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小波分频自适应检测与压制强能量干扰方法被引量:4
- 2007年
- 针对准噶尔盆地地表复杂地区,特别是山地采集的地震资料中出现的野值、声波、猝发脉冲、串状干扰等强能量噪声,提出了以小波分频自适应检测与压制强能量干扰方法,即在不同的频段内,以加权中值为参量,自动识别出强能量噪声。对加权中值滤波的权系数作了某些假定,分析得出以加权中值为参量,相对于以常规中值为参量能更好地识别强能量干扰;根据噪声与信号的数值关系,计算加权曲线,使用多次迭代方法对噪声进行衰减;这为消除复杂地区叠前成像画弧、提高叠前资料信噪比提供一种新的处理手段。
- 蒋立王晓木图拉张龙王在民
- 关键词:迭代法
- W地区长8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探究W地区长8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区内下一步勘探开发实践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岩心、测井、铸体薄片以及压汞等相关资料分析,展开鄂尔多斯盆地w地区长8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W地区长8储集岩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低;储层孔隙类型多样,以长石溶孔、粒间孔为最主要的储集空间;物性特征为典型的特低孔超低渗储层;储层性质明显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储集物性明显优于其它微相;成岩作用对储集物性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使储集原生孔隙减少、渗透率降低,是导致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溶蚀作用是次生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改善了目的层段砂岩的储层物性。
- 王双龙朱玉双党永潮张龙
- 关键词:储层特征沉积相成岩作用长8储层鄂尔多斯盆地
- 高密度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技术在玛湖凹陷的应用被引量:24
- 2015年
-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油气勘探目前面临的主要难题是构造幅度低、目标层深、储集层薄、非构造圈闭发育。提供高分辨率且振幅保真的地震资料是解决玛湖凹陷油气藏勘探面临难题的关键。在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采取了高密度地震资料针对性的处理技术思路,重点对模型法滑动扫描谐振压制方法、共偏移距邻炮干扰分频压制方法、表层和深层分步反Q滤波技术、OVT(偏移距矢量体)域处理等关键技术应用进行了研究和尝试。地震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新的技术手段有效地压制地震数据中的强谐振干扰、随机噪声,提高了地震数据的分辨率,地震信号高频端有效频带拓宽约15 Hz,有助于识别不整合、尖灭特征和薄层砂体的识别;在OVT域中,处理后的叠前地震道集数据中振幅随偏移距和方位角变化的信息具有较高的振幅保真度,这一技术为叠前开展砂砾岩优质储集层的识别和预测奠定了基础。
- 娄兵姚茂敏罗勇郑鸿明张龙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反Q滤波
- 安塞油田长10油层组砂岩粒度与沉积环境的关系被引量:15
- 2011年
- 粒度是沉积物和沉积岩的主要特征,反映了沉积作用的流体力学性质,是分析与对比沉积环境的依据.作者利用安塞油田长10油层组的粒度分析资料,通过对长10油层组砂岩的粒级分布、粒度特征参数、粒度判别函数、结构参数散点图解、粒度概率累积曲线、C-M图解等的分析,认为安塞油田长10层段中、细砂岩分选较好,以正偏态为特征,说明长10砂岩沉积时的水动力能量较强,根据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可划分为三段式和两段式两种类型,其中两段式又可分为两段式Ⅰ型和两段式Ⅱ型,反映了牵引流沉积的特征,并识别出安塞油田长10油层组为河流-三角洲沉积.
- 刘正伟李文厚张龙王博李永锋
- 关键词:安塞油田
- 子波整形反褶积在提高分辨率处理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12年
- 在岩性地层勘探中,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常常制约着岩性圈闭的识别能力。而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涉及多个环节,其中反褶积是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技术。在地表一致性反褶积的基础上,采用子波整形反褶积将最小相位子波变换为零相位子波,在一定信噪比的基础上适当地拓宽地震资料的频带,提升高频端的能量,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 程志国王克非张龙
- 关键词:子波整形高分辨率反褶积
- 复杂构造地震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构建及效果被引量:16
- 2013年
- 准噶尔盆地南缘独山子地区近地表结构复杂,地下构造多表现为上陡下缓的形态,断裂发育,波场极其复杂,给地震叠前深度偏移成像造成困难。论述了独山子地区地震叠前偏移速度模型构建的几个关键环节:首先充分利用该区的钻井资料建立区域层速度量版,消除近地表西域砾岩对下伏地层速度的影响;其次通过测井速度资料对地震速度进行约束校正,采用沿层相干反演等层速度反演方法提高速度模型的精度,最终对二维网格开展拟三维速度模型的建立,确保了二维网格速度场空间和时间上的闭合,叠前深度偏移取得了良好的成像效果。
- 罗勇张龙马俊彦肖立新林娟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南缘叠前深度偏移
- 安塞地区长10段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探讨被引量:12
- 2010年
- 通过对安塞油田G52井长10段原油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原油的分子标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并且进行了油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长10段原油饱和烃中以低碳数正构烷烃分布为主,呈单峰态分布,主峰碳为nC21,无明显奇偶优势,规则甾烷中ααα20RC27,C28,C29呈"L"型分布,ββ构型甾烷丰度较高.萜烷系列中三环萜烷的丰度中等,五环三萜类中Ts,C29Ts以及18a(H)-重排藿烷的丰度明显偏高,伽马蜡烷指数较低,而常规的升藿烷系列化合物丰度不高,明显受成熟度的影响.由此表明长10段原油主要来源于淡水或微咸水的弱氧化-还原环境,是以低等水生生物或藻类输入为主的湖相烃源岩,而且已经达到高成熟阶段.G52井长10段与长6—长9段原油和研究区烃源岩生标分布以及相关参数对比表明,长10段原油与长9段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具有相似性,初步认为长10段原油主要来自长9段烃源岩.
- 胡友洲何奉朋张龙
- 关键词:安塞油田生物标志化合物油源对比
- 安塞地区长10_1相对高渗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 2012年
- 安塞地区长101物性变化大,高渗带高产,低渗带不出油,勘探风险大.为了更好的认识长101油层,引入了相对高渗储层的概念.利用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粒度、图像、X衍射、物性、压汞等多种分析手段,研究了安塞地区长101相对高渗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特征及孔隙结构特征,并分析出形成相对高渗储层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安塞地区长101相对高渗储层为中粗粒-中粒含浊沸石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较高,胶结物主要为绿泥石胶结,成岩作用主要表现为次生溶蚀,储集层主要为浊沸石溶蚀孔、长石溶蚀孔及残余粒间孔;相对高渗储层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储层的沉积相、胶结物、成岩作用、裂缝及构造作用.
- 王新锋刘正伟刘新菊刘晓锋张龙曹丽
- 陕北中东部长6油藏体系富集规律及分布特征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深入剖析陕北中东部长6油藏的富集规律和分布特征。方法以长6期沉积演化和砂体的展布特征为基础,结合油田各类生产数据和当前勘探认识,综合分析长6油藏体系特征。结果研究区长6各期三角洲砂体形成巨大的油藏体系,不同单元的油藏平面上呈"跳棋状"分布,纵向上呈阶梯状分布,同一层内各区块油藏单元等相似。结论长6油藏存在层内补偿现象,据此预测安塞地区王窑南到西河口之间长6及王窑、侯市和杏河长61以下层位仍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 党永潮张龙曹丽
- 关键词:油藏分布规律
- 鄂尔多斯盆地镰刀湾地区延长组浊沸石分布与油藏关系被引量:18
- 2010年
- 鄂尔多斯盆地镰刀湾地区长6长石砂岩中的胶结物类型复杂多样,质量分数高,主要有浊沸石、绿泥石、方解石、硅质、长石质等,特别是浊沸石胶结主要发育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的叠置砂体中.在早成岩期由于浊沸石、方解石的胶结作用及石英的次生加大作用,使原始孔隙度进一步减少,中成岩阶段发生了浊沸石、碳酸盐胶结物及长石等碎屑的溶蚀,形成次生孔隙.东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浊沸石胶结的主要相带,且叠置的水下分流河道砂岩中浊沸石质量分数高,连通性差的水下分流河道中浊沸石的质量分数降低,分流间湾、河口坝、水下决口扇微相中浊沸石质量分数低,以钙质、泥质、硅质胶结为主.由于脱羧基作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形成浊沸石溶孔,且从湖盆中心向湖岸方向形成了浊沸石溶蚀相以及浊沸石弱溶蚀相,大量浊沸石次生溶孔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岩性油藏提供了良好的储集条件.
- 李克永李文厚陈全红张龙杨维磊
- 关键词:浊沸石沉积微相油气富集规律延长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