
  • 9篇稻曲病
  • 8篇稻瘟病菌
  • 8篇抗性
  • 6篇防控技术
  • 6篇茶园
  • 5篇水稻稻瘟病
  • 4篇稻纹枯病
  • 4篇生物多样性
  • 4篇水稻纹枯病
  • 4篇田间
  • 4篇重大病虫
  • 4篇重大病虫害

机构

  • 74篇四川省农业科...
  • 12篇四川农业大学
  • 5篇四川省农业厅
  • 4篇四川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1篇成都气象学院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重庆城市管理...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四川省农机鉴...
  • 1篇自贡市农业局
  • 1篇武胜县农业局
  • 1篇四川省林业调...
  • 1篇乐山市农业局

作者

  • 76篇毛建辉
  • 38篇何忠全
  • 29篇卢代华
  • 22篇陈宇
  • 16篇何明
  • 16篇姚琳
  • 14篇蒲德强
  • 13篇何树林
  • 13篇罗曦
  • 12篇叶慧丽
  • 10篇陈晓娟
  • 10篇龚学书
  • 9篇彭化贤
  • 8篇刘超
  • 8篇王平
  • 8篇蒋国荣
  • 7篇王剑
  • 7篇刘虹伶
  • 7篇罗林明
  • 6篇胡容平

传媒

  • 22篇西南农业学报
  • 10篇四川农业科技
  • 4篇西南农业大学...
  • 3篇植物保护学报
  • 3篇植物保护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农业科技管理
  • 1篇中国茶叶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食用菌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茶叶通讯
  • 1篇四川林业科技
  • 1篇成都气象学院...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西北植物...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多样性在水稻稻瘟病防治及优质稻米生产中的作用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植保专家们提出了IPM的概念,经过大量地研究形成了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并进行了实施,品种合理布局、品种轮换、多系育种等等措施在稻瘟病的防治上也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些地区...
毛建辉蒋国荣卢代华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优质稻米生物多样性
文献传递
水稻对稻曲病不同抗性品种遗传多样性SSR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本文利用35对SSR引物对23份水稻品种(组合)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5对引物在23个水稻品种上共获得342条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88条,多态性条带所占比例为84.21%。23个参试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表现出明显差异,病穗率范围为8.20%-75.93%,最高和最低病穗率之间相差67.73个百分点,病情指数范围为2.19-52.67,最高和最低病情指数相差50.48。成对品种的GS变化为0.614-0.954,平均值为0.740单个品种的平均GS值变化为0.686-0.778之间。共有11份供试品种的平均GS值低于GS总平均值(0.740),其它12份(占供试品种总数的52.2%)供试品种平均GS值高于GS总平均值(0.740)。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5时,23个供试品种可分为5类。不同生育期的品种可以聚在同一类群中,聚在同一类的品种生育期最多可相差11 d,而同一生育期的品种可以分属不同的类,包括中抗到高感的不同抗性类型。
卢代华王剑伏荣桃王平姚琳陈晓娟张鸿黄超陈雪娟龚学书陈宇毛建辉
关键词:水稻稻曲病抗性SSR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优化模型被引量:2
1990年
采用田间多因子组合设计与计算机模拟寻优技术,组建了四川盆地西部平原及东南部丘陵稻区的病虫防治优化模型,提出了成组的病虫动态复合防治指标,评价出一批多抗品种及选择性药剂,将病虫防治措施与模式栽培融为一体,基本上协调了化学防治与保护天敌、丰产栽培与防治病虫两大矛盾。此项技术经生产性检验,平均每亩挽回稻谷损失34公斤以上,施药次数由原来的4~5次减少到2次,省工1~2个,平均每亩增收8元以上。有机氯农药在稻谷、稻草中的残留量未检出,土壤为痕量;有机磷杀螟松施用后当年测定糙米、米糠中的残留量均在国际允许标准(0.2ppM)以下。稻田蜘蛛增长40%以上,绒茧蜂增长1倍以上,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何明高君川何忠全何树林毛建辉陈孝恩
关键词:水稻病虫病
物理防治在控制豇豆虫害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04年
本文通过田间调查豇豆生产期与结荚期主要虫害 (斑潜蝇、豆荚螟、豆蚜、蝽象 )的发生情况 ,发现不同的物理措施在控制病虫害方面的作用存在差异 ;同时 ,结合对天敌的影响、产量、质量、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物理防治在控制豇豆病虫害的作用。结果表明 ,防虫网对斑潜蝇控制效果达 5 9.19% ,对豆荚螟、豆蚜、蝽象高达 10 0 % ;黄板区与灯防区在降低成虫虫口基数上起到良好的效果 ,平均每天黄板诱虫 5 8.2头 块 ,杀虫灯在虫害发生期间诱虫重量达15 .4g d ,以每克含虫 5~ 2 0头计 ,达 76~ 30 8头 d ,最高峰 5月中旬时能达 6 2 5~ 2 5 0 0头 d ,有效减少田间害虫虫口基数。从综合经济效益的角度相比 ,防虫网处理区 (4 177.2元 ) >黄板区 (35 392 .5元 ) >灯防区 (32 832 .0元 ) >常规施药区 (2 5 75 8.0元 )。
毛建辉何忠全蒋国荣卢代华彭化贤何树林刘波薇陈晓娟
关键词:物理防治
抗感品种混植对水稻主要病害的效应被引量:29
1991年
1986—1988年利用抗感品种混植对水稻主要病害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对稻瘟病抑制作用显著,尤以对叶瘟效果最好(F=46.55,P<0.01)。与应发病值相比,其相对抑制效果:病叶率减少74.23%,病情指数降低85.30%。单植的病害日侵染速率(r)比混植高一倍以上。病情严重度与组合内抗感比例密切相关(r=0.951)且呈幂函数关系:(?)=3.3918×7.4446x。(2)对稻纹枯病和稻白叶枯病均有一定效应,但不如稻瘟病显著。文中还对混植机理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毛建辉何明何忠全
关键词:水稻混作病害防治
水稻稻曲病抗性鉴定技术及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水稻稻曲病是一种水稻穗部病害,现已从次要病害上升为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提高水稻品种对稻曲病性抗性鉴定的准确性,本试验在田间和大棚条件下分别从接种方法、接种体、栽培时期、发病条件和环境条件等方面做了全面研究。对比3种接种方法发现,注射.喷雾相结合方法的发病效果最好;在4种接种体中,分生孢子一菌丝片段混合液接种发病最严重,菌丝片段和上年保存的厚垣孢子不能引起发病;在田间或大棚条件下病原菌接种后,进行遮阳和喷雾保湿处理对发病效果好,发现温度在25~30℃和相对湿度在85%以上更有利于稻曲病侵染和显现症状;试验结果还显示大棚条件下的鉴定效果稳定于田间条件。因此建议在进行抗病性鉴定时可在田间多点异地人工.自然诱发的抗性鉴定结果上,增加水稻品种大棚人工接种测定,这样可以获得更有效、更可靠的鉴定结果。
伏荣桃王剑卢代华张鸿龚学书陈雪娟任鸿志毛建辉
关键词:水稻稻曲病抗性鉴定接种方法
利用SSR技术分析混栽净栽水稻田间稻瘟病菌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8
2008年
通过对2006年四川部分地区杂糯间栽与净栽田间稻瘟病菌种群结构的SSR(微卫星DNA标记)分析,结果表明:在0.76的相似水平,来自间栽田间的45个菌株被划分为7个遗传宗谱(第Ⅰ、Ⅱ、Ⅵ、Ⅶ、Ⅷ、Ⅸ和Ⅹ),其优势宗谱为第Ⅷ宗谱,所占比例为40.00%。来自净栽田间的45个稻瘟病菌株同样也被划分为7个遗传宗谱(第Ⅲ、Ⅳ、Ⅴ、Ⅵ、Ⅶ、Ⅷ和Ⅹ),其优势宗谱也为第Ⅷ宗谱,所占比例为71.11%。表明尽管稻瘟病菌优势宗谱在间栽田和净栽田中没有变化,但其田间遗传组成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毛建辉王平卢代华何忠全叶慧丽姚琳
关键词:水稻SSR分析
外来入侵生物福寿螺的防控及利用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2010、2011年通过采取捡螺摘卵、科学管水、养鸭食螺、科学施药等综合措施进行福寿螺防控,总体灭螺效果可达89.61%~92.52%,保苗率达到59.59%~80.39%,挽回经济损失8298.15元/hm2。通过杀螺活性植物的筛选,马桑叶乙醇提取物对福寿螺杀灭作用显著,质量浓度为5 mg/mL的乙醇提取物溶液中,成螺和幼螺12 h死亡率均为100%。提取福寿螺消化酶制作酶制剂及利用福寿螺蛋白质作饲料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另外,用福寿螺饲料喂养的土鸡,所产鸡蛋的长径、短径和重量均分别超过对照组鸡蛋5.91%、3.62%和16.52%。
陈晓娟高平何忠全汪世元郎冬梅谷平代可方何树林毛建辉
关键词:外来入侵生物福寿螺消化酶
水稻纹枯病与二化螟复合危害及产量损失测定被引量:2
1990年
采用病、虫2因素3水平完全区组试验,结合病虫分类抽样测产,研究纹枯病(ShB)和二化螟(SB)二代复合危害关系及进行产量损失测定。结果表明,水稻纹枯病与二化螟二代存在复合危害关系,百穗重损失率大小依次为ShB+SB>ShB×SB>SB>ShB;ShB+SB≈1.41。田间损失率大小依次为ShB>ShB×SB>SB。
何树林何忠全何明高君川毛建辉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二化螟
一种七星瓢虫成虫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七星瓢虫成虫的饲料,原材料包括奶粉、玉米油、蛋白粉、鸡蛋、水。还公开了制备所述饲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先将生猪肝用刀切成条,然后捣碎成泥状;(2)将水果榨汁;(3)搅拌均匀;(4)另称取琼脂和水加...
蒲德强刘虹伶邓吉利王小强伍兴隆郑珍蕾陈雨罗曦陈宇毛建辉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