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健 作品数:28 被引量:153 H指数:7 供职机构: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交通运输工程 经济管理 社会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一种公共交通问题线路识别技术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公共交通问题线路识别技术,其特征在于:技术方案如下:基于公共交通地理信息数据、出行OD数据、实时定位数据,研究针对地面公共交通线路的典型问题辨识技术,为区域的地面公交线网问题线路识别和调整方案设计提供技术... 姚广铮 安健 孙明正 温慧敏 高永 陈锋 孙建平文献传递 基于动态百分位行程时间的公交到站时间预测模型 被引量:11 2009年 解析了公交运行服务过程,将公交车辆的到站时间划分为路段区间与路段区段行程时间,并研究了路段行程时间的百分位值统计特征规律,提出了在偏差率低于50%的条件下,以样本频率最大为目标的路段行程时间预测模型。基于开发的到站时间预测实验平台,结合实际线路公交车辆的实时运行数据,分别针对基于动态百分位行程时间、均值行程时间及50分位值行程时间的3种到站时间预测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并进行了三者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动态百分位行程时间及50分位值行程时间的预测方法较基于均值行程时间的预测方法更接近现实,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精度。 陈国俊 杨晓光 刘好德 安健关键词:智能运输系统 公共交通 大城市公交线路“健康指数”评价方法 被引量:4 2015年 大城市公交线路"健康指数"是考评公交线路健康水平、甄别待调整线路、辅助线网调整与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基于大城市公交线网的特点,从线路布局合理性指数、可靠性指数、客流供需平衡性指数、效益性指数4方面选取指标并量化,构建了公交线路"健康指数"评价模型。以北京市为例,经大量数据的统计,得到了按区位属性划分的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确保任何备选线路都能标准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简单实用,适合大城市复杂的公交线网。 陈艳艳 蔡熠文 侯亚美 安健 李鑫 魏攀一关键词:交通工程 基于多智能体的公交运行服务仿真模型 被引量:4 2010年 分析了APTS(advanced public ransport system)环境下公交运行服务特性、乘客的出行特性及其相互作用机理.采用多智能体建模方法,对信息条件下乘客的认知方式以及出行行为规则进行解析,建立了考虑容量限制的公交运行服务仿真模型.基于开发的SimCUBE仿真平台进行了仿真实验分析,并就仿真过程中乘客认知的收敛特性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安健 杨晓光 滕靖 刘好德关键词:交通工程 多智能体 基于动态百分位行程时间的公交到站时间预测模型 解析了公交运行服务过程,将公交车辆的到站时间划分为路段区间与路段区段行程时间,并研究了路段行程时间的百分位值统计特征规律,提出了在偏差率低于50%的条件下,以样本频率最大为目标的路段行程时间预测模型。基于开发的到站时间预... YANG Xiao-guang 杨晓光 CHEN Guo-jun 陈国俊 LIU Hao-de 刘好德 AN Jian 安健关键词:公共交通 基于乘客感知的常规公交服务质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22 2012年 针对当前城市常规公交服务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多侧重设施指标水平的统计分析,而对公交服务主体——乘客感受考虑不足的现状,引入"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提出了以乘客感知和期望之差为基本依据的常规公交服务质量评价方法,建立了公交服务质量评价体系。选取上海市北安跨线和成都市119路公交线路为案例,通过分析实际调查数据,量化评价了两条公交线路的服务质量,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案例研究表明,票价、候车时间、车内空间、换乘便利性是公交服务亟待改善的问题。 张栋 杨晓光 安健 刘好德关键词:交通工程 公共交通 服务质量 一种公共交通线路调整影响集生成技术 本发明一种公共交通线路调整影响集生成技术,其特征在于:技术方案如下:基于公共交通地理信息数据、出行OD数据,针对地面公共交通的撤销、缩短、打断、延长、调整问题调整,设计提出针对每类问题线路调整潜在影响对象的识别方法,为区... 安健 孙明正 姚广铮 邓小勇 胡新宇 高永 陈静文献传递 一种公共交通问题线路识别技术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公共交通问题线路识别技术,其特征在于:技术方案如下:基于公共交通地理信息数据、出行OD数据、实时定位数据,研究针对地面公共交通线路的典型问题辨识技术,为区域的地面公交线网问题线路识别和调整方案设计提供技术... 姚广铮 安健 孙明正 温慧敏 高永 陈锋 孙建平基于客观测度与主观估算的出行疲劳研究 被引量:6 2013年 出行舒适度是影响交通方式选择的要素之一,但由于缺少合理的量化方法,其评价长期停滞于定性描述,难以科学反映不同交通方式的服务水平差异。就典型出行环节进行疲劳测定实验,采集不同情况下出行者在单位时间内的客观体能消耗及其对出行疲劳的主观感受;采用自由模量幅度估计估算出行疲劳的主观感受,并与客观体能消耗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车辆行进方式、乘车姿势、乘客负重、车内拥挤程度等均对体能消耗有显著影响,且客观体能消耗与主观感受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最后,利用实验结果以北京市和中山市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在交通方式选择过程中,体能消耗对出行者产生的影响不亚于出行时耗。 安健 孙明正 郭继孚关键词:交通工程 北京市定制商务班车乘客支付意愿研究 被引量:10 2015年 生活水平的极大提升导致居民对出行品质期望更高,因此对出行疲劳缓解和在途时间有效利用的考虑在交通服务质量改善的研究及措施中愈加不可回避。基于北京市定制商务班车乘客支付意愿调查,首先分析定制商务班车的线路特征和客流特征。其次,对比研究出行者选乘定制商务班车前后服务特性的差距,特别关注长距离出行者对出行疲劳、无效在途时间减少的支付意愿。结果表明,乘客放弃原有出行方式选择定制商务班车与这一服务所带来的体能消耗、无效在途时间节省呈现较高相关性,乘客愿意支付远高于当前公交票价的费用用于上述两方面的改善。最后指出,如能对当前服务模式稍作调整,接受一定比例的非预订座位乘客,高水平公交服务的受众群体将更为广泛。 安健 姚广铮 孙玲 张栋关键词:支付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