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媛

作品数:14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会议论文
  • 6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细胞
  • 6篇T细胞
  • 4篇细胞克隆
  • 4篇克隆
  • 4篇基因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4篇T细胞克隆
  • 3篇受体
  • 3篇强直
  • 3篇强直性
  • 3篇强直性脊柱炎
  • 3篇细胞受体
  • 3篇免疫
  • 3篇脊柱
  • 3篇脊柱炎
  • 3篇T细胞受体
  • 2篇逆转
  • 2篇逆转录
  • 2篇转录

机构

  • 14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北京市道培医...

作者

  • 14篇欧媛
  • 8篇朱平
  • 8篇顾江英
  • 7篇杜金伟
  • 6篇刘红星
  • 6篇刘静
  • 6篇朱平
  • 4篇张英
  • 3篇卜定方
  • 3篇封红青
  • 3篇朱霞
  • 2篇庄昕
  • 2篇褚彬
  • 2篇郭晓玲
  • 1篇袁谷
  • 1篇童春容
  • 1篇周江
  • 1篇王浤西
  • 1篇蔡鹏
  • 1篇邹积艳

传媒

  • 4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第八届全国白...
  • 1篇第11次中国...
  • 1篇第一届全国难...
  • 1篇第11次中国...
  • 1篇第10届全国...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磷脂综合征识别相关抗原的T细胞克隆受体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为了了解识别抗磷脂综合征相关抗原的T细胞受体特征,用基因谱型图的方法分析一例抗磷脂综合征患者体内的T细胞特征。结果发现优势T细胞呈寡克隆性增生;进一步分析2群主要T细胞克隆的T细胞受体(TCR)基因特征表明,其TCRβ链基因主要由TCRβV8和TCRβV23家族基因编码,T细胞接触抗原的TCRβVCDR3区氨基酸序列分别是CASSLLVAGGPRAYNEQFFGPG和CASSLAGFGQPQHFGDG,其CDR3区模体YNEQFF-GPG和QHFGDG与报道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系统性红斑狼疮高度一致。结论这些自身免疫病增殖的T细胞克隆可能识别同样的抗原。
欧媛朱平朱霞顾江英刘静杜金伟张英刘红星庄昕
关键词:抗磷脂综合征T细胞受体
SMART方法快速获得T细胞受体全长链基因
临床试验表明过继转移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CTL)治疗各种肿瘤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V 感染疾病、EB 病毒阳性的 B 细胞淋巴瘤等都有很好的疗效,但是体外获得足够量的特异性 CTL 细胞比较困难,并且由于...
欧媛朱平封红青卜定方
文献传递
淋巴瘤相关抗原肽刺激所获细胞毒性T细胞克隆的特征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抗肿瘤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克隆识别靶细胞的肽特异性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限制性,以及其赖以识别抗原肽的T细胞受体(TCR)基因表达序列的分子特征。方法利用体外CTL刺激扩增体系,应用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HV)框架区上的B淋巴瘤相关抗原九肽(IgHV1QLVQSGAEV和IgHV3SLYLQMNSL)负荷的抗原递呈细胞(APC),刺激正常HLAA0201供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每周1次共4次,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体外培养细胞的免疫表型的变化,并用肽/主要组织相容性基因复合体(MHC)四聚体方法检测肽特异性的CTL增殖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CTL与不同的靶细胞共同孵育时释放干扰素γ(IFNγ)的能力。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T细胞受体(TCR)基因指纹谱型图方法检测培养前后的淋巴细胞的克隆变化,并用直接测序的方法得到CTL克隆的TCR基因序列。结果B淋巴瘤相关抗原肽4次刺激体外培养的PBMC后CD8+CTL大量增殖,CD4/CD8明显下降(0.10vs1.43,P<0.05)。IgHV1QLVQSGAEV/HLAA0201四聚体和CD8双阳性的肽特异性CTL数量(49.38%)比刺激前(0.04%)明显上升。ELISA检测IFNγ的分泌表明其识别靶细胞是肽特异性和HLA限制性的。TCR基因指纹谱型图显示抗原肽反复刺激获得的CTL的TCR表达集中于个别基因家族,呈克隆性增殖。结论应用IgHV基因框架区来源的B淋巴瘤相关抗原九肽可以使特异性CTL克隆增殖,这些克隆以肽特异性和HLA限制性的方式识别靶细胞。了解这些CTL的作用和TCR识别相关抗原肽的分子结构,将有助于确定体内T细胞和B细胞相互调节的机制。
郭晓玲朱平朱霞刘静欧媛杜金伟
关键词:抗原肽T细胞克隆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主要组织相容性
白血病NPM1基因突变检测方法的临床适用性比较和一种新型突变的报告
目的:分析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NPM1基因的突变特征,对比3种常用检测方法的临床适用性。方法:随机选择54例AML患者,PCR扩增NPM1基因突变热点第12外显子,分别进行毛细
邹积艳朱平刘红星张英王赫蔡鹏封红青欧媛褚彬卜定方
文献传递
聚合酶链反应阵列同时定量检测37种白血病融合基因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定量检测多种白血病染色体易位形成的融合基因的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了解阵列式PCR的应用可行性。方法组合使用82条引物,设立66个PCR平行管,同时定量检测37种白血病常见融合基因形成的125种剪切体和4种白血病常见的原癌基因活化。实时定量PCR采用Eva Green荧光染料法,用ABL基因做内参,用比较Ct法进行相对定量。用此方案对31例白血病患者标本进行检测,其中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做治疗前后或治疗过程中不同时间的对比检测,28人次与多重巢式PCR方案的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我们建立的PCR阵列方案有较大的线性检测范围(10^2~10^8拷贝/μl),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232拷贝/μl)和精确性;在31例患者标本的检测中,共检测到14种融合基因类型和所有4种原癌基因活化;检测到一例同时有5种融合基因阳性和两种原癌基因活化的患者;和多重巢式PCR检测结果的对比显示本方案灵敏度略低于巢式PCR,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09);6例CML患者标本的检测显示治疗后患者标本中BCR/ABL融合基因及WT1和EVI1原癌基因表达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与临床治疗情况符合;基因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本方案能够对常见白血病融合基因和癌基因活化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在白血病的诊断及疗效监测中有应用价值。结论PCR阵列法同时定量检测多种白血病融合基因适于白血病初诊患者融合基因的筛查及微小残留病(MRD)的检测,对于检测同时有多种融合基因存在的病例及治疗过程中融合基因的变异情况更为有用。
刘红星朱平张英王浤西杜金伟刘静顾江英欧媛
关键词:白血病融合基因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CD4^+CD25^+和CD8^+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机制被引量:9
2005年
调节性T细胞(Treg)主要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既能抑制不恰当的免疫反应,又能限定免疫应答的范围、程度及作用时间,对CD4+和CD8+效应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起抑制作用,因此在移植物抗宿主病、自身免疫病、过敏性疾病等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重点介绍CD4+CD25+Treg和CD8+Treg的作用机制,并简述调节性T细胞研究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欧媛朱平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免疫抑制
SMART方法快速获得T细胞受体全长链基因
临床试验表明过继转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治疗各种肿瘤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V感染疾病、EB病毒阳性的B细胞淋巴瘤等都有很好的疗效,但是体外获得足够量的特异性CTL细胞比较困难,并且由于肿瘤病人体内的肿瘤细胞不能...
欧媛朱平封红青卜定方
关键词:T淋巴细胞
强直性脊柱炎相关T淋巴细胞克隆的鉴定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累及脊柱等中轴关节和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与该病有很强的相关性。虽然AS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但T细胞介导...
刘静朱平刘红星欧媛顾江英杜金伟
文献传递
白血病过继免疫治疗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诱导培养后的克隆性变化被引量:1
2009年
本研究分析白血病细胞免疫时自体树突细胞(DC)和多种细胞因子诱导外周血淋巴细胞后T细胞克隆性的变化。采集21例化疗缓解后行细胞免疫治疗的白血病患者的骨髓和外周血,加入细胞因子培养,获得树突细胞(DC)和激活T细胞。用RT-PCR扩增代表T细胞克隆性的T细胞受体β链可变区(T-cell receptor β variable region,TCRBV),用TCRBV基因扫描的方法观察培养前后T细胞克隆的特征性变化;对T细胞克隆的TCRBV进行序列分析。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3+、CD4+、CD8+、CD56+和CD4+CD25str+FOXP3+,确定其细胞毒T细胞、辅助T细胞、调节T细胞和NK-T细胞的比例变化。结果表明:临床缓解后的白血病患者的T细胞呈寡克隆分布,分属在24个TCRBV家族中一些TCRBV基因家族的淋巴细胞克隆消失,仅少数保持多克隆分布,其中TCRBV24基因家族均为克隆性的分布(100%)。分析患者的TCRBV24基因序列特征时发现,3例在CDR3区共用motif VAG,2例共用GGG,表明这些TCRBV24有可能识别同一抗原,其中1例(例5)患者除TCRBV24在CDR3区有motif GGG外,TCRBV8也有GGG,也可能会识别同一抗原。外周血淋巴细胞经过13天的体外抗原和细胞因子培养后,培养前出现的一些寡克隆以及克隆完全缺失的状态随即出现了明显变化,培养后都出现完整多克隆分布。将培养前后T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培养后淋巴细胞数目为培养前的3.38±1.20倍,CD3+数培养前为(71.1±11.8)%细胞,培养第13天后为(95.4±3.2)%,明显增加;CD4+数培养前为(26.7±11.4)%,培养第13天后为(27.0±13.1)%,无明显变化(p>0.01);CD8+数培养前为(35.7±12.9)%,培养第13天后为(55.5±13.8)%,明显增加(p<0.01);CD3+CD56+数培养前为(3.1±1.6)%,培养第13天后为(9.8±6.1)%,增加2倍多(p<0.01);CD4+CD25str+FOXP3+数培养前为(0.12±0.1)%,培养第13天后为(0.22±0.18)%(p<0.01)。结论:T淋巴细胞诱导培养方法的主要作用是促进CTL和NK细胞增殖,缓解后白血病患
刘岩顾江英欧媛李绵洋王赫靳娴陶秀艳刘兆利马杏凡王秀丽马思琨康蕊蔡鹏童春容朱平
关键词:白血病过继免疫治疗T细胞克隆基因扫描
强直性脊柱炎相关T淋巴细胞克隆的鉴定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累及脊柱等中轴关节和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B27与该病有很强的相关性。虽然 AS 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但 T...
刘静朱平刘红星欧媛顾江英杜金伟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