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涛

作品数:68 被引量:227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7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色谱
  • 11篇冰片
  • 10篇色谱法
  • 10篇相色谱
  • 10篇活性
  • 9篇液相色谱
  • 9篇液相色谱法
  • 9篇有机化学
  • 8篇衍生物
  • 8篇体外
  • 8篇高效液相
  • 8篇高效液相色谱
  • 8篇高效液相色谱...
  • 6篇教学
  • 6篇供体
  • 6篇NO供体
  • 5篇中医
  • 5篇二酸
  • 4篇丁烯
  • 4篇丁烯二酸

机构

  • 66篇广州中医药大...
  • 7篇广东省妇幼保...
  • 4篇佛山市妇幼保...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香港浸会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市医药职...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上海合全药业...

作者

  • 66篇王涛
  • 18篇陈传兵
  • 10篇张荣
  • 10篇何建峰
  • 9篇宓穗卿
  • 9篇王宁生
  • 8篇龙泳伶
  • 6篇吴爱芝
  • 5篇伍海涛
  • 5篇祝晨蔯
  • 5篇李熙灿
  • 5篇刘永谦
  • 5篇吴祈德
  • 4篇李伟荣
  • 4篇曾元儿
  • 4篇罗璟
  • 4篇袁欢
  • 3篇周园
  • 2篇江滨
  • 2篇何瑞

传媒

  • 12篇中药新药与临...
  • 7篇广州中医药大...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广州化学
  • 2篇湖南中医药导...
  • 2篇广东药学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实验科学与技...
  • 2篇西部素质教育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师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化学世界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医教育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化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9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模块化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为克服医药院校化学二级学科实验教学独立分散、效率低下的现状,文章提出了基础化学实验模块化的改革思路,并从管理体制,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4个方面对基础化学模块化平台建设进行了探讨。
何建峰王涛陈传兵祝晨蔯
关键词:基础化学实验模块化
HPLC法测定加味甘露消毒丹中大黄素的含量
2023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加味甘露消毒丹中大黄素的含量。方法参考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的提取方法提取加味甘露消毒丹中的大黄素,采用Agilent ZORMAX SB-C_(18)色谱柱(4.6 mm×150.0 mm,5μm),进样10μl,以甲醇为流动相A,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15 min,柱温为常温,在254 nm的检测波长下测定大黄素含量。结果加味甘露消毒丹中大黄素在2.000~8.000μg(R^(2)=0.9998)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100.17%(n=6),相对标准差(RSD)为1.87%,该方中大黄素平均含量为13.9368~14.8311μg/g。结论建立的HPLC法可用于测定加味甘露消毒丹中大黄素的含量,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分离效果理想,重复性良好,为加味甘露消毒丹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刘永谦廖馨然刘付伟清王涛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大黄素
芳苄叉基熊果酸硝酸酯类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2022年
目的为提高熊果酸的抗肿瘤活性及开发抗肿瘤新药,以熊果酸为先导物开展结构修饰和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方法在熊果酸C2、C3和C28位进行结构修饰获得其芳苄叉基硝酸酯类衍生物,并运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衍生物对5种人源肿瘤细胞(肝癌HepG-2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肺癌A549细胞、结肠癌HT-29细胞和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对6个新型芳苄叉基熊果酸硝酸酯类衍生物的结构进行了红外、核磁共振光谱及质谱确证;MTT结果显示衍生物6c对MCF-7细胞的最大半数抑制浓度为(14.48±0.44)μmol·L^(-1),优于阳性药物顺铂[IC_(50)=(23.06±0.12)μmol·L^(-1)]。结论衍生物6c具有较强的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值得深入研究。
朱祖昌周慧娴张特何宝恩胡庆忠王涛
关键词:MCF-7细胞
一种新型噻二唑Schiff碱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为了寻找具有较高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物质,利用生物等排原理和亚结构连接法,对噻二唑母体进行修饰,将2-氨基-1,3,4-噻二唑与2,4-二氯苯甲醛反应,设计并合成了一个新的噻二唑席夫碱,并用FT-IR、1HNMR和元素分析方法确证其结构。合成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价值。
陈传兵伍海涛王涛张荣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酰胺类NO供体熊果酸衍生物的合成
2020年
为提高五环三萜类天然产物熊果酸的抗肿瘤活性,以熊果酸为母核引入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酰胺结构以及具有抗肿瘤作用的NO供体支链形成酰胺类NO供体型熊果酸衍生物。采用熊果酸为原料,经氧化、亲核取代等多步反应合成8个酰胺类NO供体熊果酸衍生物2、12~18,所有化合物采用IR、^1H NMR、^13C NMR、HR MS进行表征。
何宝恩庄宇晴施旺梅陈荧张特肖敏捷王涛
关键词:熊果酸NO供体
药物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方法概况被引量:3
2007年
定量构-效关系(QSAR)能够产生和优化先导化合物,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作用机制,因而广泛应用于药物分子设计中。作者阐述了QSAR方法及其原理、优缺点,包括取代基多参数法(Hansch法)、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Free-Wilson法。可以预见,QSAR研究中的方法将不断完善,各种方法因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而相互交叉渗透,从而在新药的创制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陈传兵祝晨蔯王涛
(+)-顺丁烯二酸单冰片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片衍生物,其化学名为(+)-顺丁烯二酸单冰片酯,化学结构如式(I)所示,可通过顺丁烯二酸酐和(+)-冰片经酯化反应得到,具有镇痛和透血脑屏障的作用,可用于制备镇痛的药物或血脑屏障促透剂。<Image f...
王涛王宁生宓穗卿李伟荣吴祈德
文献传递
一种冰片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合成一种冰片衍生物。【方法】利用前药原理,对冰片母体进行修饰,设计并合成了1个新的冰片酯,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法进行确证,并采用单次最大给药耐受性试验观察其毒性反应。【结果】新合成的苯甲酸冰片酯能耐受5 mg/g的剂量,毒性低于冰片。【结论】本研究方法所合成的冰片衍生物可降低冰片的毒副作用。
陈传兵伍海涛王涛张荣吴祈德陈瑞玉李伟荣宓穗卿王宁生
天然化学成分高良姜素研究进展被引量:17
1999年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天然植物成分高良姜素的研究概况,主要为化学防护作用(抗致畸、抗突变)、抗病毒、抗菌作用,抗癌及止痉作用。
何瑞王涛李彩君陈佃
关键词:高良姜素化学防护抗病毒抗菌中药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姜黄素衍生物合成及物理常数测定
2025年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和人才培养目标开设体现药学专业特色的科研训练实验:姜黄素衍生物合成及物理常数测定。本项目针对中药有效成分姜黄素结构的缺陷,着重采用Knoevenagel、Knorr缩合对其β-二酮及活泼亚甲基进行合理的结构修饰,产物经结构确证后,进一步开展相关物理常数的测定,初步探讨修饰位点、取代基等与理化性质间的关联。整个实验将有机合成中的实验技能与仪器分析手段进行了有效融合,是化学学科不同分支实验整合的探索与创新。通过项目引导方式对实验开展综合升级,使学生在项目的探究中不断提升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王涛朱丽萍罗翔龚晶曾丽云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KNOEVENAGEL缩合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