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刘述忍

刘述忍

作品数:26 被引量:12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化学工程
  • 5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驱油
  • 6篇离子
  • 6篇活性剂
  • 5篇预交联
  • 5篇预交联凝胶
  • 5篇预交联凝胶颗...
  • 5篇流变性
  • 5篇表面活性
  • 5篇表面活性剂
  • 4篇硫离子
  • 3篇油田
  • 3篇黏度
  • 3篇污水
  • 3篇两亲聚合物
  • 3篇
  • 3篇采收率
  • 3篇稠油
  • 2篇缔合
  • 2篇性能评价
  • 2篇油藏

机构

  • 24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华北油田公司
  • 1篇中国石油吉林...

作者

  • 26篇刘述忍
  • 23篇康万利
  • 16篇孟令伟
  • 9篇周阳
  • 6篇吴晓燕
  • 5篇王志伟
  • 5篇杨润梅
  • 4篇王志伟
  • 4篇曹东青
  • 4篇范海明
  • 4篇白宝君
  • 4篇郭黎明
  • 4篇徐斌
  • 2篇张红艳
  • 2篇王永健
  • 2篇张凯波
  • 2篇李渊
  • 2篇赵昊阳
  • 2篇吴瑞坤
  • 1篇丁名臣

传媒

  • 3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油气储运
  • 1篇日用化学工业
  • 1篇化学学报
  • 1篇油田化学
  • 1篇油气井测试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2009中国...
  • 1篇泡沫流体提高...
  • 1篇第十届全国流...
  • 1篇流变学进展—...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乙氧基数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对预交联凝胶颗粒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流变仪研究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n)及其分子上乙氧基(EO)数对预交联凝胶颗粒膨胀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NPEOn使预交联凝胶颗粒的粒径减小,在剪切条件下更易破坏,储能模量降低;随着NPEOn分子上EO数的增加,预交联凝胶颗粒的粒径逐渐变大,屈服应力逐渐增加,稠度系数也逐渐变大,幂律指数反而减小,储能模量逐渐增加。NPEOn对预交联凝胶颗粒性能的影响机理主要是通过疏水缔合作用,EO数的增加使NPEOn的亲水性增强,与预交联凝胶颗粒的疏水缔合作用减弱。
刘述忍康万利白宝君季亮郭权庆杨润梅
关键词: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预交联凝胶颗粒储能模量
超低界面张力强化泡沫体系稠油驱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针对孤东六区稠油油藏条件,研究得到既能在不含碱的条件下与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又能形成稳定泡沫的超低界面张力强化泡沫体系。其配方为:3.0 g/L石油磺酸盐+5.0 g/L HEDP-Na4+0.6 g/LⅠ型两亲聚合物,气体为氮气。该体系具有较好的泡沫性能和乳化降黏性能,并且两亲聚合物能够改善泡沫的稳定性和体系对原油的乳化效果。超低界面张力强化泡沫体系对孤东六区稠油具有较好的驱替性能,原油采收率能够在水驱的基础上提高37.9%,总采收率达到65.7%,所注入体系能在较长时间里发挥调剖和驱油效果。
康万利郭黎明孟令伟刘述忍杨润梅
关键词:超低界面张力两亲聚合物稠油乳化降黏驱油
裂缝性油藏凝胶颗粒—表活剂调驱机理研究
裂缝性油藏水驱开发过程中,注入水易沿裂缝突进,导致油井见水快,含水快速上升,甚至发生水淹现象,而基质系统的大量剩余油动用程度很小,驱油效率较低。因此,本文提出了在裂缝性油藏中采用预交联凝胶颗粒和表面活性剂组合调驱体系提高...
刘述忍
关键词:预交联凝胶颗粒裂缝调驱机理
硫离子对HPAM溶液黏度影响及除硫方法研究
<正>针对油田污水硫离子影响配聚黏度及除硫方法,探讨了硫离子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随着溶液中S2-浓度增加,聚合物溶液黏度均不断的降低,且体系矿化度越高,黏度降低的幅度越小;对
孟令伟康万利周阳王志伟刘述忍
关键词:硫离子氧化降解过氧化氢
文献传递
低张力强化泡沫驱油方法研究
针对孤东油区某原油,研究了一种低张力强化泡沫驱油方法.通过界面张力和泡沫性能的评价得到了低张力强化泡沫驱油体系的配方,即0.3%HF-D+0.24%H助剂+4000mg/L HPAM(相对分子质量800万),该体系能与原...
康万利刘述忍曹东青孟令伟吴晓燕
关键词:稠油油藏表面活性剂原油采收率驱油效率
自发乳化微观驱油机理研究被引量:18
2009年
利用可视化的微观光刻模型,通过显微观察和录像手段,直接观测了自发乳化驱油方法驱替水驱后的柱状残余油、岛状残余油、膜状残余油和盲端残余油时发生的现象,详细研究了自发乳化驱油方法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微观机理,即:减小毛管力、界面扰动"拉油"、弹性变形"挤油"、降低界面张力和乳化液滴通过堵塞孔喉提高波及系数等,进一步完善了自发乳化驱油方法理论体系。
康万利刘述忍孟令伟王志伟周阳
关键词:微观驱油机理采收率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与预交联凝胶颗粒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在调堵剂预交联凝胶颗粒(PPG)上的吸附和脱附特性,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型吸附,吸附在颗粒上的表面活性剂能够被后续注入水逐渐洗脱下来,仍然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利用激光粒度仪研究了Triton X-100对PPG膨胀性的影响规律,发现吸附后PPG的粒径减小。稳态和动态流变性实验研究表明,随着Triton X-100浓度的增加,溶胀后的PPG逐渐表现出假塑性流体特征,储能模量逐渐降低,PPG的注入性和运移性得到提高。
康万利刘述忍白宝君郭权庆季亮孟令伟
关键词:预交联凝胶颗粒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对预交联凝胶颗粒流变性的影响
预交联凝胶颗粒作为一种调堵剂来提高非均质油藏的水驱原油采收率,加入表面活性剂以后可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进一步提高洗油效率。利用稳态剪切流变和振荡剪切流变方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预交联凝胶颗粒...
刘述忍康万利杨润梅赵昊阳徐斌
关键词:预交联凝胶颗粒十二烷基硫酸钠流变性表观黏度储能模量
文献传递
黏土颗粒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动力学模型分析、Turbiscan Lab型分散稳定性分析仪、单滴法等研究了黏土颗粒对吉林原油乳状液及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黏土浓度增加,体系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先降低后增加,乳状液稳定性先增加后有所降低;黏土颗粒的加入降低了乳状液背散射光减小的幅度,增加体系聚结稳定性,但也可充当液滴间的连接媒介促进小液滴间的排液与聚并;黏土在油水界面的吸附使液滴排液时间、生存半衰期增长,破裂速度常数降低,界面膜强度增加。
曹东青康万利孟祥灿张凯波刘述忍杨润梅
关键词:乳状液稳定性动力学特征
两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具有耐盐性能的蠕虫状胶束被引量:15
2011年
利用流变学方法研究了两性表面活性剂十四烷基磺基甜菜碱(TDAPS)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混合体系中蠕虫状胶束的耐盐性能,分析了二价金属离子对蠕虫状胶束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入MgCl2和CaCl2使Mg2+和Ca2+总浓度达到0~1900 mg/L的情况下,TDAPS/SDS体系中形成的蠕虫状胶束的粘弹性能和耐剪切能力不仅没有损失而且增强.对静态流变和动态流变结果进一步分析表明体系中同时存在两种可区分尺寸的蠕虫状胶束.加入二价金属离子,体系的微观结构发生了由小尺寸蠕虫状胶束向大尺寸蠕虫状胶束转变,同时,大尺寸蠕虫状胶束线性增长并发生枝化.两性表面活性剂头基上的正电荷中心减小了蠕虫状胶束的反离子结合程度,抑制了线性生长到枝化生长的过程,使体系表现出优异的耐盐性能.
范海明吴晓燕黄经纬徐海刘述忍王永健李渊康万利
关键词:蠕虫状胶束粘弹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