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群
- 作品数:16 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学检验系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靶向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的siRNA对宫颈癌肿瘤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研究靶向HPV16-E6的小分子干扰RNA抑制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方法建立裸鼠宫颈癌模型,HPV16-E6siRNA瘤体内多点注射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使用HE染色方法观察肿瘤组织细胞在pSiRNA或pCON治疗后的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采用SP法。结果靶向HPV16-E6的小分子干扰RNA能显著抑制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结论利用宫颈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证明靶向HPV16-E6的siRNA能够显著抑制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 王晓春张阳德陈卫群
- 关键词:宫颈癌裸鼠移植瘤小分子干扰RNA
- FGR的孕妇血清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检测及意义
- 2005年
- 目的 探讨血清脂质过氧化物 (LPO)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FGR )发生的相关性。 方法 抽取 5 0例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 (FGR组 )及 5 0例正常孕妇 (对照组 )肘血 ,采用改良的硫代巴比妥酸 (TBA)法测定血清脂质过氧化物水平。 结果 FGR组LPO水平明显增高。 结论 氧自由基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发生有关 ,检测孕妇血清LPO可作为胎儿生长受限诊断依据之一。
- 陈海霞王晓春刘惠宁胡元佳陈卫群伍招娣
- 关键词: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物胎儿生长受限
- 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人肺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 2003年
-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Bisindolylm—aleimidel对培养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端粒酶活性的影响,为体内端粒酶活性的调节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不同浓度Bisindolylmaleimide I处理培养人肺腺癌细胞A549不同时间后,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生存能力,用PCR-EIA(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based enzyme immunoassay)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PKC抑制剂Bisindolylm-aleimideI能特异地抑制培养人肺腺癌细胞A549端粒酶活性,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该抑制剂不影响被处理细胞的生存能力,因为大多数被处理细胞能生存(>80%),不同浓度Bisindolylmaleimide I处理培养人肺腺癌细胞A549不同时间后细胞生存能力无统计学差异(F=2.44,P>0.05)。此外,PCR—EIA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最低检出限为15ng/μL的细胞提取物蛋白浓度)和特异性。结论:Bisindolylma-leimide I抑制培养人肺腺癌细胞A549端粒酶活性可能是通过PKC而起作用,PKC可能参与体内端粒酶活性的调节。PCR-EIA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与重复性,无同位素污染,简便、快速,检测成本低,无需特殊仪器,适合于各级医院推广。
- 陈卫群卢忠心陈正炎李志坚胡元佳
- 关键词:蛋白激酶C抑制剂人肺腺癌癌细胞端粒酶活性
- 458株临床分离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通过对 45 8株临床分离菌的细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细菌鉴定采用常规方法 ,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 (K -B法 ) ,并按 1999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CCLS)标准进行分析和质控。 结果 最常见的临床分离菌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绿脓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克雷伯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肠杆菌属细菌等。 45 8株临床分离菌对常用较新 17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 结论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及时总结并不断监测临床分离菌对常用较新抗生素的耐药性 ,临床医生必须关注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 。
- 陈卫群陈和明卢忠心
- 关键词:细菌抗生素药物敏感性分析微生物
- 胎儿生长受限孕妇血及脐血内脂质过氧化物和一氧化氮水平
- 2006年
- 目的探讨母血及脐血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和一氧化氮(NO)水平与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生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38例妊娠合并FGR(FGR组)及50名正常孕妇(对照组)肘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血,应用改良的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血清LPO水平;应用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水平。结果FGR组患者血LPO和NO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其新生儿脐血LPO和NO水平也显著升高(P<0.001)。两组孕妇母血、脐血中LPO和NO水平均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LPO和NO均可能参与了FGR的发病,检测母血及脐血中LPO和NO水平可作为FGR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 陈卫群王晓春刘惠宁胡元佳
- 关键词:脂质过氧化物孕妇脐血
- HepG2细胞培养方法与条件的探讨被引量:26
- 2005年
- 目的 探讨HepG2细胞最优培养方法与培养条件。 方法 对比 40℃先溶解后 3 7℃水浴恒温与传统 3 7℃复苏方法效果以选择最佳的复苏方法 ;观察不同比例胎牛血清培养基下细胞生长情况以确定最佳的血清含量 ;观察不同汇合度下细胞生长趋势及死活细胞比例以选择恰当的传代时机 ;观察不同消化方法的消化效果以选择合适的消化方法。 结果 40℃先溶解后 3 7℃水浴恒温的复苏存活率 (85 .7% )明显高于传统 3 7℃复苏方法 (68.4% ) ;在含 12 %以上胎牛血清的DMEM中细胞生长良好 ;汇合度达 95 %~ 10 0 %时细胞生长趋势达到平台期 ,10 0 %以后活细胞逐渐减少而死细胞逐渐增加 ;应用先PBS洗涤后 0 .2 5 %胰酶消化的传代方法易于控制 ,消化效果好。 结论 HepG2细胞采取 40℃先溶解后 3 7℃水浴恒温的复苏方法 ,含 12 %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培养 ,采用先PBS洗涤后胰酶消化的方法于汇合度 95 %~ 10 0 %时传代的方法进行培养 ,能获得最佳培养效果。
- 唐孟萱周万军胡元佳陈卫群王晓春
- 关键词:HEPG2细胞培养
- 宫颈组织临床样本HPV16-E6的阳性率检测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HPV-16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宫颈癌浸润癌23例、慢性炎症25例和正常对照组26例宫颈组织临床样本HPV16E6的阳性率检测及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的表达。结果慢性炎症宫颈上皮细胞杂交阳性率为8.0%(2/25);CIN阳性率为22.7%(5/22);癌变组织阳性率为56.5%(13/23)。其中,I期阳性率为44.4%(4/9),II期阳性率为55.6%(5/9),III期阳性率为80.0%(4/5);正常对照阳性率为3.9%(1/26)。提示HPV16-E6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病变程度的恶化,HPV16-E6的阳性率逐渐增加。将宫颈癌上皮细胞阳性百分率与慢性宫颈炎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9.327,P<0.001),CINs阳性率与慢性宫颈炎症比较也具有统计学差异(χ2=8.0912,P=0.00283),宫颈癌上皮细胞阳性百分率与CINs阳性率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233)。结论HPV16-E6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病变程度的恶化,HPV16-E6的阳性率逐渐增加。
- 黄顺玲王晓春陈卫群
- 关键词:宫颈癌人乳头状瘤病毒免疫组化生物标志物
- PCR-EI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用PCR EIA法检测人端粒酶活性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利用kim法处理细胞和组织标本及扩增端粒酶产物 ,引物TS用生物素标记 ,CX用地高辛标记 ,PCR产物与包被有链亲和素的酶标板结合 ,并与酶标抗地高辛抗体反应 ,用TMB显色。结果 :PCR EIA法与TRAP 银染色法有很好的相关性 ,批内变异系数CV为 4 .138% ,在 30例各种恶性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检出率为 90 % ,2 8例癌旁组织中为 7.1%。结论 :该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与重复性 ,无同位素污染 ,较银染色法更为简便、快速 ,检测成本低 ,无需特殊仪器 ,适合于各级医院推广。
- 陈卫群陈和明胡元佳
- 关键词:端粒酶活性
- 靶向HPV16-E6的siRNA对宫颈癌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构建并筛选出HPV16-E6基因特异的最有效的小干扰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宫颈癌细胞中HPV16-E6基因表达的长期影响,探讨E6基因在宫颈癌发生过程中的分子作用机制,为临床HPV感染及宫颈癌治疗探索新方法。方法:应用Fugene6为转染试剂,将HPV16-E6 siRNA转染入CaSki细胞,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PV16-E6的表达;MTT分析检测HPV16-E6 siRNA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HPV16-E6 siRNA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siRNA抑制宫颈癌CaSki细胞中HPV16-E6的表达;siRNA抑制宫颈癌CaSki细胞增殖;siRNA抑制宫颈癌CaSki细胞的细胞周期行进,诱导CaSki细胞凋亡;结论:在CaSki细胞中,靶向HPV16-E6的siRNA能够有效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
- 王晓春张阳德陈卫群
- 关键词:宫颈肿瘤
- 车前草、车前籽抗氧自由基作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4
- 2004年
- 目的 研究车前草、车前籽抗氧自由基作用及其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是否存在差异。 方法 利用过硫酸铵 /N ,N ,N ,N -四甲基乙二胺 (AP -TEMED)体系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 .2 )及邻二氮菲H2 O2 /Fe2 + 体系产生羟自由基(·OH) ,采用分光光度法 (波长 5 3 0nm和 5 3 6nm )测定车前草、车前籽对O .2 和·OH的清除作用。 结果 车前草、车前籽对O .2 和·OH均有明显清除作用 (P <0 .0 1) ,车前籽清除O .2 作用强于车前草 (P <0 .0 1)。 结论 车前草、车前籽清除氧自由基作用可望用于临床。
- 陈卫群王晓春钟飞胡元佳
- 关键词:车前草氧自由基分光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