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
- 作品数:17 被引量:67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省气象台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一次区域性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 利用NCEP 2.5°×2.5°再分析资料和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对2010年3月14日发生在华北北部的区域性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低空低涡切变和地面冷锋前部暖性倒槽...
- 郭媛媛苗爱梅董春卿王洪霞杨东郑皓文
- 关键词:暴雪
- 数值天气预报效果检验
- 赵海英于万荣史源香郝寿昌苗爱梅杨东
- 该课题是2007年山西省气象局重点课题,划拨科研经费5万元,在该课题的支持下,采用了visual basic、fortran90、ASP等多种程序设计语言,建立一个操作方便、界面友好的数值预报产品效果检验平台,完成应用于...
- 关键词:
- 关键词:服务器
- 诊断分析技术在超极值降雪预报中的应用
- 赵桂香薄燕清董文晓郭媛媛赵建峰杨东赵瑜
- 山西省冬半年以寒冷干燥为主,降雪稀少,年际变化大,降雪量集中,降雪往往伴随着强降温,造成道路结冰、电线覆冰等,给交通运输、电力、农业等部门造成巨大压力.由于山西省大雪以上天气多以局地为主,较之暴雨出现几率更低,因而预报难...
- 关键词:
- 关键词:降雪预报防御措施
- 基于现代精细化监测资料的暴雨过程综合分析
- 利用常规气象监测资料,以及卫星、雷达、闪电定位、GPS/MET等精细化监测资料,对2010年8月18-19日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边界层两条α中尺度辐合线与两条暴雨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暴雨期间,共有6个β中...
- 杨东苗爱梅郑皓文
- 关键词:暴雨过程边界层辐合线
- 文献传递
- 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的综合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利用常规气象监测资料,以及卫星、雷达、闪电定位、GPS/MET等精细化监测资料,对2010年8月18日-19日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边界层两条仅中尺度辐合线与两条暴雨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暴雨期间,共有6个α中尺度对流云团在边界层中尺度辐合线上生成、发展与合并,特大暴雨由β中尺度对流云团合并形成的MCS所造成。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副高西进北抬和冷空气东移南下的背景下;700hPa、850hPa和边界层中尺度辐合线是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局地闪电频次峰值出现时间早于强降水峰值出现时间1h左右;GPS探测网对水汽探测的反应早于区域加密站的观测,PWV锋区出现时间较强降水出现时间有大于12h的提前量,且PWV锋区的出现时间和位置对暴雨落区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作为判断强降水出现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 杨东苗爱梅郑皓文
- 关键词:边界层辐合线MCS
- 现代监测资料在山西局地大暴雨中的诊断应用
- 利用常规气象监测资料,以及卫星、雷达、闪电定位、GPS/MET 等精细化监测资料,对2010 年8 月18~19 日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边界层两条α中尺度辐合线与两条暴雨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暴雨期间,共有...
- 杨东郭媛媛董春卿
- 关键词:边界层辐合线MCS
- 文献传递
- 华北暴雪过程中的急流特征分析
- 利用常规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11月10-11日华北中南部出现的大范围的暴雪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这次大暴雪发生在500hPa的高空槽、700低涡切变线及河套锢囚锋共同配合的天气系统下;(...
- 陈雪珍杨东
- 关键词:大暴雪急流
- '110729'山西区域暴雨成因分析
- 利用1°×1°的NCEP再分析资料、区域雨量站资料和GPS/MET大气可降水量资料对2011年7月28-29日山西省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发生在阻塞高压崩溃、副热带高压进退的背景下;低涡切变线是...
- 杨东苗爱梅郭媛媛
- 关键词:暴雨天气副热带高压低涡切变线低空急流水汽条件
- 文献传递
- 新型监测资料在山西局地大暴雨中的应用分析
- 利用常规探测资料和卫星、雷达、GPS/MET精细化监测资料,对2011年7月1-3日的山西区域暴雨局地大暴雨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西风槽和南支槽东移、副高撤退的背景下;低空切变线是其主要影响系统,深厚的...
- 杨东吴林栋白玎玲
- 关键词:气象学TBB雷达回波大气可降水量
- 文献传递
- 山西一次大暴雨过程云图及环境场的特征分析被引量:17
- 2013年
- 利用卫星资料、自动站资料、L波段探空秒数据和常规探测资料,对2011年7月2-3日发生在山西中南部的一次大暴雨过程的云图及环境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大暴雨过程发生在500hPa两槽一脊、副热带高压稳定,200hPa反气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高能高湿、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以及较强的上升运动是云团初生的基本环境场特征,但其动热力结构和强度的差异以及中尺度环境的不同,决定了云团后期的发展;4个区域的大暴雨是由不同性质的云团造成的,其降水性质和特征差异明显。(2)L波段探空秒数据分析显示,云系分层现象消失,云顶高度降低,湿层厚度加大,凝结高度降低,0℃层降低,逆温层消失,均有可能是MCC形成的先兆信息。(3)此次大暴雨过程中,低空急流变窄、急流分支消失,同时高空西北风急流减弱、低层偏北风加强,干冷空气下传,大气不稳定度增大;地面锋面南侧暖区里,水汽的突然增大和气压的持续增强,均有可能是MCC发展的重要信号。(4)低层比湿和南北风分量诊断分析表明,MCC是在湿度锋的强迫抬升下,由于干冷空气的侵入而在湿中心附近生成的对流云团发展加强而成的。
- 赵桂香赵建峰杨东彭爱国张朝明
- 关键词:大暴雨云团环境场中尺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