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模松

作品数:49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1篇病毒
  • 20篇抗体
  • 13篇基因
  • 10篇蛋白
  • 10篇抗原
  • 9篇噬菌体
  • 9篇菌体
  • 9篇克隆
  • 8篇缺陷病
  • 8篇免疫缺陷
  • 8篇免疫缺陷病
  • 8篇免疫缺陷病毒
  • 8篇肝炎
  • 8篇肝炎病毒
  • 7篇乙型
  • 7篇噬菌体抗体
  • 7篇噬菌体抗体库
  • 7篇抗体库
  • 6篇单克隆
  • 6篇单克隆抗体

机构

  • 45篇武汉生物制品...
  • 3篇卫生部
  • 3篇中国药品生物...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三峡大学
  • 1篇广东省皮肤性...
  • 1篇广东省皮肤病...
  • 1篇武汉生物制品...

作者

  • 49篇余模松
  • 19篇闭兰
  • 12篇王志友
  • 12篇彭祥兵
  • 11篇朱华松
  • 10篇周志军
  • 10篇张爱华
  • 8篇端义坤
  • 7篇黄仕和
  • 7篇孙可芳
  • 6篇陈伟
  • 5篇赵亚杰
  • 5篇施金荣
  • 4篇张涛
  • 4篇张为
  • 4篇陈克金
  • 4篇王平
  • 4篇张智
  • 4篇张爱华
  • 3篇张庶民

传媒

  • 16篇中国生物制品...
  • 11篇微生物学免疫...
  • 3篇国际生物制品...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单克隆抗体通...
  • 1篇岭南皮肤性病...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第15次全国...
  • 1篇第八次全国生...
  • 1篇第九次全国生...
  • 1篇第七次全国生...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8
  • 8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0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噬菌体肽库技术及其在HCV抗原表位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是研究抗原表位及其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位点的强有力的工具。本文对噬菌体肽库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抗原表位研究尤其在HCV抗原表位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彭祥兵余模松
关键词:噬菌体肽库抗原表位HCV
HIV-1跨膜蛋白gp41的截短及表达被引量:3
2003年
将HIV 1跨膜蛋白gp4 1进行截短 ,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并纯化。PCR扩增 gp4 1的部分编码基因 ,回收的PCR产物纯化后克隆到连接载体 pGEM T上 ,然后用EcoRⅠ和Sa1Ⅰ切下目的基因 ,并构建到表达载体pGEX 4T3上 ,导入宿主细胞BL2 1(DE3) ,用IPTG诱导表达 ,表达产物用亲和层析进行纯化并作相应鉴定。截短的HIV 1跨膜蛋白 gp4 1能直接在大肠杆菌内进行表达 ,利用亲和层析能方便地将目的蛋白进行纯化 。
端义坤张涛余模松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基因表达
HIV-1型衣壳蛋白P24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及鉴定被引量:4
1999年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从 HIV - 1gag基因序列中扩增出衣壳蛋白 (P2 4)基因 ,插入表达载体p GEX- 4T3中 ,构成重组质粒 p GEX- p2 4,在大肠杆菌 BL 2 1中高效表达出重组 P2 4。经 Glutathione- Sepharose4B亲和层析纯化后 ,重组 P2 4在间接 EL ISA和免疫印迹中表现出很高的抗原特异性和免疫反应性。
陈伟张为李茜朱华松闭兰余模松
关键词:HIV-1P24大肠杆菌
基因重组HIV-1 P24抗原的应用分析
2002年
目的 分析重组HIV-1-p24抗原,以便研制HIV-抗体诊断试剂。方法 以纯化重组P24为包被抗原,应用ELISA检测HIV-Ab国家参比品和正常人血清。结果20份阳性HIV-Ab检出阳性19份,符合率为95%;20份阴性HIV-Ab检出阴性18份,符合率为90%;50份正常人血清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所研制的重组P24抗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制备HIV抗体诊断试剂。
陈克金朱华松余模松陈伟
关键词:P24抗原
人源抗狂犬病毒G蛋白单链抗体的生物学鉴定及其小鼠体内中和活性测定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对从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的人源抗狂犬病毒单链抗体A12进行生物学活性鉴定及小鼠体内中和活性检测。方法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其结合感染狂犬病毒CVS的鼠脑组织的能力,用小鼠中和实验测定A12表达产物的体内中和活性。结果免疫荧光试验显示A12表达产物与感染CVS的鼠脑细胞有强的荧光反应。小鼠中和试验结果表明,A12ScFv样品组小鼠有9只存活,而对照组小鼠全部死亡。A12在729倍稀释时能100%保护小鼠抵抗致死量狂犬病毒的脑内攻击。结论A12对狂犬病毒具有一定的中和活性,有可能被用于暴露后狂犬病的预防。
闭兰朱蓉张爱华孙可芳赵亚杰王志友余模松
关键词:单链抗体
人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Fab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筛选及鉴定
主要内容:本课题采用基因拼接(splicing overlapping extension,SOE)的方法,以pComb3H-SS噬粒为载体,构建了一个库容量为4×105的人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Fab噬菌体抗体库,从所...
张爱华闭兰赵亚杰端义坤余模松
关键词:噬菌体抗体库FAB
文献传递
淋病奈瑟氏球菌分型及其意义
1996年
淋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甚广,其发病率远远高于具它性病,由于耐药菌株的产生,使淋病奈瑟氏球菌(淋球菌)的传播更加广泛。近年来,随着分型技术的发展,许多学者对淋球菌的流行病学进行了研究,有效地控制和预防了淋病的发生和流行。本文就淋球菌分型技术及其意义综述如下。
郑和平余模松
关键词:法医学应用淋病奈瑟氏球菌淋球菌
抗 A、B 和 C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1990年
10株抗 A、B 和 C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 McAb,经 PHA、PHAI、ELISA 和试管凝集试验测出较高的群特异性抗体滴度。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选用12个群脑膜炎球菌国家标准菌株和地方菌株以及其它奈瑟氏菌株进行玻片凝集和试管凝集检定。结果显示 McAb 滴度高、特异性强,用于分群诊断取得满意的结果。10株 McAb 均属小鼠 IgM 类。
余模松陈克金童飞虹范富林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杂交瘤
牛血清白蛋白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鉴定
2007年
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培养上清经过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初步筛选分泌鼠IgG的杂交瘤细胞,将此种杂交瘤细胞注射小鼠产生的腹水用间接ELISA法筛选,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抗BSA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A5、3A3、3G6、4A8。鉴定结果显示,2A5细胞分泌IgG2a/κ,其余3株细胞分泌IgG1/κ;纯化后4株腹水单抗的纯度达90%以上,对BSA的ELISA滴度均可达到1∶100000以上;4株单抗均不与人以及马、猪、羊、兔、豚鼠等血清发生交叉反应;W estern B lotting试验证明4株单抗均识别分子量为68000的BSA;用间接ELISA法测定4株单抗相对亲和力及相对敏感度大小依次为3A3>2A5>3G6>4A8;杂交瘤细胞株连续培养3个月以及冻存半年后复苏,细胞生长良好,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效价稳定。
余健周志军彭祥兵朱华松施金荣余模松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人源抗狂犬病毒G蛋白单链抗体(ScFv)的表达和鉴定
目的:对从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的人源抗狂犬病毒单链抗体A12进行可溶性表达及特异性鉴定和中和活性检测. 方法:将表达人源单链抗体的菌株A12进行诱导后进行SDS-PAGE及Westernblot检测,用流式细胞仪(...
闭兰张爱华孙可芳胡巧玲祝玉桃王志友余模松
关键词:单链抗体可溶性表达噬菌体抗体库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