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家兵
- 作品数:12 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氮水平下小麦蚕豆间作对小麦土壤养分特性和土地当量比的影响
- 小麦蚕豆间作为云南乃至西南地区小春作物的主要种植模式之一,在提高粮食产量、提高养分资源利用效率、控制病虫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N0(不施氮肥,0)、N1(1/2常规施氮,112.5kg/hm)、...
- 任家兵何文天汤利郑毅
- 关键词:小麦蚕豆间作养分特性
- 文献传递
- 小麦/蚕豆间作作物生长曲线的模拟及种间互作分析被引量:19
- 2018年
- 物种间的相互作用与间作产量优势的形成密切相关,但很少有人注意到种间互作动态.本研究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运用Logistic分析模拟了不同种植模式(小麦单作、蚕豆单作和小麦/蚕豆间作)和不同磷水平下[P_0,施磷量(P_2O_5)为0 kg·hm^(-2)(对照); P1,施磷量(P_2O_5)为45 kg·hm^(-2); P2,施磷量(P_2O_5)为90 kg·hm^(-2)]单间作小麦、蚕豆的生长模型,分析了作物种间互作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小麦/蚕豆间作使小麦产量提高了10.5%~18.6%,蚕豆产量却降低了4.8%~12.3%,但间作系统仍具有产量优势,土地当量比(LER)和相对拥挤系数(K)分别为1.01~1.15和1.12~3.20.小麦和蚕豆的产量及关键生长参数均受磷水平调控,但LER和K并不受磷水平影响.与单作相比,间作小麦的最大生长速率(R_(max))和最初生长速率(r)分别提高21.8%~38.7%和20.7%~38.9%,但间作对蚕豆的关键生长参数无影响.在小麦、蚕豆的生长初期,不同磷水平下,单间作作物的生长曲线无差异;间作群体以种间竞争为主,无间作生物量优势(LER<1,K<1).当蚕豆达到最大生长速率(T_(max))后,间作显著提高了小麦的生长速率,降低了小麦的种内竞争压力,表现出间作生物量和产量优势(LER>1,K>1).总之,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小麦、蚕豆的相互作用不同,间作提高了中后期小麦的生长速率,为间作优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柏文恋张梦瑶任家兵汤利郑毅肖靖秀
- 关键词:磷水平
- 间作蚕豆枯萎病及根际尖孢镰刀菌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
- 2014年
- 合理间作对农作物病虫害的持续控制作用已得到大量试验证明,而间作对致病菌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的调控作用可能是其控制土传病害的关键步骤之一.本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蚕豆枯萎病发病期间小麦蚕豆间作对蚕豆枯萎病发生情况、蚕豆枯萎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数量以及根际微生物数量和区系组成动态变化的影响,以期揭示间作控制蚕豆枯萎病的部分机理.结果表明:间作显著增加了小麦产量,对蚕豆籽粒产量无显著影响,土地当量比(LER)为1.05.在蚕豆枯萎病发病期间(结荚前期到成熟期),单作蚕豆枯萎病发病率由18.3%升高到32.2%,病病情指数由0.80%升高15.98%,蚕豆根际尖孢镰刀菌数量由1.88±103 cfu/g升高到8.24±103 cfu/g,尖孢镰刀菌占真菌的百分比由0.77%升高到3.37%;与单作相比,间作蚕豆枯萎病发病率降低了21.9% ~43.0%,病情指数降低了28.8% ~ 65.7%,尖孢镰刀菌数量降低了21.2% ~41.7%,尖孢镰刀菌占真菌的百分比降低了40.5%~61.2%;在鼓粒前期之后,单间作间发病率、病情指数及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在鼓粒后期之后,单间作间尖孢镰刀菌占真菌的百分比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本文结果表明,在蚕豆枯萎病发病期间,间作能持续抑制蚕豆根际尖孢镰刀菌的数量,降低尖孢镰刀菌占真菌的比例,减轻蚕豆枯萎病的发生.
- 房冬冬李朝丽汤利何文天任家兵
- 关键词:小麦蚕豆间作枯萎病尖孢镰刀菌根际微生物
-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蚕豆间作对蚕豆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3个施氮水平(0、112.5和168.75kg/ha)下,小麦蚕豆间作对蚕豆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间作显著增加了蚕豆根际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微生物总量,氮肥施用水平明显影...
- 何文天任家兵汤利房冬冬
- 关键词:间作不同施氮水平蚕豆根际微生物区系
- 文献传递
- 小麦||蚕豆间作提高间作产量的优势及其氮肥响应被引量:26
- 2020年
- 为探明小麦||蚕豆间作体系种间互补和竞争与产量优势的关系及其氮肥响应,为豆科禾本科间作最佳氮素管理提供指导,本研究通过为期2年(2015—2017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在不施氮(N0)、低氮(N1,90 kg·hm−2)、常规施氮(N2,180 kg·hm−2)和高氮(N3,270 kg·hm−2)4个施氮水平下,研究小麦||蚕豆间作的产量优势及其相关种间关系。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两年的间作小麦产量平均显著增加23.50%,单、间作蚕豆的产量均维持在4000 kg·hm−2左右,土地当量比均表现为N0>N1>N2>N3>1的趋势,系统生产力平均达5023 kg·hm−2。与单作相比,间作小麦和蚕豆的花后干物质累积比例、干物质转移率和贡献率均不同程度增加,增幅随着施氮量增加而降低。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的种间相对关系指数均表现出明显的互利效应,相对种间竞争强度在低氮水平为种内竞争,常规氮和高氮水平为种间竞争;蚕豆的种间相对关系指数则表现出竞争效应,相对种间竞争强度表现为种内竞争。较蚕豆而言,小麦的相对种间竞争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竞争优势,在种间竞争力为0.6292时可获得最大的间作体系混合干物质量16093 kg·hm−2。综上,小麦||蚕豆间作降低了低氮水平下的种间竞争强度,扩大了小麦的互利效应和竞争优势,增加了间作作物的花后干物质累积比例以及干物质贡献率,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产量优势。
- 任家兵张梦瑶肖靖秀郑毅汤利
- 关键词:种内竞争种间竞争施氮水平
- 不同氮水平下小麦蚕豆间作对小麦土壤养分特性和土地当量比的影响
- 小麦蚕豆间作为云南乃至西南地区小春作物的主要种植模式之一,在提高粮食产量、提高养分资源利用效率、控制病虫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N0(不施氮肥,0)、N1(1/2常规施氮,112.5kg/hm2)...
- 任家兵何文天汤利郑毅
- 关键词:小麦蚕豆间作模式土地当量比
- 文献传递
-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蚕豆间作对蚕豆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3个施氮水平(0、112.5和168.75kg/ha)下,小麦蚕豆间作对蚕豆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间作显著增加了蚕豆根际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微生物总量,氮肥施用水平明显影...
- 何文天任家兵汤利房冬冬
- 关键词:蚕豆施氮量根际微生物区系小麦间作模式
- 文献传递
- 基于LCA分析的间作小麦土壤酸化气体排放被引量:2
- 2019年
- 为综合分析小麦蚕豆间作的环境酸化效应以及产量优势,通过2个试验点为期2年(A和B试验点:2014—2016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分析比较了小麦蚕豆间作产量以及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的能源消耗、环境酸化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两个试验点的间作小麦产量均显著高于单作,平均增幅达到了22.04%,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优势。与单作小麦相比,间作小麦的能源消耗和环境酸化影响指数较单作小麦分别平均减少了18.59%和17.45%,硫氧化物(SOX)、氨气(NH3)和氮氧化物(NOX)酸化气体分别平均减少了17.42%、17.68%和17.82%,间作小麦的能源消耗和环境酸化的环境影响减缓潜力平均增加了18.96%和17.45%。表明小麦蚕豆间作可显著提高产量,减少酸化气体排放,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
- 任家兵汤利耿川雄肖靖秀郑毅
- 关键词:小麦蚕豆间作小麦产量
- 小麦蚕豆间作对小麦氮养分吸收利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通过了解间作下小麦对氮养分的吸收利用规律,为实现小麦蚕豆间作系统的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在当地常规推荐施肥量(N:225kg/hm2,P2O5:112.5kg/hm2,K2O:112.5kg/hm2)下,设...
- 任家兵郑毅汤利
- 小麦蚕豆间作改善蚕豆根际微生物区系与减轻蚕豆枯萎病的作用被引量:12
- 2020年
- 本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和应用稀释平板计数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BIOLOG技术,通过比较单作和单作蚕豆根际土壤可培养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微生物总量、微生物Shannon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Mc Intosh均匀度指数(U)和尖孢镰刀菌的数量、尖孢镰刀菌数量与真菌数量比、尖孢镰刀菌和拮抗菌的基因拷贝数等指标,研究了小麦蚕豆间作对接种蚕豆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对蚕豆枯萎病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蚕豆相比,间作蚕豆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降低86.9%和23.4%,差异显著;小麦蚕豆间作能够显著提高蚕豆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及其总量,且微生物总量提升主要来源于细菌,其贡献率为83.72%,促进了蚕豆根际土壤向细菌型土壤转化;小麦蚕豆间作还能够提高蚕豆根际土壤微生物Shannon和Mc Intosh指数,有效降低Simpson指数,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单作蚕豆相比,小麦蚕豆间作蚕豆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降低了32.46%、基因拷贝数降低了17.52%,短短芽孢杆菌的基因拷贝数增加了86.06%,尖孢镰刀菌数量与真菌数量的比值降低了46.64%,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由此可见小麦蚕豆间作能显著提高蚕豆根际微生物总量,增加细菌在微生物总量增加中的贡献,提高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均一度,降低尖孢镰刀菌数量及其与真菌数量的比值,减少尖孢镰刀菌基因拷贝数,增加短短芽孢杆菌基因拷贝数是小麦蚕豆间作减轻蚕豆枯萎病的重要机制。
- 王宇蕴任家兵张莹郑毅汤利
- 关键词:尖孢镰刀菌根际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