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元东
- 作品数:16 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CD-TK融合基因联合GCV对人膀胱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核苷激酶(herpes simplex virus-thymidine kinase,HSV-TK) 基因和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基酶(E.colicytocine deaminase,CD)基...
- 谭万龙谢毅郑少斌吴元东
- 关键词:人膀胱癌细胞GCVCD-TK杀伤作用
- 文献传递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儿童输尿管结石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儿童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儿童输尿管结石16例,其中上段结石2例,中段5例,下段9例。结果碎石成功14例,成功率为87.5%,1例术中结石滑入肾盂,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排净,1例进镜困难,改开放性手术。随访1-12个月,结石均排净,无尿道狭窄、尿失禁、尿液返流及结石复发。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儿童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郁兆存谭万龙陈彤吴元东
- 关键词:气压弹道碎石术输尿管结石儿童
- TFAR19(PDCD5)蛋白在正常肾、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正常膀胱、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了解凋亡基因PDCD5在正常肾、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正常膀胱、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PDCD5在肾透明细胞癌、膀胱癌的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63例肾组织切片和42例膀胱组织切片进行PDCD5的免疫组化染色。采用人工阅片评分及计算机辅助染色强度判定2种方法判断肾组织PDCD5的染色阳性率及染色强度,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及列联表的卡方检验和关联度测量判断PDCD5的表达与正常肾、肾透明细胞癌组织的相关性;采用人工阅片判断膀胱组织PDCD5的染色阳性率。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显示,在正常肾组织肾小管区中,PDCD5表达多呈强阳性,肾透明细胞癌组织表达随着分期的增加呈递减趋势。正常肾组织及各期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PDCD5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膀胱、膀胱癌组织中PDCD5无显著表达。结论PDCD5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肾透明细胞癌进程中的调控;PDCD5在正常膀胱、膀胱癌组织中表达程度极低。
- 熊林谭万龙郁兆存吴元东黄河赵国志朱文辉郑少斌
-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膀胱癌PDCD5TFAR19
- 可视人膀胱肿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采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的方法对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建立其可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下直接观察肿瘤生长及转移的简便、可靠的原位移植模型。方法以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标记基因经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入人类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株中,经梯度浓度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细胞克隆并扩大培养,然后接种于裸小鼠膀胱壁内,活体荧光成像系统直接观察原位肿瘤的生长与转移,并与常规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比较。结果经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膀胱肿瘤T24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发出绿色荧光,并可在体内、外持续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转染后的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的体内外生物学行为无明显改变,裸小鼠膀胱原位接种5×105个转染后的膀胱肿瘤细胞后1周即可在荧光成像系统下观察到下腹部新生膀胱肿瘤发出绿色荧光,2周后膀胱肿瘤可被触及,4周后经解剖可在荧光成像系统下观察到腹膜后及盆腔淋巴结等远处转移。结论绿色荧光蛋白是新一代的生物源性荧光标记物质,它具有分子量小、对细胞无毒、使用方便及容易检测等优点。绿色荧光蛋白能够在T24人膀胱肿瘤细胞中长期稳定表达,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膀胱肿瘤T24细胞建立的可视裸鼠原位移植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膀胱肿瘤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新方法。
- 谭万龙吴元东陈彤熊林郑少斌
- 关键词:膀胱肿瘤绿色荧光蛋白
- 胞嘧啶脱氨酶和胸苷激酶融合双自杀基因系统对膀胱癌细胞体外杀伤作用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胞嘧啶脱氨酶(CD)和胸苷激酶(TK)融合双自杀基因系统对膀胱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利用含有CD-TK双自杀融合基因及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复制缺陷腺病毒感染膀胱癌细胞株Mb49细胞,RT-PCR检测CD及TK表达,MTT法测定感染病毒Mb49细胞对GCV和/或5-FC敏感性及旁观者效应。结果RT-PCR可检测到腺病毒感染的Mb49细胞中CD及TK表达,腺病毒感染的Mb49细胞对GCV和/或5-FC敏感性增强,且细胞存活率随前药浓度增加而明显降低,联合应用杀伤效果更强。在混合培养细胞中转染细胞为10%时,GCV组、5-FC组、GCV+5-FC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9.55±0.88)%、(77.17±3.38)%、(49.21±1.78)%,有较强的旁观者效应。结论腺病毒载体能有效转导CD-TK融合双自杀基因在膀胱癌细胞中表达,CD-TK融合双基因系统对膀胱癌细胞有更强杀伤效果和更明显的旁观者效应,优于单基因系统,值得进一步研究。
- 谭万龙谢毅郑少斌吴元东朱文辉
- 关键词:双自杀基因膀胱癌
- 后腹膜腔人工CO_2气腹对兔肝、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后腹膜腔人工CO2气腹对兔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20只,随机分为2kPa1h组、2kPa2h组、4kPa1h组、4kPa2h组;建立后腹膜腔后应用气腹机自动完成气腹。测定气腹前、气腹后1、3、5d肝、肾功能,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指标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气腹后1d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减退,气腹后3d开始好转,第5天恢复至气腹前水平,这种改变与气腹压力、气腹持续时间相关。结论后腹膜腔人工CO2气腹可以引起肝、肾功能改变,后腹腔镜手术应注意气腹压力和持续时间。
- 郁兆存谭万龙熊林谢毅陈彤彭红梅吴元东
- 关键词:后腹膜腔CO2气腹肝功能肾功能
- 腺病毒介导融合双自杀基因治疗膀胱癌被引量:17
- 2006年
-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胞嘧啶脱氨酶(CD)和胸苷激酶(TK)融合双自杀基因系统对膀胱癌治疗作用并与单基因系统作比较。方法利用含有CD-TK双自杀融合基因及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复制缺陷腺病毒作载体,PCR检测CD、TK及E1基因。建立C57BL/6同系膀胱癌Mb49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肿瘤注射腺病毒联合丙氧鸟苷(GCV)或/和5-氟胞嘧啶(5-FC)治疗后肿瘤体积及组织学变化。结果PCR可检测到腺病毒DNA中含CD及TK基因、无E1基因。腺病毒注射联合GCV、5-FC、GCV+5-FC治疗后,肿瘤体积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小(P=0.00),腺病毒注射联合GCV+5-FC有协同作用(P=0.04),优于腺病毒注射联合GCV以及腺病毒注射5-FC。基因治疗后肿瘤细胞大片坏死,对照组细胞形态无变化。结论腺病毒介导CD-TK融合双自杀基因联合GCV或/和5-FC能有效治疗膀胱癌,融合双自杀基因CD-TK/(GCV+5-FC)系统对膀胱癌治疗有协同作用,其效果优于CD-TK/GCV或CD-TK/5-FC系统。
- 谭万龙谢毅吴元东朱文辉郑少斌
- 关键词:双自杀基因胞嘧啶脱氨酶胸苷激酶基因治疗膀胱癌
- 螺旋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1例临床可疑输尿管结石而常规B超、KUB、IVU等检查未确诊者,均未口服造影剂直接螺旋CT平扫,5例平扫后静注76%泛影葡胺60ml,延迟10~15s增强扫描,11例将获得的容积图像行输尿管多平面重建。结果:平扫确诊45例,可疑结石6例,其中5例经增强CT延迟扫描确诊,另1例经输尿管重建确诊。11例输尿管多平面重建成像均清楚地显示输尿管全程,同时显示结石大小、形态、位置和输尿管梗阻扩张程度及范围。结论:螺旋CT除直接显示高密度结石及其部位和大小外,还可显示输尿管梗阻扩张程度等继发征象,增强CT延迟扫描有助于鉴别腹膜后其他高密度影,输尿管多平面重建可获得良好的输尿管成像,弥补轴位图像不足,对输尿管结石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郁兆存谭万龙齐桓谢毅吴元东
-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图像处理
- 吡柔比星腔内灌注致膀胱挛缩一例报告被引量:3
- 2006年
- 郁兆存谭万龙齐桓吴元东
- 关键词:腔内灌注吡柔比星膀胱挛缩再次入院膀胱内灌注膀胱镜检
- 腺病毒介导的CD-TK融合基因联合GCV和/或5-Fc对人膀胱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 2006年
-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CD-TK融合基因联合前体药物对人膀胱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利用含有CD-TK融合基因及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复制缺陷腺病毒转染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细胞,GFP表达可作为转染是否成功的间接标志,PCR扩增后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转染后细胞CD及TK基因序列的表达情况。用丙氧鸟苷(GCV)和/或5氟胞嘧啶(5-Fc),作为前体药物,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其对转染后T-24细胞的杀伤作用及旁观者效应。结果:腺病毒在体外能高效转染T-24细胞,72h转染效率可接近100%。GCV和/或5-Fc均能有效杀伤转染后膀胱癌细胞,给予相同浓度前体药物时,联合用药组显示出较强的肿瘤杀伤作用。0.5mg/mlGCV、0.1mg/ml5-Fc和GCV+5-Fc作用于转染后T-24细胞72h细胞生存率分别为23.30%、20.63%、10.10%。旁观者效应杀伤实验表明5-Fc组较GCV旁观者效应明显,而联合用药组显示出更强的旁观者效应。利用Hoechst-PI双染色法检测经前体药物作用后转染细胞,各组均可见凋亡细胞,但联合用药组凋亡细胞较单一用药组多。结论:CD-TK融合基因联合应用GCV和/或5-Fc能有效杀伤膀胱肿瘤细胞,并存在较强的旁观者效应,其杀伤机制可能与凋亡相关,为适用于人膀胱癌的治疗提供一条新思路。
- 谢毅谭万龙郑少斌吴元东
- 关键词:旁观者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