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镜下食道裂孔疝修补术并营养不良患儿术后护理
- 贺丽徐宏宇
- 延续性护理在肠造瘘患儿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肠造瘘患儿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92例肠造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实施延续性护理模式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儿分为A组和B组,A组仅给予肠造瘘围手术期常规护理,B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进行延续护理,比较2组患儿家属对肠造瘘患儿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和肠造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B组患儿家属对肠造瘘患儿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造瘘口狭窄、伤口感染、造瘘口坏死、外置肠管溃疡、瘘口周围皮炎和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儿家属对肠造瘘患儿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减少肠造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 贺丽
-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肠造瘘护理质量
- 随访干预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恢复的影响
- 杨红梅徐宏宇刘琴贺丽孙瑛
- 96例肠梗阻术后护理及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小儿肠梗阻术后护理方法及其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儿科进行手术治疗的96例小儿肠梗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实验组患儿加强标准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护理过程中恢复情况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实验组切口感染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18.7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小儿肠梗阻术后护理情况及效果分析发现,采取加强标准化护理的实验组比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显著降低了切口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大大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整个诊疗过程的满意度,对临床护理有很大借鉴意义。
- 贺丽徐宏宇万四红
- 关键词:小儿肠梗阻术后护理
- 86例小儿阑尾炎的术后护理及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小儿阑尾炎术后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6例小儿阑尾炎患者,分为两组各43例。予以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观察,予以实验组患儿加强标准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切口感染率(6.98%)明显低于对照组(27.9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18.60%),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炎患儿术后采取加强标准化护理效果显著,降低了切口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对临床护理有借鉴意义。
- 贺丽徐宏宇万四红
- 关键词:小儿阑尾炎术后护理
- 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随访指导
- 2016年
- 总结50例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随访指导体会,主要内容包括饮食方面指导、肛周皮肤护理指导、扩肛训练及生物反馈等。认为巨结肠根治术后随访指导尤为重要,术后肛周伤口皮肤护理、及时有效的护肛、生物反馈培训都是促进患儿恢复的有效方法。
- 贺丽徐宏宇万四红
-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护理
- 穴位按摩联合赋能教育在肠造口患儿家庭护理中的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赋能教育在肠造口患儿家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肠造口患儿及其主要照护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共30对肠造口患儿及照护者。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穴位按摩联合赋能教育,比较两组患儿主要照护人的自我效能感、照护能力及患儿肠造口相关并发症。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主要照护人自我效能感及护理能力均高于对照组患儿主要照护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庭护理过程中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5/30),低于对照组的53.33%(1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穴位按摩联合赋能教育能有效提高肠造口患儿主要照护人的护理能力及自我效能感,进而确保患儿的家庭护理效果与安全性。
- 李师孙瑛刘琴袁选花贺丽彭霞李丹朱丽辉
- 关键词:肠造口中医穴位按摩家庭护理自我效能感
- 小儿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3
- 2013年
- 总结了护理181例小儿急腹症的经验,主要包括观察病情、术前检查、术后护理和心理护理,认为在护理工作中,应充分认识小儿急腹症的特殊规律,做到观察细致,准确及时地预见患儿潜在的危险,减少误诊及并发症的发生。
- 徐宏宇万四红刘琴杨红梅孙瑛彭霞贺丽
- 关键词:小儿急腹症护理
- 头部持续冰敷促进脑损伤患儿脑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头部持续冰敷促进脑损伤患儿脑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60例颅内感染并颅高压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头部持续冰敷,对照组按颅内感染常规方案治疗。结果①观察组第3天的意识、光反射、Glasgow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第7天、出院时2组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头部持续冰敷前与头部持续冰敷72h后经颅多普勒(TCD)监测的大脑中动脉脉动指数(PI)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③观察组局部皮肤循环的前后改变没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部持续冰敷可作为儿科危重症脑损伤患儿促进脑功能恢复的常规辅助治疗方法。
- 刘美华李枝国姚小玲覃芳华贺丽
- 关键词:脑损伤脑功能
- 随访干预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恢复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随访干预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手术患儿80例,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手术患儿40例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手术患儿4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随访干预,了解并比较2组患儿的切口愈合、肛周皮肤、肛门功能恢复及遵医行为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肛周皮肤、肛门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访干预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恢复有显著效果,可有效监督患儿的术后遵医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患儿切口的愈合、肛周皮肤及肛门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 杨红梅刘琴孙瑛贺丽徐宏宇
- 关键词:随访干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