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骏

作品数:52 被引量:149H指数:6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5篇图像
  • 16篇光场
  • 13篇卷积
  • 11篇网络
  • 9篇神经网
  • 9篇神经网络
  • 8篇卷积神经网络
  • 5篇相机
  • 5篇像素
  • 5篇彩色图像
  • 5篇超分辨
  • 4篇多线索
  • 4篇深度图
  • 4篇透镜
  • 4篇子孔径
  • 4篇微透镜
  • 4篇目标跟踪
  • 4篇目标检测
  • 4篇估计方法
  • 4篇光场相机

机构

  • 52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国电南瑞科技...
  • 1篇国家电网有限...
  • 1篇南瑞集团有限...
  • 1篇国网电力科学...
  • 1篇国网安徽省电...

作者

  • 52篇张骏
  • 32篇高隽
  • 29篇张旭东
  • 9篇孙锐
  • 8篇谢昭
  • 5篇胡良梅
  • 4篇王程
  • 4篇范之国
  • 4篇杨勋
  • 4篇汪萌
  • 3篇崔帅
  • 3篇吴良海
  • 3篇王丽娟
  • 2篇张钊
  • 2篇王丽娟
  • 2篇吴信东
  • 1篇查甫生
  • 1篇许龙
  • 1篇黄凯
  • 1篇吴克伟

传媒

  • 11篇中国图象图形...
  • 6篇模式识别与人...
  • 4篇光电工程
  • 2篇仪器仪表学报
  • 2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光学学报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智能计算机与...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8篇2020
  • 9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1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D遮挡模型引导的光场图像深度获取
2021年
目的光场相机可以通过单次曝光同时从多个视角采样单个场景,在深度估计领域具有独特优势。消除遮挡的影响是光场深度估计的难点之一。现有方法基于2D场景模型检测各视角遮挡状态,但是遮挡取决于所采样场景的3D立体模型,仅利用2D模型无法精确检测,不精确的遮挡检测结果将降低后续深度估计精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3D遮挡模型引导的光场图像深度获取方法。方法向2D模型中的不同物体之间添加前后景关系和深度差信息,得到场景的立体模型,之后在立体模型中根据光线的传输路径推断所有视角的遮挡情况并记录在遮挡图(occlusion map)中。在遮挡图引导下,在遮挡和非遮挡区域分别使用不同成本量进行深度估计。在遮挡区域,通过遮挡图屏蔽被遮挡视角,基于剩余视角的成像一致性计算深度;在非遮挡区域,根据该区域深度连续特性设计了新型离焦网格匹配成本量,相比传统成本量,该成本量能够感知更广范围的色彩纹理,以此估计更平滑的深度图。为了进一步提升深度估计的精度,根据遮挡检测和深度估计的依赖关系设计了基于最大期望(exception maximization,EM)算法的联合优化框架,在该框架下,遮挡图和深度图通过互相引导的方式相继提升彼此精度。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大部分实验场景中,对于单遮挡、多遮挡和低对比度遮挡在遮挡检测和深度估计方面均能达到最优结果。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对比次优结果平均降低约19.75%。结论针对遮挡场景的深度估计,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表明3D遮挡模型相比传统2D遮挡模型在遮挡检测方面具有一定优越性,本文方法更适用于复杂遮挡场景的深度估计。
吴迪张旭东张骏范之国孙锐
关键词:光场
基于生成对抗卷积神经网络的光场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卷积神经网络的光场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其步骤包括:1将光场数据转换成重聚焦序列;2对重聚焦序列进行数据增强;3以U‑Net网络和GAN网络结构为基础,构建生成对抗卷积神经网络,以重聚焦序列为网...
张骏蔡洪艳郑阳李坤袁张旭东孙锐高隽
文献传递
基于复球面映射的大气偏振模式表征与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为了解决理论大气偏振模式二维表征中存在的畸变问题,使理论模型与实测结果之间的对比准确可靠,提出一种基于复球面映射的表征方法。首先根据复球面映射,建立球面与平面之间的投影关系;在此基础上,实现三维理论模型的无畸变二维表征;最后,利用偏振成像系统检测结果与复球面映射理论模型在映射关系上的一致性,对比分析大气偏振模式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复球面映射能够实现理论大气偏振模式的无畸变表征,提高理论模型研究分析的准确度。
吴良海高隽范之国张骏
现代城市广场设计方法研究
该文以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中外城市广场历史演化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了城市广场的形式美学规律.强调设计须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认真探讨了科学可行性现代城市广场设计手法.
张骏
关键词:城市广场城市设计环境要素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邻域上下文的光源估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邻域上下文的光源估计方法,其步骤包括:1确定待处理的彩色图像中的亮像素与暗像素;2从待处理的彩色图像中提取同时包含亮像素和暗像素的图像块;3从待处理的彩色图像中提取与图像块中心相同且范围...
张骏郑彤刘亚美王程郑顺源张旭东高隽
文献传递
光场深度估计方法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光场信息实现场景深度的精确估计,文中回顾并深入探讨光场的深度估计问题.通过阐述光场基本理论,将光场深度估计归纳为基于极平面图像、多视角图像及重聚焦的3种方法.在合成数据集上,对比光照变化对不同算法性能的影响,并构建一个更全面且具有挑战性的光场数据集.在该数据集、光场标准数据集及Lytro Dataset上,定性及定量分析不同复杂场景对算法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指出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高隽王丽娟张旭东张骏
关键词:光场光照
基于视觉FastSLAM的移动机器人自主探索方法被引量:4
2016年
针对室内环境下机器人的移动和定位需要,提出基于视觉FastSLAM的移动机器人自主探索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信息增益和路径距离,基于边界选取探索位置并规划路径,最大化机器人的自主探索效率,确保探索任务的完整实现.在FastSLAM 2.0的基础上,利用视觉作为观测手段,有效融合全景扫描和地标跟踪方法,提高数据观测效率,并且引入地标视觉特征增强数据关联估计,完成定位和地图绘制.实验表明,文中方法能正确选取最优探索位置并合理规划路径,完成探索任务,并且定位精度和地图绘制精度较高,鲁棒性较好.
崔帅高隽张骏范之国
关键词:地图绘制路径规划
基于统计分析Boosting的复杂场景目标识别方法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复杂场景目标识别是图像理解领域的重点和难点。Boosting算法是机器学习中用于提高精度的算法,现已在简单目标识别中获得广泛应用。提出了一种针对复杂场景目标识别任务的统计学启发Boosting算法,补充了现有识别任务中Boosting方法所缺乏的理论分析依据。首先在统计学基础上,分析了Boosting的稳定性能,以此快速确定弱分类器数目,解决了算法性能的不可预测性,缩短了算法设计时间。之后针对不同复杂程度的真实世界场景,设计稳定有效的Boosting识别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对存在光照、视角、干扰、遮挡和类内多变的场景目标均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具有鲁棒性。
张骏高隽谢昭吴良海
关键词:统计分析BOOSTING目标识别
一种基于光场EPI图像的深度估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场EPI图像的深度估计方法,其步骤包括:1、对光场数据进行重聚焦,获取不同聚焦参数下的光场数据;2、从重聚焦后的光场数据中提取水平和垂直视角的子孔径图像;3、从子孔径图像中提取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光场E...
张骏李坤袁郑阳蔡洪艳张旭东孙锐高隽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光场相机的多线索显著性提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场相机的多线索显著性提取方法,包括:1利用Lytro光场相机采集真实场景中的五维光场数据,获取光场全聚焦图像、深度图像、焦点堆栈图像序列和多视角图像序列;2对全聚焦图像进行超像素分割,在不同光场图像...
汪萌张骏杨勋王丽娟高隽张旭东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