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建波

作品数:16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市友谊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蛋白
  • 6篇肿瘤
  • 6篇癌组织
  • 6篇肠癌
  • 6篇大肠
  • 6篇大肠癌
  • 5篇大肠癌组织
  • 4篇血管
  • 4篇热休克
  • 4篇热休克蛋白
  • 3篇皮穿刺
  • 3篇椎体
  • 3篇椎体成形
  • 3篇椎体成形术
  • 3篇胃癌
  • 3篇经皮穿刺
  • 3篇HSP27
  • 3篇成形术
  • 3篇穿刺
  • 3篇BCL-2

机构

  • 16篇大连市友谊医...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郭建波
  • 10篇张跃伟
  • 7篇蔡永清
  • 6篇赵鲁笳
  • 6篇高鹏
  • 3篇丛培生
  • 2篇冯燕
  • 1篇宋顺鹏
  • 1篇曲东霞
  • 1篇曲晔
  • 1篇张阳
  • 1篇曹艳玲
  • 1篇李秀华
  • 1篇李美玉
  • 1篇郑玉军
  • 1篇占城
  • 1篇杨红
  • 1篇刘天卿

传媒

  • 4篇临床肿瘤学杂...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0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肠癌热休克蛋白与耐药、凋亡基因间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蔡永清郭建波赵鲁笳张跃伟曹艳玲占城宋顺鹏杨红曲晔李美玉
本实验对大肠癌组织多种耐药相关蛋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HSP27和Pg-p呈正相关;HSP27 和TopoⅡ呈负相关;HSP27/MRP蛋白表达呈正相关;bcl-2和HSP27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研究成果表...
关键词:
关键词:大肠癌蛋白耐药凋亡
RRM1、β-tubulin Ⅲ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者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组织、外周血和正常肺组织中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肽(RRM1)和Ⅲ型β微管蛋白(β-tubulinⅢ)m RNA的表达差异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42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及10例良性肺病患者组织,同时术前留取外周血4 ml,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RRM1、β-tubulinⅢm RNA在不同来源标本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RRM1、β-tubulinⅢm RNA在肿瘤组织、外周血中的表达与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周血中的表达与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不具有相关性。结论 RRM1、β-tubulinⅢm RNA在肺癌组织和外周血中的检测可以为晚期NSCLC个体化化疗提供参考依据;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在外周血中的检测还不能替代肺癌组织标本的检测。
郭建波高鹏白自刚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肿瘤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
肿瘤相关蛋白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与胃癌多步骤转移过程相关的蛋白上皮性钙粘素(E-cadherin,E-Cad),基质金属蛋白酶-9(me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和转移相关粘附分子拼接变异体(humanmatastasismoleculeadhesionCD44splicevariant6,CD44v6)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E-Cad,MMP-9,bFGF,CD44v6在87例胃癌组织(其中淋巴结转移67例,无淋巴结转移20例)中的表达,并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的预后。结果:E-Cad,MMP-9,bFGF,CD44v6在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4·83%、71·26%、72·41%、74·41%,在无淋巴结转移组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1·67%、48·00%、41·67%、31·82%,各指标在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两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E-Cad高表达和CD44v6低表达者生存时间长。结论:E-Cad,MMP-9,bFGF,CD44v6的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检测这几种蛋白表达有助于判断胃癌转移的潜能及预后。
高鹏郭建波张跃伟蔡永清
关键词:胃癌淋巴结转移上皮性钙粘素基质金属蛋白酶-9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TrkB、Survivin和Bcl-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TrkB、Survivin和Bcl-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6例原发性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TrkB、Survivin和Bcl-2蛋白的表达,并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指数。[结果](1)胃癌组织中TrkB、Survivin和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53%、73.68%和67.11%,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00%、17.11%和22.37%)。TrkB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Survivin表达与组织学分化、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Bcl-2与组织学分化和TNM分期有关;(2)胃癌平均AI为(2.97±0.37),癌旁正常组织为(9.42±2.87),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TrkB、Survivin和Bcl-2阳性组的AI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3)胃癌组织中TrkB和Surv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373,P=0.001),Survivin和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r=0.345,P=0.002),Bcl-2和TrkB的表达呈正相关(r=0.351,P=0.002);(4)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提示TrkB、Survivin和临床分期与生存期负相关。[结论]TrkB、Bcl-2和Survivin蛋白异常表达而引起的失巢凋亡调控机制失常与胃癌发生与发展有关;TrkB、Sur-vivin和临床分期是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
郭建波刘天卿郑玉军
关键词:胃癌失巢凋亡TRKBSURVIVINBCL-2
大肠癌组织中HSP27、bcl-2、p53和P-gp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eatshockprotein,HSP27)和bcl-2、p53、P-gp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SP27和bcl-2、p53、P-gp在72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运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的预后。结果HSP27、bcl-2、p53和P-gp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44%(50/72)、54.17%(39/72)、59.72%(43/72)和40.28%(29/72)。HSP27在高分化腺癌组的表达率为84.85%,显著高于低分化组的28.57%(χ2=29.614,P=0.000),bcl-2、p53和P-gp在高分化腺癌组的表达率也高于低分化腺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27与bcl-2及P-gp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380,P=0.001;r=0.284,P=0.016)。COX回归分析提示HSP27表达与生存期呈负相关。结论HSP27、bcl-2、p53和P-gp在大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提示与大肠癌耐药有关;联合检测对临床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HSP27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
蔡永清郭建波张跃伟赵鲁笳
关键词:大肠癌HSP27BCL-2P53
支付制度改革促进公立医院补偿与运行新机制建立--现行医保支付与补偿制度对公立医院经济效益影响的探讨
在探讨规范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科学使用医保资金的领域,本文开创性的使用医保数据和财务数据,通过建立统计学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作为收敛判据,采用牛顿-莱布尼兹公式进行迭代,求取模型参数.数学模型很好的反映了统计学数据内部的客...
郭爱华刘佳宁郭建波
TNP-470抑制小鼠恶性腹腔积液形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TNP 4 70对小鼠恶性腹腔积液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小鼠肝癌腹水型细胞系Hca F2 5接种于小鼠腹腔 (2× 10 5/鼠 )。将 10 0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 (0 9%NS) ,化疗组 (DDP 1mg/kg) ,TNP 4 70低、中、高剂量组 (30mg/kg、6 0mg/kg、90mg/kg)。自第 2天起分别腹腔内给药 (0 2ml/鼠 ) ,隔日给药 ,共 7次。第 15天处死部分小鼠测各项指标 ,余小鼠观察生存期。结果 :化疗组 ,TNP 4 70低、中、高剂量组的腹水抑制率分别为 74 77% ,5 2 33%、80 11%和 92 89% ;腹膜瘤结节的形成率分别为 10 0 % ,70 %、80 %、5 0 %和 30 %。在生存时间上 ,各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延长生存期 (P <0 0 5 )。结论 :TNP 4 70具有抑制小鼠恶性腹腔积液的形成和延长小鼠生存时间的作用。
郭建波张阳李志民李秀华
关键词:恶性腹腔积液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小鼠
经皮椎体成形术及血管内栓塞化疗治疗椎体转移瘤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和血管内栓塞化疗治疗椎体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和/或血管内栓塞化疗治疗椎体转移瘤16例,共23个椎体,10例患者共15个椎体单独行PVP术,6例8个椎体先后行PVP和血管内栓塞化疗术,术后随访3~12月.[结果] 技术操作成功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疼痛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4例,75%(3/4例)不同程度脊髓功能障碍者完全恢复,随访3~12月未出现复发及新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结论] PVP和血管内栓塞化疗可以缓解椎体转移瘤引起的疼痛及继发性截瘫,增加椎体的稳定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治疗椎体转移瘤的理想方法.
高鹏郭建波丛培生张跃伟
关键词: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转移瘤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症状性血管瘤12例,共17个椎体。[结果]12例17个病变椎体PVP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疼痛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2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未出现新的椎体压缩性骨折,血管瘤无复发。[结论]PVP可以缓解症状性椎体血管瘤引起的疼痛,增加椎体的稳定性,是治疗椎体症状性血管瘤的理想方法。
高鹏郭建波丛培生张跃伟
关键词:穿刺术椎体成形术血管瘤脊椎肿瘤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16例,共20个椎体,术后进行1年以上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技术操作成功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24个月,疼痛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2例。未出现新的椎体压缩性骨折,血管瘤无复发。[结论]PVP可以缓解症状性椎体血管瘤引起的疼痛,防止复发,增加椎体的稳定性,预防压缩性骨折,是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理想方法。
郭建波丛培生张跃伟高鹏
关键词: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椎体血管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