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桂兰

作品数:15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东莞市厚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液
  • 5篇血液透析
  • 5篇透析患者
  • 4篇护士
  • 3篇血液透析患者
  • 3篇柯氏模型
  • 2篇在职护士
  • 2篇维持性
  • 2篇护理
  • 1篇蛋白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相关
  • 1篇导管相关性
  • 1篇导管相关性血...
  • 1篇德尔菲
  • 1篇德尔菲法
  • 1篇跌倒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内
  • 1篇动静脉内瘘

机构

  • 12篇东莞市厚街医...

作者

  • 12篇李桂兰
  • 7篇刘兰霞
  • 4篇张月
  • 4篇张淑清
  • 4篇陈少英
  • 3篇肖长长
  • 3篇骆九源
  • 3篇姜惠芳
  • 2篇张建荣
  • 1篇袁群弟
  • 1篇彭兰芬
  • 1篇邓凤梅
  • 1篇雷芳金
  • 1篇郑柳燕
  • 1篇黄庆萍
  • 1篇罗忠明
  • 1篇胡志辉
  • 1篇邵发保
  • 1篇陈志锦
  • 1篇罗芳梅

传媒

  • 3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药物评价
  • 1篇循证护理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静脉内瘘夹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静脉内瘘夹,其包括上方弧形板、下方弧形板、弹性件,上方弧形板的一端为扳动部,上方弧形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压住内瘘的穿刺口的压力板,下方弧形板的一端铰接于上方弧形板的中部,下...
刘兰霞李桂兰雷芳金陈少英张月邓凤梅
文献传递
柯氏模型在护士分层级培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以柯氏模型(Kirkpatrick’s Model)作为效果评价(Effectiveness Evaluation)的理论依据,对医院在护士分层级培训(Training),充分的为护士培训评价方案的设置提供借鉴和新思路。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期间本院和东莞市厚街医院在护士分层级培训班的86名临床护理人员,从柯氏4层级,即反应、学习、行为和结果4方面来观察评价在护士分层级培训后的效果。结果培训6个月后,柯氏评估模型在护士分层级培训后护理人员对培训创新性、患者护理质量、护理文书、护理安全及教师教学能力显著地高于培训前(t=108.2098、13.0494、14.6097、47.9295、58.9177,P〈0.05),柯氏模型培训后患者满意度、培训考核结果、护理管理满意度、护士专业理论及护士专业技能均高于培训前(t=26.2801、34.3507、9.9993、11.5269、9.9356,P〈0.05)。结论柯氏模型在护士分层级培训中,能够显著的提高护理人员对培训的满意度、自身能力和考核成绩;有效的提高了护士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以及教学能力。
张璠魏梅香李桂兰郑秀丽张淑清林嘉玲
关键词:柯氏模型
阿托伐他汀和厄贝沙坦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微炎症综合征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和厄贝沙坦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微炎症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15例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10mg/d)和厄贝沙坦(150mg/d)治疗,分别于用药前、用药1个月、用药6个月观察血浆白蛋白(AL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用药6个月后血浆ALB明显上升(P<0.05),用药1个月和用药6个月后血浆hs-CRP和IL-6明显下降(P<0.001)。联合应用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和厄贝沙坦可以明显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微炎症综合征状态。
姜惠芳彭兰芬张月邵发保骆九源郑柳燕陈少英李桂兰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厄贝沙坦血液透析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吡格列酮对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激活剂吡格列酮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3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吡格列酮(30 mg·d-1)治疗8周,分别于用药前、用药8周后观察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D)、总胆固醇(CHO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吡格列酮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周后,SBP、DBP、LDLD、CHOL、hs-CRP、IL-6、Hcy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吡格列酮能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肖长长姜惠芳骆九源胡志辉罗忠明刘兰霞李桂兰张月
关键词:吡格列酮血液透析心血管疾病
基于柯氏模型的在职护士分层次培训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以柯氏评估模型为研究基础,初步建立一套全面、科学、客观的在职护士分层次培训效果评价体系。方法 采用德尔菲(Delphi)法对31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0.7%、100.0%,有效率均为100.0%,第一轮函询中提出意见的专家有16名,占48.5%,第二轮中有3名(9.1%),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83。最终确定了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37项,明确了各指标权重。结论 构建的在职护士分层次培训效果评价体系能帮助护理教育管理者更好地设置在职护士分层次培训内容,为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基于柯氏模型的在职护士分层次培训效果提供依据,进一步健全在职护士培训管理体系,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魏梅香张璠郑秀丽黄庆萍李桂兰
关键词:德尔菲法柯氏模型在职护士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行为阶段理论教育模式”的护理在维持性透析患者血钾控制中的干预效果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究健康信念模式联合行为阶段理论教育模式对维持性透析(MHD)患者血钾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行MHD的8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43)和对照组(n=44)。对照组实施基于传统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干预,干预组实施基于"健康信念模式+行为阶段理论教育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摄钾量、血钾水平和饮食行为阶段。结果干预前,两组摄钾量和血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4、12、24周,两组摄钾量和血钾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3.84、12.57,P<0.05)。实施护理干预前后,时间和分组产生交互效应(F=5.76,P<0.05);干预后4、12、24周,干预组摄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4周、12周),两组摄钾量和血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P<0.05)。干预前,两组所处行为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4周,两组处于无意识阶段的例数均显著减少,且干预组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2、24周,两组处于维持阶段的例数均增加,且干预组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健康信念模式+行为阶段理论教育模式"对维持性透析(MHD)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增强患者的健康信念,促进低钾饮食行为,有助于患者摄钾量和血钾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桂兰刘兰霞陈少英罗丹
关键词:健康信念模式血液透析血钾
移动宣教平台在行外科手术的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8年
目的探讨移动宣教平台在行外科手术的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且行手术的透析患者107例。采用目的抽样法,将2016年1~12月收治且行手术的透析患者53例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12月收治且行手术的透析患者54例设为观察组。观察组围术期采用血透专科护士基于微信平台构建的移动、便捷、可视宣教模式,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外科护士面对面健康宣教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认知情况、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前预防手术部位感染认知情况、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透专科护士指导下的移动宣教平台能够对行外科手术的透析患者进行更为便捷有效的指导,提高患者预防手术部位感染认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刘兰霞张建荣陈志锦李桂红李桂兰
关键词:血液透析外科手术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系统在跌倒防治与监控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提高跌倒上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跌倒防治与监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上报系统,护理部每天通过该系统自动收集数据,并及时把数据传给跌倒专科小组,护理部及跌倒专科小组对全院跌倒发生情况进行动态、实时管理。结果跌倒上报信息完整,实施后跌倒上报率提高,跌倒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是实现跌倒防治与监控管理的有效手段。
刘兰霞李桂兰张淑清
关键词:跌倒信息化管理
基于循证构建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早期识别及护理流程管理方案
2024年
目的:基于循证构建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早期识别及护理流程管理方案,以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血液透析病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方法:基于循证护理的方法,检索、评价、汇总国内外关于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护理管理的最佳证据,构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早期识别及护理流程管理方案基本框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17名专家开展两轮函询,确定方案各级条目,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条目权重。结果:两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依次为0.862,0.860;Kendall′s W值分别为0.546(χ^(2)=76.804,P<0.001)、0.614(χ^(2)=93.371,P=0.005),最终筛选并确定包括2个一级条目、10个二级条目、35个三级条目的早期识别及护理流程管理方案。结论:基于循证构建的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早期识别及护理流程管理方案科学、可靠,能够为血液透析病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早期识别和管理提供依据。
刘兰霞张娟刘嘉欣肖长长陈少英罗丹李桂兰
关键词:循证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管理方案
蔗糖铁注射液不同给药方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及微炎症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蔗糖铁注射液不同给药方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及体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探讨静脉补铁最高效、方便又安全的给药方案。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7例,随机分为4组,观察各组用药前后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等指标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等微炎症指标,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铁剂用药达标后,各组Hb、Hct、SI、SF水平与用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而静脉补铁方案不同,各组间疗效相当(P>0.05)。20周后静脉补铁组患者血清hs-CRP、IL-6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SOD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静脉补铁方案不同,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蔗糖铁注射液给药方案均可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及缺铁,且疗效相当,以500 mg×2次给药方案最方便。长期静脉补铁对体内微炎症状态产生一定影响。
肖长长姜惠芳骆九源李桂兰刘兰霞张月
关键词:蔗糖铁注射液微炎症状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