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
- 作品数:28 被引量:106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2
- 2017年
- 目的分析影响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因素。方法对2013年1月—2016年4月的150个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血药浓度的危险因素。结果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与年龄、肾功能、肝功能和用法用量是否合理和外周水肿存在显著相关性;而性别、营养状况、白蛋白和基础疾病并不会对其造成明显的影响。结论使用万古霉素应根据患者肾功能拟定给药剂量,老年、肾功能减退、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及存在外周水肿的患者使用万古霉素宜常规监测血药浓度;中青年患者且肌酐清除率为110m L/min以上时,可以考虑适当增加给药剂量。
- 申庆荣李刚卢秋玉罗卢萍蒙庆东
- 关键词: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影响因素
- STR基因多态性与巴马地区老人长寿的关系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广西巴马长寿老人TH01等15个STR多态位点与长寿的关系。方法调查巴马长寿区长寿老人167例(长寿组),非长寿区的长寿老人22例(对照1组),非长寿区无长寿家族史的健康对照者134例(对照2组)。采用多色荧光标记的聚合酶链反应-短串联重复序列(PCR-STR)技术及自动测序法,检测各组人群TH01等15个STR位点等位基因分型。比较长寿组和各对照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的差异。结果长寿组分别与各对照组相比频率有差异(P<0.05)的等位基因或基因型如下:TH01-A10、CSF1PO-A9、TH01A9-10频率低于对照1组;D19S433-A17、D7S820-A10、D7S820-A11频率高于对照2组,D7S820-A12/A13/A14三个等位基因、vWA-A17、D8S1179-A15、D5S818 A10-12低于对照2组。结论巴马长寿群体有着自己特有的、异于其他地区长寿群体的STR等位基因分布。在巴马长寿人群中发现了TH01、CSF1PO、vWA、D19S433、D7S820、D5S818、D8S1179等位点等位基因的置换或突变可能与长寿或衰老的进程相关。
- 张志勇容敏华臧宁廖明胡天桥黎湘娟覃健农清清张楠肖德强韦世录李刚吕泽平黄和明何敏
- 关键词: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
- 胆癌潜在治疗靶点凝溶胶蛋白gelsolin(GSN)抑制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 周怡李洪涛臧宁李刚邓小芳刘坤方芳
- GSN蛋白是一种钙调节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包含782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90KD,亚细胞定位在细胞质和细胞骨架,也可分泌至胞外。GO分析指出GSN主要通过分解细胞组分参与细胞凋亡过程;Richard等在Jurkat 细胞...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癌细胞凋亡肿瘤治疗
- 甘露糖修饰CS-PCL微粒负载肿瘤抗原定向增强DC抗肿瘤作用
- 卢小玲赵永祥唐深钟艳平何坚马建凤黄燕李刚郑春燕
-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种治疗措施(如外科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及中医中药等)的效果均不十分理想。构建肿瘤抗原肽DC疫苗一直是肿瘤生物治疗的研究热点和重要课题之一。怎样提高肿瘤抗原肽DC疫苗在体内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甘露糖生物治疗
- 基于质谱鉴定的肝癌标志物的血清iTRAQ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采用核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技术分析已报道的基于质谱鉴定的肝癌标志物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通过PubMed查阅2003年1月-2010年8月发表的,采用差异蛋白筛选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鉴定的有关肝癌生物标志物的文献;同时运用iTRAQ标记技术结合MALDI-TOF-MS串联质谱技术,对20例肝癌患者与20例健康对照的血清进行差异蛋白组学分析。将文献报道的肝癌标志物数据与肝癌血清差异蛋白组学数据进行比对。结果:通过文献检索共获得符合要求的文献22篇,涉及肝癌相关标志物262个。肝癌血清差异蛋白组筛选出表达有显著差异的蛋白51个,其中在肝癌血清中高表达差异蛋白23个,低表达差异蛋白28个;与文献报道吻合的标志物8个,其中与文献报道表达水平一致的差异蛋白为6个[α-1-抗胰蛋白酶(alpha-1-antitrypsin,AAT)、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蛋白血浆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补体C3(complement C3,C3)和血清淀粉状蛋白P片段(serum amyloid P-component,APCS)]。结论:血清中鉴定获得的6个与文献报道一致的差异蛋白可能是潜在肝癌标志物,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
- 张钦乐杨小丽李刚何晓臧宁胡艳玲张学荣何敏
- 关键词:肝肿瘤核素标记串联质谱
- 6例万古霉素致药物热病例报道及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致药物热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药物热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使用万古霉素进行治疗的病例进行筛选,筛选发生万古霉素相关药物热的患者。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用药情况、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体温峰值等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976例患者中有6例出现药物热,发生率为0.3%。6例患者体温峰值38.8~41.0℃,平均(39.80±0.76)℃;药物热发生在用药第4~10天,平均(7.2±2.9)d,中位数为7.5 d。停药后所有病例的体温均在1~7 d恢复正常,平均(4.2±1.9)d,中位数为1.5 d。4例伴有1个以上系统或器官的损害,主要临床表现为血细胞减少、皮疹和肾功能损害,停药后均可恢复。5例患者血药浓度>20 mg/L,1例患者观察到与血药浓度相关的体温变化。结论万古霉素药物热的发生不易诊断,用药时应该提高警惕。做好血药谷浓度监测,可有效提高用药安全性,且可减少药物热的发生。
- 申庆荣莫广艳李刚
- 关键词:万古霉素药物热血药浓度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 细胞早期凋亡的检测方法
- 一种细胞早期凋亡的检测方法,将标记有荧光染料Alexa Fluor 488的磷脂酰丝氨酸抗体与核酸荧光染料7-AAD搭配,共同对细胞进行检测,前者用于区分正常活细胞和凋亡细胞,后者用于区分凋亡细胞中的早期凋亡细胞和晚期凋...
- 何敏李刚钟艳平萧浩
- 不明原因人复发性早期流产母-胎界面关键蛋白的鉴定与应用研究
- 杨小丽郭培奋江莉李洪涛覃健李刚胡任统冯志强张成东
- 自然流产发病各个环节具体体制不明,导致治疗针对性不强。临床上多采用综合性治疗策略,即将各种可能有效的治疗方法尽数给患者使用,包括传统的孕酮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治疗,还包括中医药治疗,新的治疗方法还有治疗高凝状态(阿司匹林...
- 关键词:
- 关键词:自然流产蛋白质组学
- 利用膜芯片技术联合血清标志物建立耐多药结核病快速诊断技术研究
- 何敏李翠萍韦世录谭景尹农柄金胡水秀何晓臧宁李洪涛廖光付张志勇吕康言农清清万逢洁廖明覃健李刚
- 结核病(Tubereulosis,TB)是由结核分支杆菌所致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近三十年来,伴随HIV感染的流行、MTB耐药菌株的出现以及流动人口的增加,全球结核病疫情急剧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全...
- 关键词:
- 关键词:结核病诊断血清标志物
- 基于GSN稳转肝癌细胞的转录组新基因研究
- 2014年
- 目的:凝溶胶蛋白(Gelsolin, GSN)是凝溶胶蛋白超家族的成员之一,被发现对肿瘤转移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旨在构建 GSN双标签慢病毒载体,发现 GSN过表达肝癌SMMC7721细胞转录组新基因。方法 PCR扩增GSN cds全长片段,接入带FLAG-HA双重标签的PCDH-CMV-MCS-EFl-Puro慢病毒载体中,经测序鉴定的重组质粒,病毒包装后转染人肝癌细胞SMMC7721,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表达细胞系;In-Cel Western(ICW)检测 GSN在 SMMC7721肝癌细胞中的表达,Ion proton测序系统对转染及未转染的肝癌细胞进行mRNA测序。结果测序表明重组质粒DNA序列与NCBI检索到的GSN编码序列一致;ICW检测到稳定转染细胞中GSN蛋白的表达为未处理细胞的2.02倍(P<0.05);转录组测序共发现差异表达新基因21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12个,下调表达基因9个,6个基因上调和4个基因下调的绝对表达值倍数变化均>4。结论基于GSN稳定表达的SMMC7721肝癌细胞株所发现的转录新基因,为研究 GSN在肝癌中的作用机制开拓新方向。
- 邓小芳何敏周怡李刚李洪涛臧宁刘丽敏
- 关键词:GSNSMMC7721慢病毒载体转录组新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