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颖轩

作品数:36 被引量:140H指数:7
供职机构: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衡水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心肌
  • 6篇动脉
  • 6篇心肌梗死
  • 6篇梗死
  • 6篇灌注
  • 5篇病变
  • 4篇预后
  • 4篇造影
  • 4篇他汀
  • 4篇胎盘
  • 4篇胎盘生长
  • 4篇介入
  • 4篇冠脉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电图
  • 3篇心电
  • 3篇心电图
  • 3篇心肌灌注
  • 3篇心室

机构

  • 34篇哈励逊国际和...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衡水市第四人...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36篇张颖轩
  • 10篇郑群
  • 7篇张俊岭
  • 6篇张慧晶
  • 6篇郭丽娟
  • 6篇李勇
  • 6篇李拥军
  • 5篇赵讯
  • 5篇王维展
  • 5篇王歆月
  • 4篇杨红梅
  • 2篇岳爱菊
  • 2篇张轶轩
  • 2篇耿建林
  • 2篇王东梅
  • 2篇崔朝勃
  • 2篇扈晓霞
  • 2篇王巧芝
  • 2篇王学敏
  • 2篇郑灼

传媒

  • 7篇新医学
  • 4篇河北医药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航天工业...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MI患者的ST段表现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左心室功能的关系——附108例检测报告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对比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18导联心电图ST段正常、压低和抬高3组间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左心室功能参数,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与心电图表现的关系。方法:108例AMI患者,根据18导联心电图水平分为ST段正常、压低和抬高组3组,每组36例。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检查,记录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病变血管支数、狭窄程度、病变血管分级、病变特:征)和左心室功能参数(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射血分数、每搏量、舒张末期指数容积、收缩末期指数容积、每搏量指数、体表面积)。结果:ST段正常组和ST段压低组有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多于ST段抬高组,且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严重、不完全闭塞性狭窄、C型复杂病变多见,但仍有较好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和较高的侧支循环开放率,左心室功能亦优于ST段抬高组(P<0.05)。ST段正常组与ST段压低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ST段正常及压低的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而左心室功能损害较轻,可能与长期危险因素作用下诱发缺血预适应和侧支循环有关。
张颖轩傅向华
关键词:AMIST段冠状动脉病变左心室功能冠状动脉造影
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1年
肿瘤坏死因子-α作为危险因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而脂联素却是一个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因子,它们相互作用参与了多个病理生理过程。
张颖轩
关键词: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祖细胞内皮修复的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3年
内皮祖细胞(EPC)来源于骨髓,能够定向分化为成熟有功能的血管内皮细胞,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又称血管母细胞。内皮祖细胞在组织缺血和血管损伤时动员入血,促进微血管的生成和血管内皮的修复,不仅参与胚胎血管生成,也参与出生后的血管发生过程,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的作用。许多试验证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和心力衰竭患者EPC数量减少,外周循环内皮细胞功能受损。研究发现,EPC的生物学特性受到诸多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影响,致使其功能异常。
张颖轩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内皮修复影响因素
抗病毒治疗在乙肝相关性肾炎患者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过程中应用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在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0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经肾活检确诊为HBV-GN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治疗方案将其分为A组(n=40)与B组(n=40)。A组给予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B组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联合抗病毒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肝功能、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白蛋白等指标及治疗6个月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VB-DNA)、е抗原(HBe Ag)、表面抗原(HBs Ag)、核心抗体(HBe Ab)转阳率,记录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LI)等肝功能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且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白蛋白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24 h尿蛋白定量、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均维持在正常水平,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HVB-DNA、HBe Ag、HBs Ag、HBe Ab的转阳率均低于A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GN患者在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基础上,为抑制HBV-DNA复制表达,需积极给予抗病毒治疗,并对患者肝功能进行严密监测。
王春燕郝金翠王晓玲宋君宇孟莉丹赵讯王学敏张颖轩
关键词:抗病毒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激素免疫抑制剂
趋化因子RANTES、IL-17以及TGF-β1在HBV-GN患者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趋势研究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活性调节蛋白(RANTES)、白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趋势以及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肾内科接受小剂量甲泼尼龙片联合环孢素A治疗的40例HBV-GN患者纳入研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16周、20周和24周采集血液样本和尿液样本,检测患者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RANTES、IL-17、TGF-β1水平及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三酰甘油(TG)、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氮(BUN)水平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4周后,患者总有效率为72. 5%,9例(22. 5%)患者出现HBV-DNA转阳性,与治疗4周相比,转阳率明显增加(P<0. 05)。患者自治疗8周起,平均24 h蛋白尿含量、TGTBI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 05),而AL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 05),Scr和CCR水平基本保证正常(P>0. 05)。经治疗后,相同时间点检测HBV-DNA转阳的患者血清中RANTES、IL-17、TGF-β1的含量均高于HBV-DNA(-)患者(P<0. 05)。但是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HBV-DNA(-)患者血清中平均RANTES、IL-17、TGF-β1的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 <0. 05),且RANTES、IL-17、TGF-β1水平与患者缓解率呈负相关性(P<0. 05)。结论:RANTES、IL-17、TGF-β1可作为预测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的HBV-GN患者临床疗效的评估指标,为下一步治疗提供实验室参考。
王晓玲郝金翠王春燕宋君宇孟莉丹赵讯王学敏张颖轩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心率震荡现象和影响因素及其对器质性心脏病的预测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心率震荡是指心脏发生室性期前收缩后出现短暂的窦性心律先加快后减慢的现象,该现象可反映心脏自主神经的功能,是评判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危险度的新方法。该文对心率震荡现象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对器质性心脏病的预测意义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王歆月张颖轩
关键词:窦性心律心率震荡影响因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期前收缩
大剂量脉络宁对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再灌注性损伤的防治被引量:20
1997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再灌注性损伤的防治方法。方法:选择具有溶栓指征的AMI患者1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9例)。2组均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组在用尿激酶前10~30分钟或同时应用脉络宁40~50ml,每天1次,连用7天。对照组只用尿激酶及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再通分别为53例(76.8%)和49例(71.0%);住院期间死亡分别为2例(2.9%)和6例(8.7%);发生严重心力衰竭分别为4例(5.8%)和7例(10.1%);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分别为22例(31.9%)和38例(55.1%),2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或<0.01)。同时,治疗组在减少心肌耗氧量、缩小梗塞面积、减少心肌酶的释放和提高左室射血功能等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大剂量脉络宁具有抗AMI再灌注性损伤的作用,并且以连用7天为宜。
王维展岳爱菊张颖轩武长东陈玉生沈立耿建林郭丽娟
关键词:脉络宁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再灌注损伤
复方脉络宁防治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机制探讨被引量:18
2000年
目的 :探讨复方脉络宁治疗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 :将 115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行静脉溶栓治疗 ,治疗组同时给复方脉络宁静滴 ,检测治疗前后不同时间 2组患者血中丙二醛 (MDA)和尿酸 (UA)浓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 MDA在溶栓前后无明显变化 ,而对照组溶栓后明显升高 ,治疗组 U A浓度较对照组同期为低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
王维展曹双清张青张颖轩张俊岭扈晓霞郭丽娟薛燕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心肌中医药疗法
肌钙蛋白T对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及近期预后的临床价值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评价肌钙蛋白 T(c Tn T)在非 Q波心肌梗死 (NQMI)患者早期诊断及近期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 74例急性 NQMI患者和 118例急性 Q波心肌梗死 (QMI)患者的 c Tn 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进行动态分析 ;并于病程 15 d行心肌核素断层显像 ,计算梗死面积指数。两组患者均详细记录 2 8d内心功能不全、致命性心律失常、再梗死及心脏性猝死等心脏事件的临床资料。结果  c Tn T上升时间较 CK MB提早 ,高峰时间与 CK MB平行 ,持续时间较 CK MB延长 ;两组患者 c Tn T和 CK MB峰值与梗死面积指数均呈正相关 (P均 <0 .0 1)。 NQMI组 c Tn T和 CK MB峰值均较 QMI组降低 ,且梗死面积缩小 (P均 <0 .0 5 ) ;随 c Tn T浓度升高 ,两组发生近期心脏事件的比例均显著升高 ,但 NQMI组较 QMI组低 (P<0 .0 5 )。结论 c Tn T可作为 NQMI患者早期诊断、早期估测梗死面积并对近期预后进行评价的简便而有效指标。
郑群王维展张颖轩王岚赵玲俊
关键词:肌钙蛋白T心肌梗死面积预后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PCI术后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择期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阿托伐他汀组于PCI术前1周开始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观察阿托伐他汀组与对照组PCI术后15min校正的TIMI帧数计数(CTFC),同时行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测定。术后2周行心肌核素显像分析,计算心肌灌注显像积分,应用QG SPECT软件再次处理,得到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等心功能指标。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校正的TIMI帧数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26.28!5.71)vs(35.12!6.18);冠状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151.23!36.7)mm/s vs(130.82!40.2)mm/s;阿托伐他汀组术后2周心肌灌注显像积分低于对照组(2.0!0.5)vs(3.5!0.6);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0.58±0.05)vs(0.41±0.08);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低于对照组(56.6±1.4)mm vs(63.1±0.8)mm,(44.7±1.4)mm vs(52.8±2.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PCI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改善心肌灌注及心功能。
李勇郑群杨红梅张颖轩张慧晶张俊岭李拥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