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
- 作品数:166 被引量:605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检测非洲猪瘟病毒的PCR引物、试剂盒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检测非洲猪瘟病毒的PCR引物、试剂盒及其应用,属于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领域。本发明首先根据GenBank上ASFV p72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了4对引物,从中筛选出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引物,该引物由SEQ ID ...
- 仇华吉罗玉子孙元孟星宇李素李永锋
- 文献传递
- 共表达猪细小病毒VP2蛋白和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毒的构建及其鉴定被引量:8
- 2012年
- 为研制猪伪狂犬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3联苗,本研究将PPV VP2基因和PCV2 Cap基因通过口蹄疫病毒2A基因串联得到VP2-2A-Cap(V2C)基因,将其插入pEP-CMV-in转移载体构建pEP-V2C-in重组表达质粒,再通过Red/ET两步重组法在大肠杆菌中构建了pPRV-V2C-ΔgE和pPRV-ΔgE突变体,该突变体用磷酸钙法转染BHK-21细胞获得重组病毒rPRV-V2C-ΔgE和rPRV-ΔgE。Western blot分析表明rPRV-V2C-ΔgE能够在BHK-21细胞内表达融合蛋白VP2-2A-Cap,而且目的蛋白能够被2A蛋白裂解为64 ku和28 ku两个片段。重组病毒生长曲线和噬斑大小测定结果显示rPRV-V2C-ΔgE在BHK-21细胞中的增殖滴度与亲本株rPRV无显著差异,表明外源基因的插入不影响rPRV的增殖。本研究为PRV、PPV和PCV2 3联重组活载体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 邓晓辉陈柳叶伟成李军星崔尚金余斌云涛崔言顺孙元仇华吉张帅张存
- 关键词:细菌人工染色体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
- 抗猪瘟病毒感染的siRNA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抗猪瘟病毒感染的siRNA及其应用,属于抗猪瘟病毒siRNA的鉴定及其应用领域。本发明首先公开了分别靶向猪瘟病毒基因组N<Sup>pro</Sup>、P7、NS5A和NS5B基因的抗猪瘟病毒感染的siRNA,...
- 仇华吉申梁李永锋孙元李素罗玉子
- 文献传递
-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重组猪瘟病毒及其拯救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重组猪瘟病毒及其拯救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绿色荧光蛋白编码基因插入到猪瘟病毒感染性克隆N<Sup>pro</Sup>蛋白编码区的第13位与第14位氨基酸之间,通过转染PK-15细胞、传代,拯救...
- 仇华吉李永锋孙元李素罗玉子
- 文献传递
- 猪瘟病毒E2蛋白与猪RACK1相互作用的鉴定被引量:3
- 2012年
- 为筛选和鉴定与猪瘟病毒(CSFV)E2蛋白相互作用的猪宿主蛋白,我们采用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猪肺泡巨噬细胞表达文库得到与CSFV E2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细胞RACK1蛋白,经共转化试验和GST pull-down试验进一步证实两者可以特异性结合,并且共聚焦试验表明两者共定位于细胞的细胞浆。本研究显示E2蛋白与宿主细胞RACK1蛋白存在相互作用,RACK1在CSFV感染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 凌理军李素董泓贺番冯烁廖亚金申梁孙元翁长江仇华吉
- 关键词:猪瘟病毒酵母双杂交E2蛋白RACK1相互作用
-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C株):历史、现状和未来
- 2023年
-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C株)是中国老一辈科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创制的一株举世闻名的猪瘟疫苗.该疫苗对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猪瘟的防控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重要影响[1].目前,该疫苗仍在广泛应用.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过去称为猪霍乱,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疫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WOAH)规定的须申报的疫病[2].该病以发病急、持续高热、全身广泛性出血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猪(包括家猪和野猪)是唯一的易感宿主[3].
- 孙元李永锋仇华吉
- 关键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猪瘟疫苗猪霍乱白细胞减少C株
- 非洲猪瘟病毒A137R蛋白的表达动力学与亚细胞定位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为了探究非洲猪瘟病毒(ASFV)A137R蛋白的表达动力学与亚细胞定位,本研究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GEX-6p-1-A137R,表达与纯化了A137R蛋白,并制备了针对该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分析,抗体效价达1∶25600;Western-blotting和IFA证实,该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和特异性。利用该抗体分析了ASFV感染原代猪肺泡巨噬细胞中A137R蛋白的表达动力学及其亚细胞定位,发现A137R蛋白为晚期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且与ASFV的结构蛋白p72共定位。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ASFV A137R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孙茂文周萍萍王涛李永锋潘力韩玉孙元杨玉莹仇华吉
- 关键词:非洲猪瘟病毒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 表达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被引量:4
- 2011年
- 为构建表达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主要免疫原S1蛋白的重组腺病毒,本研究以复制缺陷型人5型腺病毒为载体,以IBVCK/CH/LHLJ/04V株S1基因为外源插入靶基因,通过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了一株稳定表达IBVS1蛋白(90ku)的重组腺病毒,命名为rAdV-S1。通过PCR鉴定、间接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证实S1蛋白在重组腺病毒中获得表达。对构建的重组腺病毒和亲本腺病毒的生长动力学分析表明,该重组病毒的毒价为108.25TCID50/mL,并且两者在生长动力学方面无显著差异。本研究为动物试验和该重组腺病毒免疫特性的研究奠定基础。
- 耿合员孙元韩宗玺邵昱昊仇华吉孔宪刚刘胜旺
- 关键词: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重组腺病毒
- 非洲猪瘟病毒的非必需基因:真的可有可无吗?
- 2021年
-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出血性、致死性的猪烈性传染病。ASF在全球广泛传播,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ASFV基因组庞大,可编码150多种蛋白,一些非必需基因编码的蛋白与调控病毒毒力、复制和免疫逃逸等相关。通过删除ASFV毒力相关的非必需基因所构建的减毒株是当前比较有前景的疫苗,然而其安全性有待提高。系统地鉴定ASFV非必需基因及其功能,不仅有助于ASF基因缺失疫苗的研发,也有益于ASFV致病机制研究。本文对目前已鉴定的ASFV非必需基因及其功能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着重讨论了影响ASFV毒力、调控病毒复制、参与免疫逃逸的非必需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功能,旨在加深对ASFV病原学的认识,为新的ASFV非必需基因的鉴定和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 罗瑞潘力孙元黄淑坚仇华吉
- 关键词:非洲猪瘟非洲猪瘟病毒毒力免疫逃逸
- 血红蛋白β亚基对猪瘟病毒增殖的调控作用及其调节机制
- 病毒侵入后,动物机体对病毒感染最初反应是先天性免疫应答,如炎性反应、细胞凋亡和干扰素抗病毒应答等,通过这些机制,动物可以抵抗病毒的入侵,或者为动物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建立并最终清除病毒赢得时间。与之相对的是,许多病毒在长...
- 李丹董泓李素陈佳宁孙元罗玉子仇华吉
- 关键词:猪瘟病毒C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