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治波
- 作品数:41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电气工程更多>>
- 软腭再成形术矫治腭咽闭合不全临床应用研究
- 研究目的:通过对腭裂术后继发腭咽闭合不全患者进行软腭再成形手术,观察腭咽闭合功能改善情况,探讨软腭再成形术矫治腭咽闭合不全的效果以及手术适应证。研究方法:58例腭裂术后患者(年龄3至28岁,平均7.5岁),临床诊断为轻度...
- 朱洪平钱靖周治波唐秀萍罗奕
- 关键词:腭裂腭咽闭合不全
- 文献传递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形技术制作上颌骨缺损模型的临床应用初探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探寻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与快速成形技术制取上颌骨缺损模型的新方法,以弥补传统模型制取方法的不足。方法将12例上颌骨缺损患者的头部CT 数据输入计算机,经 Mimics 8.11软件和 Geomagic 7.0软件处理后,得到缺损部位的三维影像数据,利用快速成形技术,获得缺损部位的树脂模型。根据树脂模型制作阻塞器,利用缺损部位的组织倒凹固位使阻塞器独立固定在缺损腔中。再行可摘义齿修复,将阻塞器和可摘义齿用磁性附着体连接。检查临床修复效果并用鼻音计测量5例患者阻塞器戴入前后的鼻音化率值。结果阻塞器和可摘义齿可分段戴入患者口内,两者固位、稳定等临床效果均较好。鼻音计测量结果显示,阻塞器戴入后患者的非鼻辅音语音样本的鼻音化率值降低,由戴入前的(46.53±13.86)%降为戴入后的(22.60±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利用 CAD 与快速成形技术制取上颌骨缺损部位模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 佟岱冯海兰李彦生周治波
-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上颌骨缺损
- 中国人群WNT代谢通路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亲源效应分析
- 2019年
- 目的非综合征型唇裂合并或不合并腭裂(NSCL/P)是一类常见的出生缺陷,遗传致病因素一直是其病因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拟基于家系设计在WNT代谢通路基因中探索亲源效应对NSCL/P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人群为"唇腭裂的基因组学国际合作组研究"项目在中国地区募集的806个NSCL/P核心家系。利用对数线性模型探索WNT基因及其单体型的亲源效应与疾病的关联,采用Wald检验探索亲源效应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经过Bonferroni多重检验校正后,统计学检验的显著性阈值设为P<3.47×10^-4。结果质量控制后共纳入7个基因上14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NSCL/P家系中有8个位点具有潜在的亲源效应(P<0.05),但经Bonferroni多重检验校正后,均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P>3.47×10^-4)。NSCL/P家系中位于WNT9A rs4074668- rs12725747单体型(T-A)具有亲源效应,且经Bonferroni校正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2.74×10^-4)。但该单体型的亲源效应与环境因素(被动吸烟、复合维生素补充)的交互作用并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结论WNT代谢通路基因可能通过亲源效应影响NSCL/P的发生风险。位于WNT9A基因rs4074668-rs12725747单体型(T-A)亲源效应与NSCL/P发病风险存在显著关联。未来仍需其他独立样本验证以进一步确认WNT代谢通路在NSCL/P发生中的作用。
- 王斯悦王梦莹李文咏周仁郑鸿尘刘冬静李楠周治波朱洪平吴涛
- 关键词:非综合征型唇腭裂
- 咽后壁瓣断蒂对腭咽闭合影响的探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探讨咽后壁瓣成形术后腭咽闭合功能不全(velopharyngeal insufficiency,VPI)及其并发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治疗中咽后壁瓣断蒂的作用.方法 1993至2008年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唇腭裂治疗中心接受咽后壁瓣断蒂术患者20例(不完全腭裂11例、完全性唇腭裂9例),20例断蒂术前均行鼻咽纤维镜、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检查及语音录音,对有OSAHS主述者行睡眠呼吸监测.全部患者术后48 h后进行语音评价.术中单纯断蒂14例,断蒂后重新改变咽成形术式6例.结果 ①14例成形术后语音改善不明显,仍存在过高鼻音,咽后壁瓣断蒂术后语音改善明显 ②3例成形术后虽发音正常但出现呼吸道阻塞症状,断蒂术后呼吸睡眠状况改善,语音仍正常 ③3例成形术后发音正常,因正颌手术的麻醉需要断蒂,断蒂后的语音无明显改变.结论 咽后壁瓣成形术后出现OSAHS或仍存在VPI,需手术断蒂或其他类型咽成形术治疗 断蒂的时间应在咽后壁瓣成形术半年后.
- 周治波罗奕马莲
- 关键词:腭裂腭咽闭合不全咽后壁瓣
- 减数下颌第一恒磨牙即刻植骨对间隙关闭后牙槽骨保存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 分析减数下颌第一恒磨牙即刻植骨对间隙关闭后邻牙牙槽骨的保存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3年1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30例成年正畸患者,共38个下颌第一恒磨牙减数牙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植骨组与对照组(每组19个牙位).植骨组减数后即刻植骨,对照组仅减数不植骨,之后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正畸治疗,关闭拔牙间隙.制取两组患者治疗前(T0期)、排齐整平后(T1期)、间隙完全关闭后(T2期)牙颌模型,记录间隙关闭的距离及时间,并计算牙齿移动速度.测量T0和T2期拔牙间隙两侧邻牙牙周袋深度及附着丧失的变化;分别拍摄T0和T2期锥形束CT,采用Invivo Dental 5.0软件测量两组拔牙间隙两侧邻牙牙槽骨高度的变化.结果 植骨组与对照组均成功关闭拔牙间隙,植骨组间隙关闭时间为(17.4±3.0)个月,对照组为(13.3±2.4)个月.与T0期相比,植骨组T2期拔牙间隙两侧邻牙牙周袋深度与附着丧失均无明显改变;T2期植骨组第二前磨牙牙槽骨高度也无显著改变.与T0期相比,对照组T2期拔牙间隙两侧邻牙牙周袋深度均无显著变化,但发生牙槽骨高度显著降低与附着丧失显著增加,第二前磨牙牙槽骨高度降低(0.75±0.16)mm,附着丧失增加(0.64±0.15)mm;第二恒磨牙牙槽骨高度降低(0.79±0.23)mm,附着丧失增加(0.80±0.24)mm.结论 减数下颌第一恒磨牙后即刻植骨能延缓牙槽骨吸收,可在间隙关闭过程中较好地维持拔牙间隙两侧邻牙的牙周附着水平,但可导致牙齿移动速度减慢.
- 陈启兴周治波周彦恒
- 关键词:牙槽骨质丢失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下颌第一磨牙
- 改良Mohler法修复单侧唇裂的远期临床效果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改良Mohler法修复单侧唇裂的远期效果,以及手术适应证选择,以期获得更好治疗效果。方法应用改良Mohler法修复320例单侧唇裂患儿,患儿年龄平均5个月。对65例术后远期效果进行了评估,其中术后随访10.5~15.0年26例,术后随访6~24个月39例;并总结了手术方法要点。结果所有患儿修复效果满意,瘢痕形态基本与对侧人中嵴对称,63例(96.9%)患侧唇峰下降充分、对称,鼻畸形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改良Mohler法是十分有效的单侧唇裂修复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朱洪平周治波罗奕孙勇刚
- 关键词:唇裂
- 不完全型Tessier3号颅面裂手术矫治三例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 初步总结和分析不完全型Tessier 3号颅面裂的临床诊治.方法 2009至2010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共收治3例不完全型Tessier 3号颅面裂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3和12岁.术前行CT检查明确局部骨缺损以及骨性泪道系统的情况.手术采用van der Meulen颊部旋转推进瓣和眶下畸形区域“Z”字瓣,术中重点悬吊错位的内眦韧带.术后1周和复查时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3例患者术后面部伤口1周拆线,均Ⅰ期愈合.6 ~ 10个月复查,面部瘢痕不明显,内眦角外形、高度及睑裂长度与健侧基本一致.结论 本组采用软组织延长技术结合内眦韧带悬吊矫治不完全型Tessier 3号颅面裂,手术效果良好,畸形未见复发.
- 安金刚马莲周治波王智
- 关键词:颌面畸形面斜裂
- 个体化骨牵引支抗、支抗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个体化骨牵引支抗、支抗系统,包括:固位板,固位板包括主体部和连接部,主体部用于设置在颌骨上且与颌骨的表面贴合,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主体部,另一端能够穿出颌骨表面的粘膜;牵引结构,牵引结构设置于连接部的另...
- 陈斯韩冰周治波陈贵汤瑶吕汶諠张馨
- 文献传递
- 口腔医疗摄影技巧Ⅵ. 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摄影技巧(二)
- 2007年
- 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摄影需配合常规的病历记录和X线片等检查资料,而对患者患病部位特征的记录尤为重要。由于口腔颌面外科涉及的治疗大部分为有创性的治疗,一旦治疗结束,患者的患病部位往往发生永久性变化。因此,通过摄影对患行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记录在外科治疗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发生医疗纠纷的情况下更重要。
- 周治波韩亮
-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科摄影技巧口腔医疗外科治疗患病部位病历记录
- 唇腭裂患者骨性鼻中隔发育程度的三维测量分析研究
- 目的:评价唇腭裂病人骨性鼻中隔发育情况。方法:本研究回顾157名14岁以上唇腭裂患者(2010-2013年之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颌面外科),39名单纯性唇裂患者,38名单纯性腭裂患者,80名唇腭裂患者,54名正常人作为...
- 周治波
- 关键词:三维重建唇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