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强
- 作品数:11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曲马多对剖宫产患者术中寒战疗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比较曲马多和哌替啶对剖宫产患者术中抗寒战的效果及副作用,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90例硬膜外麻醉后发生寒战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哌替啶组和曲马多三组,分别在发生寒战后注射生理盐水、哌替啶0.5mg/kg和曲马多1mg/kg,比较注射后产妇寒战的改善程度、患者的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应用曲马多和哌替啶后患者对寒战的明显改善率为96.6%和80.0%,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而生理盐水组明显改善率为10.0%,与曲马多和哌替啶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哌替啶组的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明显高于曲马多组和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哌替啶组为8.3±1.2,明显低于曲马多组的9.6±0.5和生理盐水组的9.5±0.5。结论曲马多比哌替啶更适用于治疗剖宫产患者术中寒战反应。
- 童雷王红薇陈武荣倪强
- 关键词:剖宫产术曲马多寒战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围术期皮质醇和IL-6的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上腹部手术病人血清皮质醇和IL-6的影响。方法30例老年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全麻组(Ⅰ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组(Ⅱ),分别于麻醉前(T1)、手术60min(T2)、术毕(T3)、术后1天(T4)经颈内静脉采血5ml,测定其血清皮质醇、IL-6水平。结果Ⅰ组皮质醇浓度在T2、T3、T4明显高于T(1P<0.05),IL-6浓度仅在T4高于T(1P<0.05)。Ⅱ组在T2、T3、T4皮质醇及IL-6浓度与T1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血清皮质醇和IL-6影响较小,更适用于老年上腹部手术。
- 童雷王红薇倪强陈武荣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
-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老年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最佳剂量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应用于老年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时的最佳剂量。方法选择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择期行ERCP的患者80例,年龄65~90岁,随机分为4组(0.1右美托咪定组、0.2右美托咪定组、0.3右美托咪定组、0.4右美托咪定组),每组20例,分别以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0.1、0.2、0.3、0.4μg/(kg·h)]复合丙泊酚TCI维持麻醉。根据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Ce)增加1.5~1.7 mg/L作为术中丙泊酚维持血浆靶浓度,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维持于40~60。记录4组麻醉前(T 0)、睫毛反射消失时(T 1)、进镜时(T 2)、奥迪(Oddi)括约肌切开时(T 3)、退镜时(T 4)各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和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 pO 2),以及意识消失时的丙泊酚的Ce、麻醉起效时间和苏醒时间。结果与同组T 0时间点相比,0.3右美托咪定组、0.4右美托咪定组在T 1至T 4时间点心率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0.2右美托咪定组、0.3右美托咪定组、0.4右美托咪定组MAP在T 1至T 4时间点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的Ce随术中右美托咪定维持用量的增加而递减,且呈线性关系(P<0.05),0.4右美托咪定组苏醒时间显著长于0.1右美托咪定组、0.2右美托咪定组、0.3右美托咪定组(P值均<0.05)。4组内各时间点S pO 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为降低血压,减少术后胰腺炎的发作,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TCI用于老年患者ERCP时维持麻醉的合适剂量为0.2~0.3μg/(kg·h),0.2μg/(kg·h)的右美托咪定对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小,可能为最佳。
- 黄凫卿计超蔡渊斌陈武荣倪强
- 关键词:丙泊酚靶控输注老年患者
-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麻醉效果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用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麻醉效果和血液动力学影响。方法:80例择期行ERCP病人分为两组,T组以右美托咪定1μg/kg静脉输注10 min,后以0.5μg/(kg·h)复合丙泊酚TCI维持麻醉(n=40),C组以咪达唑仑0.02 mg/kg单次静脉输注10 min后复合丙泊酚TCI维持麻醉,作为对照(n=40)。根据病人睫毛反射消失时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再增加1.5-1.7μg/m L,为术中丙泊酚维持血浆靶浓度。记录两组术前(T0)、睫毛反射消失(T1)、进镜(T2)、Oddi括约肌切开(T3)、退镜(T4)时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变化,以及T1-T4时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及苏醒时间。结果:与T0相比,T组HR呈降低趋势,C组HR呈上升趋势,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P和DBP较T0明显降低(P〈0.01),两组T3和T4时点SBP及DB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组T1-T4丙泊酚效应室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1),T组苏醒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TCI用于ERCP麻醉,在降低病人心血管反应及减少丙泊酚的用量上有明显优势。
- 倪强陈武荣李炜张计训张明芝
- 关键词:丙泊酚靶控输注咪达唑仑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 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应。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3组。Ⅰ组镇痛泵中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和芬太尼0.8mg;Ⅱ组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余同Ⅰ组;Ⅲ组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镇痛泵中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氟比洛芬酯100mg和芬太尼0.4mg。观察24h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患者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Ⅰ、Ⅱ、Ⅲ组术后PCIA的芬太尼用量分别为0.8、0.8和0.4mg。术后24h内,3组间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4h内Ⅰ、Ⅱ、Ⅲ组的PCA按压次数分别为(13.2±1.5)、(9.1±1.2)和(5.6±1.4)次,Ⅲ组显著少于Ⅰ、Ⅱ组(P值均<0.05),Ⅱ组又显著少于Ⅰ组(P<0.05)。24h内,Ⅰ、Ⅱ、Ⅲ组分别有2例(2/10)、2例(2/10)和1例(1/10)出现恶心;Ⅰ、Ⅱ组分别有2例(2/10)和2例(2/10)出现呕吐,3例(3/10)和2例(2/10)出现头晕,2例(2/10)和2例(2/10)出现嗜睡;Ⅲ组未出现呕吐、头晕和嗜睡的不良反应。Ⅲ组24h内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Ⅰ、Ⅱ组(P值均<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PCIA的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芬太尼的应用量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倪强张婕陈武荣
-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气腹及病人体位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CO_2气腹及病人体位变化对腹腔镜胆囊切除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57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男24例,女33例,平均年龄(59.42+12.97)岁, ASA分级Ⅰ~Ⅱ。采用连续无创动脉血压监测系统监测病人血流动力学。记录病人入室时(T0)、气管插管后5 min(T1)、创建人工气腹时(T2)、左侧头高20°体位(r T位)(T3)、气腹建立15 min后(T4)时的心率、动脉收缩压(SAP)、动脉舒张压(DAP)、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外周血管阻力(SVR)、脉压变异度(PPV)的变化。结果:T1 SAP较T0明显降低,T2和T3恢复到基础值水平,T3较T1和T2明显升高(P<0.05)。T2 DAP较T1明显升高,T3较T0、T1、T2和T4明显升高(P<0.05)。T3 MAP较其余各时点明显升高(P<0.05)。T2~T4 CO较T0和T1均明显降低(P<0.05)。T2 SV较T0明显降低,T3较T0和T1明显降低(P<0.05)。T2和T4 SVR较T0和T1明显升高, T3较T0~T2明显升高(P<0.05)。T2和T4 PPV较T0和T1明显升高,T3较T0、T1及T4均明显升高(P<0.05)。心率在5个时间点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CO_2气腹可降低CO和SV、升高SVR和PPV,但对血压影响小。CO_2气腹合并r T位使SVR进一步升高,从而使血压发生明显变化。
- 罗颖钱洁敏陈晓薇马海燕许萍刘琳娜倪强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CO2气腹体位血流动力学
- 失血性休克大鼠高渗氯化钠溶液复合生脉注射液复苏后对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复合高渗氯化钠溶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小肠组织结构形态、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Wiggers改良法制备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组Ⅰ(失血性休克组),除经颈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2mL·kg-1·h-1以补充生理性体液丢失外,不补充其他任何液体;组Ⅱ(高渗氯化钠溶液组),静脉滴注7.5%高渗氯化钠溶液(6mL/kg);组Ⅲ(生脉注射液加高渗氯化钠溶液组),将生脉注射液(2.84g生药/kg)溶入7.5%高渗氯化钠溶液(6mL/kg)中静脉滴注。应用多参数生理记录仪记录大鼠复苏结束后每隔3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测定复苏前后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采用Chiu氏分级法半定量观察各组大鼠小肠组织的形态变化,比较各组大鼠小肠黏膜的损伤程度。结果各组大鼠的基础和休克后的MAP和H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治疗后的各时间点,组Ⅱ、Ⅲ的MAP和HR均显著高于组Ⅰ(P值均<0.01),而组Ⅱ与组Ⅲ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Ⅰ大鼠的小肠黏膜绒毛水肿、大片状缺损,固有膜水肿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组Ⅱ、Ⅲ大鼠小肠黏膜绒毛结构完整,有轻度水肿,固有膜无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组Ⅰ3级以上损伤的构成比为10/10,显著高于组Ⅱ、Ⅲ的3/10和1/10(P值均<0.05)。复苏后,组Ⅰ的血清SOD水平显著低于基础值(P值均<0.05),而组Ⅱ、Ⅲ与基础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Ⅱ、Ⅲ的血清SOD水平均显著高于组Ⅰ(P值均<0.05)。复苏后,组Ⅰ的血清MDA水平显著高于基础值(P<0.05),而组Ⅱ、组Ⅲ与基础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Ⅱ、Ⅲ的血清MDA水平均显著低于组Ⅰ(P值均<0.05)。结论高渗氯化钠溶液复合生脉注射液能有效改善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和小肠组织�
- 张婕周洋童雷倪强曹珏陈武荣
- 关键词:氧化应激
- 右美托咪定抑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时患者应激反应的效果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在抑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过程中患者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在静脉麻醉下行ERCP检查的患者80例,随机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以右美托咪定1μg/kg静脉输注10min后,改为右美托咪定0.5μg/(kg·h)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对照组以咪达唑仑0.02mg/kg单次静脉注射10min后,联合丙泊酚TCI。两组丙泊酚TCI初始血浆靶浓度设定为3.0μg/mL,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测定其效应室质量浓度,将其效应室质量浓度再增加1.5~1.7μg/mL作为进镜和术中维持时的丙泊酚靶浓度,两组均根据术中体动反应调节麻醉深度。在检查前(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进镜(T2)、切开Oddi括约肌(T3)、退镜(T4)各时间点,记录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血糖水平。记录患者T1至T4时间点的丙泊酚效应室质量浓度。结果与同组T0时间点比较,试验组T1至T4时间点的HR有下降趋势,对照组T1至T4时间点的HR有上升趋势,但组内各时间点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组T1至T4时间点的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试验组和对照组T1至T4时间点的MAP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O.05),试验组T3和T4时间点的MAP又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两组内和两组间各时间点间Sp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组和对照组T1至T3时间点的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0.05),两组间各时间点血糖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组T1至T4时间点的丙泊酚效应室质量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结论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TCI应用于ERCP检查的静脉麻�
- 倪强周新华陈武荣李炜张计训曹亦军张明芝
- 关键词:靶控输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应激反应
- 丙泊酚与地氟醚麻醉对肝癌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和远期预后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地氟醚麻醉对肝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的术后肝功能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接受肝切除手术的肝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丙泊酚组和地氟醚组。分别检测麻醉前及肝血管松弛后120 min时血浆α⁃谷胱甘肽S⁃转移酶(α⁃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α⁃GST)及术后第2 d单乙基甘氨酰亚胺(monoethyl glycimide,MEGX)水平,并监测患者术后第1,2,5和10天血浆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及凝血酶原时间和血浆因子V水平变化。结果在肝血管松弛后120 min时,丙泊酚组患者的血浆α⁃GST水平低于地氟醚组,术后第2天丙泊酚组患者MEGX水平高于地氟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浆转氨酶水平、凝血酶原时间和血浆因子V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丙泊酚组患者无瘤生存时间(P<0.05)和总体生存时间(P<0.05)均高于地氟醚组。结论在肝癌肝部分切除术中,与地氟醚相比,丙泊酚麻醉可显著减轻肝损伤并改善肝功能,预后情况较好。
- 黄凫卿倪强陈武荣
- 关键词:丙泊酚地氟醚肝功能
- 超声检查预测困难气道的价值:meta分析
- 2018年
-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超声检查预测困难气道的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CNKI数据库,纳入超声检查预测困难气道的文献,结局指标为困难气道预测的真阳性数(TP)、假阳性数(FP)、真阴性数(TN)和假阴性数(FN).采用Meta-DiSc1.4软件行异质性分析及合并效应量.根据提取的TP、FP、TN、FN,计算各纳入文献的评价指标,包括灵敏度(Sen)、特异度(Spe)、阳性似然比(PLR)、阴性似然比(NLR)、诊断比值比(D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通过Sen和Spe生成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合并效应量后Sen、Spe、PLR、NLR、DOR及其95%CI和AUC及其95%CI评估超声检查预测困难气道的价值.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3 525例患者,合并效应量后,Sen、Spe、PLR、NLR、DOR及其95%CI分别为0.69(95%CI 0.63 ~ 0.74)、0.84(95%CI 0.82~0.85)、5.79(95%CI 3.67~9.14)、0.36(95%CI 0.27~0.46)、22.04(95%CI 10.68~ 45.45),AUC为0.89(95%CI 0.84~0.94).结论 超声检查可准确预测困难气道.
- 计超倪强陈武荣
- 关键词:超声检查插管法气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