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昭华
- 作品数:129 被引量:864H指数:18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河流泥沙的资源化与开发利用被引量:17
- 2002年
- 李义天孙昭华邓金运黄颖
- 关键词:河流泥沙泥沙问题
- 基于遥感影像的上荆江典型洲滩植被适宜区分布特征研究
- 2024年
- 江心洲滩是长江中游河漫滩重要组成部分,厘清洲滩上植被生长适宜区域的分布特征,以及这些区域所应满足的淹没频率临界条件,是生态护滩规划设计和三峡建库后洲滩植被变化预测的重要前提。本文选取上荆江关洲和突起洲分别作为卵石夹沙和沙质型洲滩的典型代表,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了1986—2002年的长时序洲滩淹水范围和植被信息,改进并利用水文特性与影像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滩面上不同位置的淹没频率和植被频率,分析了二者间的响应规律,确定了植被生长适宜区对应的淹没率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两类洲滩上都存在低、高植被频率区像元相对集中,而中等植被频率区像元较为分散的规律,根据植被频率分布特征,可将滩面区域划分为高频次植被覆盖区、中频次植被覆盖区、过渡区和不适宜区,各区之间的植被频率临界值分别为80%、50%、20%;滩面不同位置的淹没频率是影响植被频率的主导因素,从长时期平均来看两类洲滩上的淹没频率-植被频率响应关系符合统一的Logistic曲线,根据该曲线可确定出各区域的临界淹没条件分别为年均18 d、43 d、92 d。在年均淹没天数大于92 d的区域内,随着淹没天数增加,植被频率迅速减少至10%以下。本文的方法和认识可为三峡建库后坝下游洲滩植被演替趋势预测提供参考。
- 袁景耀孙昭华李芷晴周炜兴陈立
- 关键词:上荆江植被遥感影像
- 流量过程对罗湖洲河段心滩冲淤影响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长江中游罗湖洲河段为典型的鹅头分汊型河道,其以河势变化频繁、浅滩冲淤剧烈为主要演变特征,河道航行安全存在严重隐患.在进口节点群的挑流作用下,罗湖洲河段水动力特性有异于其他分汊河型,进而影响河床年内冲淤分布规律.以三峡水库蓄水前2001~2003年水文系列为例,通过对比不同几届洪、中、枯水期心滩冲淤性质以及冲淤幅度的变化,分析了年内流量过程对心滩冲淤的影响,总结了影响不同心滩部位冲淤的特征流量,可为水库蓄水引起的年内水沙过程改变对河道冲淤特性的影响研究提供参考.
- 刘亚陈丽孙昭华
- 关键词:径流过程
- 河网非恒定水沙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16
- 2004年
- 建立了能够适用于多种情况的河网非恒定流水沙数学模型。推导提出了河网泥沙方程组的分级解法,提出了适用于河网计算的汊点分沙模式,分析和对比了多种分沙模式的适用性,对河网区域中可蓄水汊点也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采用汉江杜家台分蓄洪区的资料作了模型的验证和应用。
- 孙昭华李义天曹志芳
- 关键词:水沙数学模型
- 一种干支流交汇区的水位流量关系确定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支流交汇区水位流量关系的确定方法,步骤包括:干支流交汇对目标断面水位的顶托强度评估;顶托作用影响下水位流量函数关系的确定;顶托作用影响下水位流量函数方程求解;多值型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组的绘制。与已有经验方法...
- 孙昭华李奇韩剑桥严鑫
- 文献传递
- 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沙质河段冲淤分布特征及成因被引量:37
- 2014年
- 根据实测水沙、地形资料,分析了荆江沙质河段内洪枯河槽、宽窄河段等不同部位的冲淤幅度差异,并结合观测资料讨论了河道形态调整对水沙过程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荆江河道泥沙冲淤强度平面分布不均,泥沙冲刷主要集中于枯水河槽,断面形态趋向窄深;宽浅河段冲刷强度大于束窄河段,河道形态沿程趋于均一化。蓄水前河道形态与水沙过程相适应,河床在不同流量下以造床流量为界发生冲淤交替,长时期水沙过程作用下河道整体冲淤平衡。蓄水后含沙量大幅减小、大洪水消减而中洪水持续时间增长是荆江沙质河段冲淤分布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 韩剑桥孙昭华黄颖李义天
- 关键词:三峡水库荆江河段水沙过程
- 新水沙条件下荆江河床演变规律与崩岸模拟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 夏军强谈广鸣孙昭华卢金友段光磊陈立宗全利周美蓉张小峰余明辉彭玉明邓珊珊渠庚邓春艳唐峰
- 该成果属河流泥沙工程学领域。荆江是长江中下游最难治理的河段之一。三峡及其上游水库群运用后,荆江河段出现河床下切、滩岸崩退、滩槽格局调整等显著变化。以往研究对新水沙条件下荆江河段演变规律认识不全面,崩岸等变化过程不能预测,...
- 关键词:
- 关键词:河床演变规律航道治理河流泥沙工程学
- 三峡工程蓄水后荆江沙质河段河床演变及对航道的影响被引量:38
- 2010年
- 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以来荆江沙质河段不同类型河床的演变特性,预测计算了水库下游河床冲刷过程,进而探讨了河床演变趋势及其对航道的影响.资料分析表明,蓄水初期,上荆江深泓下切明显,但分汊放宽段航深不足问题突出;下荆江深泓冲淤相间,长顺直(微弯)河段的深槽过渡段下移,弯道进口处水流较分散,致使航槽不稳定.基于数学模型计算结果预测,蓄水5—10年,太平口—藕池口河段发生强烈冲刷,分汊放宽段中枯水河槽更宽浅,致使航道条件恶化,而且,支汊发展会影响主汊的通航条件;藕池口以下处于冲刷初期,过渡段浅滩碍航与否主要与退水过程有关,但弯道发展将使航槽位置发生变动.蓄水15—20年,藕池口以上冲刷基本完成,上荆江微弯分汊河型趋于稳定;藕池口以下发生强烈冲刷,过渡段浅滩高程降低,有利于航深的增加,弯道可能出现局部撇弯,致使航槽移位.
- 江凌李义天孙昭华黄成涛
- 关键词:荆江河段三峡水库河床演变
- 三峡蓄水后枝江-江口水道演变趋势初步分析被引量:11
- 2009年
- 利用三峡蓄水后5年的观测资料,分析枝江江口河段航道条件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二维数学模型进行河床可动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河段河床可动性较强,洲滩以及河槽的冲刷变化将会导致枝江上浅区的水浅问题加剧,而枝江下浅区和江口浅区的碍航问题可以得到改善,同时冲刷将引起昌门溪枯水水位较大幅度的下降。
- 朱玲玲李义天孙昭华葛华
- 关键词:沙卵石河段浅滩可动性
- 荆江微弯分汊浅滩的水沙输移及河床演变被引量:7
- 2008年
- 沙市河段为长江中游典型长顺直微弯分汊河段,河床演变复杂.对该河段水流变化规律、河床冲淤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来水来沙及河床形态对河道水沙输移的影响.河床冲淤由来水量、来沙量和河床形态共同决定,但河床形态与流量过程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河床冲淤特性,放宽段河床冲刷深度与单宽流量变化率之间较好的相关性便体现了这一点.考虑来流及河床形态的决定性作用,对该河段的主流摆动特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汊道兴衰交替是河床演变的主要特性.
- 江凌李义天葛华孙昭华
- 关键词:河床形态河床冲淤水沙输移河床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