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瑛
- 作品数:30 被引量:175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随访干预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恢复的影响
- 杨红梅徐宏宇刘琴贺丽孙瑛
- 共情干预联合关怀行为对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家长心理状态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讨共情干预联合关怀行为对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BD)患儿家长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16例CBD患儿及其主要看护家长116名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6月—2021年5月收治的58例患儿及其家长58名设为对照组,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将2021年6月—2021年5月收治的58例患儿及其家长58名设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共情干预联合关怀行为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及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估两组干预前后患儿家长的心理应激反应、焦虑情绪及应对方式。结果干预后,两组SCL-90评分、MCMQ中的面对维度评分高于干预前,GAD-7评分、MCMQ中的回避及屈服维度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CL-90评分、MCMQ中的面对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GAD-7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MCMQ中的回避及屈服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干预中实施共情干预联合关怀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CBD患儿家长的心理应激程度,降低其焦虑情绪并提高其应对能力,有利于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孙瑛李丹刘琴李师尹强
- 关键词: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家长
- 视听转移联合积极共情反馈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探讨视听转移联合积极共情反馈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154例疝气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采用疝气手术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视听转移联合积极共情反馈,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依从性及切口敷料干燥度优于对照组(P<0.01,P<0.05),干预后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4.0(PedsQLTM 4.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视听转移联合积极共情反馈能够缓解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提高术后切口敷料干燥清洁程度,提升患儿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 成艾孙瑛龙烨
- 关键词:疝气依从性
- 循证护理对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预防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的腹股沟嵌顿疝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及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 1两组轻度疼痛和重度疼痛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阴囊水肿和切口渗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小儿腹股沟嵌顿疝的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万四红孙瑛徐宏宇
- 关键词:循证护理小儿腹股沟嵌顿疝
-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在小儿肠造口出院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9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在小儿肠造口出院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肠造口患儿及其家长8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患儿及其家长4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出院延续护理。分别于护理前和出院后1、3个月采用自制造口照护健康知识调查表评估家长的造口护理健康知识,采用家庭照顾者能力测量量表(FCTI)评价家长的照顾能力。结果出院后3个月,两组肠造口患儿家长的造口基础知识评分与护理技能评分均升高,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3个月,观察组患儿家长造口基础知识、护理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FCT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对肠造口患儿实施出院延续护理能够提高家长造口护理技能与照顾能力,降低患儿造口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李师朱丽辉朱丽辉孙瑛刘琴
- 关键词:儿童肠造口延续护理
- 电刺激生物反馈干预结合康复护理在先天性巨结肠术后肛门失禁患儿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干预结合康复护理在先天性巨结肠(HD)术后肛门失禁(FI)患儿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某三甲儿童医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5例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两组均实施常规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电刺激生物反馈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连续干预5周后评价干预效果,包括监测直肠感觉阈值、肛门直肠动力学。结果两组干预前初始感觉容量、排便感觉容量及最强便意容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5周后初始感觉容量、排便感觉容量及最强便意容量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肛管最大收缩压、最长收缩时间及肛管静息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干预5周后肛管最大收缩压、最长收缩时间及肛管静息压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术后FI患儿接受电刺激生物反馈干预结合康复护理获益较为理想,直肠感觉阈值及肛门直肠动力学改善。
- 孙瑛尹强唐倩刘琴万四红彭霞
-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肛门失禁电刺激生物反馈直肠感觉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儿预后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4年
-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阑尾炎手术预后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43例在本院接受阑尾炎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常规小儿护理的对照组21例,以及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2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预后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0.91%(20/22)、71.43%(15/21),显效率为9.09%(2/22)、23.81%(5/21);两组家属满意度分别为86.36%(19/22)、57.14%(12/21),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4.55%(1/22)、28.57%(6/21),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更短,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能使阑尾炎手术患儿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及家属满意度。
- 彭霞孙瑛刘琴
- 关键词:阑尾炎手术预后人性化护理干预
- 基于CiteSpace的小儿肝移植护理领域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 2022年
- 目的分析我国小儿肝移植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小儿肝移植的临床护理工作及研究提供参考价值。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2000-2021年收录的小儿肝移植护理研究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应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5.8.R3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共检索符合标准的202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9年发文量达到高峰。发文机构最多的是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其次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外科,主要的合作团队以高伟、沈中阳、孙超为核心作者群。研究热点为胆道闭锁、肝移植术、围术期、活体供者、他克莫司、并发症,国内小儿肝移植的研究前沿是他克莫司、排斥反应、病例分析。结论小儿肝移植护理研究的内容日益受到重视,但发文机构和作者之间缺乏合作。他克莫司、排斥反应、病例分析相关研究是未来小儿肝移植护理领域的研究前沿。
- 张琪孙瑛袁选花黄笑刘琴
- 基于JCI核心的疼痛理念在小儿术后临床护理服务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究JCI核心疼痛理念在小儿术后临床护理服务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小儿术后病患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行基于JCI核心疼痛理念的临床护理。对比两组实施不同护理后的疗效以及护士对于疼痛基础知识、疼痛评估以及镇痛方法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比72.00%,优良率为98.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00%和8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护士在疼痛基础知识、疼痛评估以及镇痛方法得分为89.3±2.5、95.4±1.7、92.5±2.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7.1、83.5±8.3、85.7±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JCI核心的疼痛理念,将其应用于小儿术后临床护理服务中,能够有效促进病患进行康复,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护理推荐。
- 孙瑛彭霞唐凤娇李丹
- 关键词:小儿术后护理
- 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80例,采用自由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舒适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儿的舒适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采用术后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治愈率和住院期间的舒适度,有效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刘琴万四红孙瑛杨红梅
- 关键词:护理干预先天性巨结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