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冰冻切片病理检查诊断乳腺导管内癌可行性的探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冰冻切片病理检查诊断乳腺导管内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资料,对乳腺病灶行切除活检,术中行冰冻切片检查,最后以石蜡切片诊断为准,判断其准确性。结果:本组55例均行冰冻切片检查,其中46例诊断为导管内癌,其余9例高度不典型增生,不除外导管内癌的3例,导管上皮高度增生及不典型增生1例,乳头状瘤及不典型增生或细胞增生活跃5例。55例手术标本均行石蜡病理检查,均诊断为导管内癌,冰冻切片检查阳性率为:83.64%。结论:术中冰冻切片对导管内癌的诊断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当出现假阴性与低估诊断时,应待石蜡组织学诊断后再决定手术方案。
- 肖红陈俊
- 关键词:乳腺导管内癌冰冻切片可行性
-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治疗内科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难治性ITP的临床资料,12例均采用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12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手术时间120-240min,平均140min,术中出血量80-400ml,平均150ml,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皮肤瘀斑及出血点消失。随访半年,治愈11例(91.7%),显效1例(8.3%),11例(91.7%)血小板〉100×10^9/L。结论: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是治疗难治性ITP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术中失血少、恢复快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 段绍斌樊晓静吾买尔江.买买提杨东鹰居来提.艾力邓明飞史志涛陈俊于亮
- 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腹壁肿瘤切除术后遗留腹壁巨大缺损39例修复与重建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采用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补片或复合补片修复腹壁肿瘤切除术后遗留腹壁巨大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收治的39例腹壁巨大肿瘤患者均采取了手术切除治疗。采用直接缝合腹膜关闭腹腔,并在腹膜外用PP补片修复缺损6例,采用带蒂大网膜加PP补片修复缺损19例,采用复合补片修补腹壁缺损14例。结果 39例中因术后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死亡1例。术后肺部感染1例,经抗感染治疗治愈。术后出现皮下积液5例,经穿刺抽吸,理疗和引流等措施治愈。随访34例,随访时间1~5年。在访的4例结肠癌患者和4例胃癌患者术后12~27个月均因肿瘤腹腔内复发及肝脏广泛转移死亡,术后肿瘤局部复发1例,随访的全部患者未发生腹壁切口疝和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采用PP补片或复合补片修复腹壁肿瘤切除后遗留腹壁巨大缺损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良好。
- 段绍斌杨东鹰董杨帆居来提邓明飞赵继革罗超英刘郁张增峰于亮樊晓静陈俊史志涛吾买尔江
- 关键词:肿瘤腹壁腹壁缺损修复外科手术
-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附12例报告)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治疗内科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难治性 ITP 的临床资料,12例均采用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进行治疗。结果 12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手术时...
- 段绍斌樊晓静吾买尔江·买买提杨东鹰居来提·艾力邓明飞史志涛陈俊于亮
- 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文献传递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81例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方法:对81例老年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1例均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7例,腹腔镜胆囊造瘘术10例,中转开腹4例。术中探查及术后病理证实胆囊均为坏疽,术中探查5例患者发生穿孔。术后患者均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所有病例均得到治愈,81例中出现术后并发症1例(1.2%)为切口感染,经换药治疗治愈。结论:对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早诊断、早手术,积极处理并存病,并予以腹腔镜手术及术后中医辨证治疗能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降低死亡率。
- 邓明飞李丹段绍斌居来提.艾力杨东鹰于亮陈俊樊晓静
- 关键词: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医辨证治疗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