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结核
  • 1篇蛋白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硬化性
  • 1篇硬化性血管瘤
  • 1篇右下肢
  • 1篇诊治
  • 1篇诊治分析
  • 1篇手术
  • 1篇双肺
  • 1篇肿胀
  • 1篇子结构
  • 1篇文献复习
  • 1篇误诊
  • 1篇下肢
  • 1篇相关蛋白
  • 1篇结核瘤
  • 1篇结节
  • 1篇结节影

机构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思南县人民医...

作者

  • 6篇何建
  • 2篇罗光明
  • 2篇戴晓天
  • 2篇唐春兰
  • 1篇刘丁媛
  • 1篇周向东
  • 1篇熊福
  • 1篇朱钦剑
  • 1篇杨再兴
  • 1篇龚仕涛
  • 1篇罗学斌
  • 1篇宫亮
  • 1篇祝冰晶
  • 1篇安宇
  • 1篇段海玲
  • 1篇梁岚

传媒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特征分析及治疗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临床症状、影像特点、诊断、治疗、病理改变。方法收集2003年10月~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13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该病的临床症状、影像特点、诊断、治疗、病理改变。结果13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18~65岁,中位年龄41岁。5例患者(38.5%)为体检时发现,8例患者(61.5%)因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闷或气促等症状发现。胸部CT表现为肺内孤立、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圆形或类圆形的结节影。8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其中6例(75.0%)病理诊断为PSH,另外2例为肿瘤摘除术后病理证实。另5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PSH。8例(8/13)行免疫组化染色,甲状腺转录因子-1阳性率为100%。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可选择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病理检查确诊,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何建杨再兴刘丁媛罗学斌段海玲罗光明戴晓天
关键词:肺硬化性血管瘤手术
右下肢肿胀、双肺多发斑片结节影1例
周向东宫亮何建
肺放线菌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肺放线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提高对肺放线菌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肺放线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患者,43岁,男性,以咳嗽、咳血性痰为主要临床表现,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结节,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确诊肺放线菌病,青霉素治疗效果好。结论:肺放线菌病是放线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少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起病隐匿,呈渐进性过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异性,放线菌可在肺部引起化脓性肺炎,并经叶间隙、胸膜侵犯胸壁、肋骨,形成窦道及破坏骨质。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或微生物学证据,主要可采用青霉素抗感染治疗,在疑似肿瘤的情况下,需通过外科手术治疗,既可以明确诊断也避免病变进一步引起肺、胸壁等组织的不可逆性破坏。
祝冰晶熊福何建梁岚罗光明
关键词:肺放线菌病病例报告
易误诊为肺癌的肺结核一例
2009年
目的分析肺癌和肺结核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2008年我院确诊为肺结核以及拟诊为肺癌并肺内及右侧胸膜转移癌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收治的1例病人病理提示结核,予抗结核治疗,患者咳嗽、咳痰、气促逐渐缓解。抗痨治疗2个月后复诊,患者无咳嗽、咳痰、气促等不适,复查胸部CT提示双肺肿块较前缩小,右侧胸腔积液完全吸收。结论对于临床上肺结核瘤和肺癌鉴别诊断困难的患者,应认真进行相关辅助检查以防止误诊、漏诊。
安宇何建唐春兰
关键词:肺癌肺结核误诊
结核瘤1例诊治分析
2010年
何建朱钦剑龚仕涛唐春兰
关键词:结核瘤CT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是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和克拉拉(clara)细胞合成、分泌的脂质和蛋白质的复合物,其中大约90%是磷脂,10%是与脂质结合的蛋白质,即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pulmonary 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SP)。目前已发现的SP有4种,
何建戴晓天
关键词:分子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