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义华
- 作品数:142 被引量:289H指数:9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当代墨家钜子蔡尚思——贺蔡尚思百岁华诞
- 2005年
- 姜义华
- 关键词:新儒家新道家墨家佛家背诵
- 历史研究是马克思理论贡献的科学基础
- 2013年
- 马克思毕生都十分重视历史研究,这是他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众多领域一系列创新性理论贡献的坚实基础。他1881—1882年间所作的《历史学笔记》,通过对公元前1世纪初至公元17世纪中叶世界各国特别是欧洲各国的历史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的系统梳理,大大充实了他先前"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同时,为他进一步深入研究土地所有制、国家分裂与统一及国家形式的变迁、国际关系及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演变,做了重要准备。应当通过这部著作和他1878—1880年间所作的《人类学笔记》,了解马克思在他生命最后那段岁月十分珍贵的理论思考与理论贡献。
- 姜义华
- 关键词:《历史学笔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
- 过渡时期理论与实践取代新民主主义历史背景的一项考索
- 中国50年代以毛泽东为首的领导人决定用过渡时期理论来取代新民主主义理论,由此而导致中国此后一系列的巨变。本文对这一转折的历史背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这一转折之所以发生是与当时国际上社会主义阵营内部过渡时期话语霸权的确立...
- 姜义华
- 文献传递
- 论近代以来中国的国家意识与中外关系意识──评余英时《飞弹下的选举──民主与民族主义之间》被引量:7
- 1997年
- 以倡导“保守主义”著称的金奖时先生最近在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激进”论点.本文从四个方面同余先生进行了商榷:一是“中国”这两个字的具体内容究竟清楚不清楚?二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民族──国家的认同方面究竟是否具有共识?三是近代以来是国际强权还是中国自身不让中国与其他国“平起平坐”?四是要求一个“强大的中国”就是“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挑衅”,就是“在中国制造出一个纳粹式的民族主义运动”吗?这究竟是一种什么逻辑?
- 姜义华
- 关键词:民族主义霸权主义主权意识
- 人文世纪:回应世界新挑战被引量:1
- 2007年
- 新世纪,人类将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人类能否乐观地走过新的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将决定于人文能否成功地完成自己的世纪使命。新的世纪因之将有望成为“人文世纪”。
- 姜义华
- 关键词:人文回应
- “公平”、“正义”古今谈被引量:3
- 2011年
- 历史读下来,发现王朝离我们不远。"正义"两个字最早出现在《易经·坤卦·文言》里。《坤卦》讲"直方大",什么是方?什么是大?《文言》说:"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但是,中国古代讲得多的是一个单独的"义"字,义其实就是正义,难道还有非正义的"义"吗?中华文化一个核心观念是义。什么是义?《中庸》说:"义者,宜也。"《墨子·天志》讲:"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我以此知义之为正也。"这里,义就是正。
- 姜义华
- 关键词:《中庸》非正义坤卦
- 超越“夷夏之防”思维模式被引量:2
- 2006年
- 西学东渐始于明末清初,当时,欧洲传教士带来了诸多西洋器物和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地理知识,对中国知识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真正对中国社会形成广泛而深刻触动的是晚清以来出现的更为全面的西学东渐。这一时期传入中国的西学,除了制度层面的东西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外,还包括了政治意识、哲学思想、文化观念等社会意识的方方面面。伴随着西方新式教育和译介书籍传播进来的新思想和新风俗,对中国旧有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使得近代中国的大地上逐渐形成了求新、求变的社会气候。在西学的浸润和影响下,不仅促使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发生了巨大变迁,同时,彻底改变了中国人传统的固步自封、唯我独尊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模式,并迈开了史无前例的社会改良和社会革命的步伐。今天,我们回顾和研究清代的西学东渐,除了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外,更应当着眼于其现实意义,即在当前中国到处兴起的“国学热”中,理性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以及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超越中国旧有的“夷夏之防”的思维模式,以新的全球化的视野审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这样才能以史为鉴,利用历史研究的成果,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 姜义华
- 关键词:西学东渐思想文化思维模式
- 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新飞跃
- 1997年
- 姜义华
-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思想大解放空想社会主义实践社会主义理论历史演进
- 走出思想上文化上的“被殖民”
- 2012年
-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档案的开放与整理,散失在各档案馆之外的无数文献、音像、实物资料的收集、保存和有效利用,对历史事件参与者具有抢救性质的采访、查询,在当代中国史研究中,无疑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没有原料,尤其是优质的原料,再高明的工程师也制造不出精美的成品。因此,要使当代史研究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科学,确保能够深入了解这段历史的真实状况,而不为种种假象和虚构所误导,必须非常严肃非常认真地做好这浩如烟海的资料工作。有关部门应当投入必要的足够的资金,开展各类资料的汇集与整理工作,并尽可能为研究者及时地使用这些资料提供方便。而学者本人更应当千方百计地去做资料的收集和开发工作,下苦功夫对资料做出准确的鉴别、考订与解读。
- 姜义华
- 关键词:当代史研究殖民文化历史事件中国史研究
-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与中国近代民族形成的进程被引量:1
- 1991年
- 1924年1月27日、2月3日、2月10日、2月17日、2月24日、3月2日,孙中山每周一次、连续六周所作的《民族主义》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和行动方略。对此,许多论文和专著已经作了考量。本文试图从一个常常为人们所忽略的不同角度,即中华民族的近代命运、中国近代民族形成的历史进程,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总体构想及其内在矛盾作一扼要的剖析,希望能将它放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历史天地中去加以评价。
- 姜义华
- 关键词:民族主义孙中山民族形成民族主义思想历史进程民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