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达
- 作品数:35 被引量:19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CT及MRI表现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提高对。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男3例、女2例,年龄23~61岁,平均49岁)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CT和MRI表现,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包膜、钙化、CT密度、MRI信号、增强扫描的强化方式与程度、肾周侵犯及远处转移等情况,并作文献复习。结果5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2例并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4例位于左肾,1例位于右肾;均呈类圆形,长径1.5~7.5cm,与肾组织分界清,3例有假包膜。CT平扫1例呈稍高密度,1例呈稍低密度,3例呈等密度,其中2例有钙化,1例有囊变。2例行MRI检查者,T1WI上1例呈稍低信号为主伴有更低信号,1例基本呈等信号,T2WI上1例呈稍高一高信号,另1例呈稍高一高信号为主夹杂少许低信号。CT、MRI三期增强扫描肿瘤强化均明显低于肾皮质,3例皮髓期、实质期其内见点状或小片絮状轻度强化,2例皮髓期、实质期呈较均匀轻度强化,排泄期均呈持续性强化。5例均无肾周侵犯、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结论。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尤其皮髓期、实质期其内小点状及片絮状强化及排泄期持续性强化的强化方式可能对它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黄爱娜韩希年陆健张学琴缪小芬张涛李敏达杨道华刘胜楠
- 关键词:肾肿瘤肾细胞癌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 异位妊娠的CT与MRI表现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CT与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证实的异位妊娠患者CT与MRI影像,其中输卵管妊娠11例,卵巢妊娠2例,宫角妊娠1例,切口妊娠6例;12例行CT检查,8例行MRI检查。结果异位妊娠CT与MRI表现为子宫内膜以外部位的厚壁囊性、出血性或混杂密度/信号肿块,血管丰富,增强扫描厚壁环形强化、边缘明显强化或不均匀强化,伴不同程度的腹盆腔积血。输卵管或妊娠囊壁不完整,肿块境界不清、密度/信号不均匀伴中等度到大量腹盆腔积血,急性期出血或活动性出血提示异位妊娠破裂。结论异位妊娠的CT与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当育龄期女性出现腹盆腔出血或盆腔肿块时应考虑异位妊娠的可能性。
- 毕新军张勤张学琴缪小芬李敏达陆健
- 关键词:异位妊娠磁共振成像
- MRI弥散加权成像对胶质瘤分级的临床价值
- 2015年
- 目的 :评价MRI弥散加权成像(DWI)中表观弥散系数(ADC)在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胶质瘤患者MRI资料,包括12例低级别(WHO I级和II级)胶质瘤(A组)和16例高级别(WHO III级和IV级)胶质瘤(B组)。在DWI序列ADC图中分别测量两组肿瘤实质、肿瘤边缘及其对称位置正常脑组织的ADC值,并比较其差异。组间及组内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实质及肿瘤边缘ADC值之间的差异,分析肿瘤实质ADC值与病理级别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组肿瘤实质、肿瘤边缘、对称正常脑组织ADC值分别为1.32±0.34(×10-3mm2/s)、1.59±0.28(×10-3mm2/s)、1.63±0.33(×10-3mm2/s);B组肿瘤实质、肿瘤边缘、对称正常脑组织ADC值分别为0.98±0.31(×10-3mm2/s)、1.09±0.35(×10-3mm2/s)、1.62±0.29(×10-3mm2/s)。两组肿瘤实质ADC值均低于对称位置正常脑组织(P<0.05)。A组肿瘤实质及肿瘤边缘ADC值明显高于B组(P<0.05)。A组肿瘤边缘ADC值虽稍低于对称正常脑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肿瘤边缘ADC值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P<0.05)。肿瘤实质ADC值与病理分级呈明显负相关(r=-0.712,P<0.05)。结论:ADC值有利于胶质瘤术前准确分级,判断肿瘤的侵袭性,从而有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 生晓惠李敏达王欣全田浩周国锋顾红梅
- 关键词:磁共振检查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胶质瘤
- 一种核磁共振检查精确定位辅助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磁共振检查精确定位辅助装置,包括核磁共振扫描仪和3D打印机,3D打印机的外置电脑与核磁共振扫描仪的图像输出端口连接,安装槽内安装有安装板,立板的上端一拐角上开设有透光定位孔,位于核磁共振扫描仪的内壁两侧...
- 葛涌钱李敏达
- 文献传递
- 肾透明细胞癌、嫌色细胞癌及嗜酸细胞腺瘤的MSCT鉴别诊断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多层CT(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嫌色细胞癌(CRCC)及嗜酸细胞腺瘤(OA)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盲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5例CCRCC、16例CRCC及9例OA患者的CT图像,比较三者在肿瘤大小、性质(实性、囊实性及囊性)、校正强化CT值以及强化形式(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及周边强化)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三组肿瘤最大径无显著性差异。(2)CRCC以实性为主,CCRCC以囊实性为主,OA实性与囊实性所占比例相仿,三者间有显著性差异(χ~2=14.10,P<0.001)。(3)皮髓质期CCRCC校正强化CT值高于CRCC及OA(P<0.001),而CRCC与OA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质期CCRCC校正强化CT值高于CRCC(P<0.001),而CCRCC与OA及CRCC与OA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OA校正强化CT值介于CCRCC与CRCC之间;排泄期CRCC校正强化CT值低于CCRCC与OA(P<0.05),而CCRCC与OA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4)强化形式比较,CCRCC与CRCC及CCRCC与OA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89,P<0.001和χ~2=11.15,P<0.05),而CRCC与O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的校正强化CT值是鉴别肾肿瘤类型的一个重要指标,而肿瘤的成分性质及强化形式也具有一定的鉴别意义。
- 吴娟顾红梅王欣全李敏达沈海霞葛敏
- 关键词:肾细胞癌
- 心电图编辑技术在CT冠状动脉成像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心电图编辑技术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心律失常18例患者CT冠状动脉造影,采用心电图编辑功能,比较编辑前后的冠脉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18例患者中偶发房早6例,偶发室早8例,房室传导阻滞2例,缓慢型房颤1例,频发室早1例。冠状动脉图像质量采用4级评分法,其中1~3级血管可用于评估,心电图编辑前可评估冠脉为56.1%,编辑后可评估冠脉达到91.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心电图编辑技术可减轻或消除心律失常导致的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伪影,提高影像的质量及检查的成功率。
- 吴娟周国锋顾红梅李敏达解骞
- 关键词: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冠状动脉造影术
- CT灌注结合醋甲唑胺负荷试验对32周龄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脑血管储备功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CT灌注结合醋甲唑胺负荷试验评估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HR)脑血管储备功能变化的可行性,并与病理实验结果对照,评价其对亚临床期脑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正常对照组、SHR组各10只行常规脑CT灌注扫描及醋甲唑胺灌胃后1.5~2.0 h脑CT灌注扫描,测量负荷前后感兴趣区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及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值,并作统计学分析;光镜下观察大鼠脑石蜡HE染色切片小动脉管壁厚度、微循环毛细血管网情况,通过TTC染色明确各组大鼠脑组织有无脑梗死灶。结果:CT灌注扫描:两组大鼠负荷前后自身比较,正常组CBV、CBF、MTT、TT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且负荷状态下CBV、CBF值增加,MTT、TTP值缩短;SHR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两组大鼠负荷前后CBV、CBF、MTT、TT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且SHR大鼠CBV、CBF值减低,MTT、TTP值延长。 HE染色示SHR组小动脉及微小动脉管壁重塑,管壁增厚、硬化,微循环毛细血管网数目相对减少。TTC染色示SHR大鼠脑组织无明确脑梗死灶。结论:SHR较正常大鼠脑血管储备减低,醋甲唑胺负荷CT灌注成像可反映脑血管储备功能改变,对亚临床期脑缺血患者的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 王欣全顾红梅李敏陆德明汤凯燕周国锋李敏达
- 关键词:脑血管储备功能脑缺血性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大鼠
-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20例全数字化乳腺摄影特征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全数字化乳腺摄影特征。方法:20例均采用GE平板2000D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机检查,体位常规采用头尾位、内外斜位,必要时加摄局部点片,对乳头溢血者行乳管造影。结果:诊断为BI-RADS1-3级患者4例,BI-RADS4-5级16例。浸润性小叶癌FFDM表现以结构扭曲、非对称致密、未见异常以及伴放射状毛刺的肿块多见,可伴发钙化。结论:浸润性小叶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表现不典型,尤其在致密型乳腺,假阴性率较高,运用B超或MRI作为全数字化乳腺摄影的补充手段十分必要。
- 徐剑峰李敏达赵金丽周美亚
-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免疫组织化学法
- 基于DCE-MRI定量参数图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子宫内膜癌脉管浸润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定量参数图的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子宫内膜癌脉管浸润情况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6年1月-2021年2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术前行DCE-MRI检查的10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7︰3的比例将总样本随机分为训练集(72例)和验证集(37例)。在DCE-MRI定量参数图[容积转移常数(K_(trans))、转运速率常数(K_(ep))和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_(e))]上基于全肿瘤容积ROI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然后采用Lasso-Logistics回归分析进行影像组学特征的降维及筛选,建立影像组学模型,分别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采用ROC曲线对此模型预测子宫内膜癌脉管浸润的效能进行评估。结果:经降维和筛选,共7个影像组学特征与子宫内膜癌脉管浸润情况相关(P值均<0.05)。这7个组学特征所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对预测脉管浸润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在训练集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6,在验证集中为0.891。结论:基于DCE-MRI定量参数图构建的影像组学特征模型对子宫内膜癌脉管浸润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可为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 周静怡李浩蒋璟璇赵金丽李敏达花烨张青顾红梅李跃华田浩
- 关键词: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子宫内膜癌
- 乳腺选择性导管造影的影像表现及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分析乳腺选择性导管造影的影像表现,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乳腺选择性导管造影81例,确认溢液乳孔后开始进针,随后缓慢匀速推入对比剂0.5 mL~2 mL,患者感到胀痛时停止注射。拍摄轴位、斜位片或侧位片,均采用全数字化平板乳腺钼靶机进行摄片。结果:正常3例,乳导管内乳头状瘤34例,导管扩张症20例,囊性小叶增生5例,导管炎症4例,乳腺囊肿2例,乳腺癌13例中导管内癌9例,浸润性癌4例。结论:乳腺选择性导管造影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 李敏达徐剑峰
- 关键词:导管扩张症乳腺癌乳头溢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