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吉阳

作品数:16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动脉
  • 7篇血管
  • 4篇腔内
  • 3篇血管外科
  • 3篇手术
  • 3篇外科
  • 3篇下肢
  • 3篇静脉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 2篇动脉闭塞
  • 2篇动脉硬化
  • 2篇血管成形
  • 2篇血管成形术
  • 2篇血栓
  • 2篇造影
  • 2篇腔内修复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缺血

机构

  • 16篇北京医院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6篇王吉阳
  • 13篇李拥军
  • 9篇李鹏
  • 8篇兰勇
  • 8篇谭树平
  • 7篇李大军
  • 6篇刁永鹏
  • 3篇叶国栋
  • 1篇蔡葵
  • 1篇何楠
  • 1篇杨继红
  • 1篇田新平
  • 1篇孙颖
  • 1篇冯世领
  • 1篇王禹
  • 1篇陈跃鑫
  • 1篇陈爱群
  • 1篇王征
  • 1篇李志刚

传媒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国血管外科...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华血管外科...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动脉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采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3月—2016年9月手术治疗的97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43例(EVAR组)和传统开腹手术54例(开腹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24 h观察,两组患者97例均手术成功,术中无患者死亡。开腹组实施单纯人工腹主动脉瘤血管移植(I型)18例,采取腹主-双髂动脉移植(IIa和IIb型)30例,腹主-双髂股动脉移植6例(IIc型);EVAR组中I型患者选择直管型支架置入11例,IIa和IIb型15例选择主-髂单臂型支架置入,IIa、IIb及IIc型17例选择分支型支架置入。与开腹组比较,EVAR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ICU停留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或减少(P<0.05)。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0%vs.11.11%,χ~2=0.085,P=0.771)。结论:主动脉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较开腹手术的主要优势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同时手术效果可靠。
兰勇王征李大军李拥军李鹏谭树平王吉阳刁永鹏
关键词:主动脉瘤主动脉瘤
牛凝血酶在血管外科应用中过敏反应的识别和治疗
2021年
目前在血管外科临床实践中经常会使用到牛凝血酶。然而,牛凝血酶是一种牛源的异源血浆凝血酶,在使用后存在过敏反应问题,是一种经常被忽视的、潜在的,甚至是致命的并发症。本文对注射牛凝血酶导致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产生原因、预防措施等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减少和规避相关并发症提供参考。
王吉阳杨希李拥军
关键词:血管外科并发症过敏反应
大动脉炎开放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影响大动脉炎(TA)患者行开放手术治疗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8年12月136例行开放血管重建治疗的TA患者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开放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36例患者共行开放手术141例次,涉及病变257处。围手术期并发症共发生36例次(25.5%),其中5例患者(3.7%)死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病史、术前CRP升高、颈动脉受累、围手术期输血、血管受累数量、动脉阻断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脑梗死病史(OR=3.141,95%CI=1.062~9.288,P=0.039)、血管受累数量(OR=1.280,95%CI=1.016~1.612,P=0.036)和术中动脉阻断时间(OR=1.045,95%CI=1.007~1.084,P=0.019)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脑梗死病史,血管受累数量多和术中动脉阻断时间长会增加TA患者开放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风险。
刁永鹏苗雨晴陈作观谭树平兰勇李鹏王吉阳陈跃鑫田新平李拥军
关键词:TAKAYASU动脉炎血管外科手术手术中并发症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9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VCF)应用的适应证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98例行IVCF置入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8例患者IVCF均一次性置入成功,其中放置永久性滤器86例,临时性滤器12例。82例(83.7%)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1个月,未出现肺栓塞(PE);3例(3.5%)放置永久性滤器患者术后出现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经治疗后病情缓解。结论置入IVCF是预防PE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应注意放置滤器适应证的选择和并发症的预防。
王吉阳李大军
关键词:下腔静脉滤器肺栓塞适应证并发症
远程内膜剥脱术治疗复杂型下肢动脉缺血病变的有效性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远程内膜剥脱术在复杂型下肢动脉缺血病变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2月期间本中心收治的21例复杂型下肢动脉闭塞行远程内膜剥脱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通畅率及评估整体保肢率,并与中转人工血管搭桥组进行对比。结果 21例患者均行单侧下肢动脉远程内膜剥脱术,手术成功15例,技术成功率71.4%(15/21)。因血管损伤行覆膜支架置入2例。6例患者中转人工血管旁路手术。远程内膜剥脱组术后3、6、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3.3%、85.6%和74.1%。术后1年保肢率为93.3%。人工血管旁路术一期通畅率术后3、6、12个月分别为76.7%、66.7%、46.8%。术后1年保肢率为66.7%。结论下肢动脉远程内膜剥脱术是治疗复杂型下肢动脉缺血病变的有效方式之一,可做为选择行人工血管旁路手术之前的优选方案。
王吉阳陈作观刁永鹏李鹏谭树平兰勇鲁城然李拥军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动脉内膜切除术复合手术
经小隐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被引量:3
2017年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调查显示普通人群每年DVT发病率为0.67‰。其中尤以下肢DVT最为常见,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可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严重危及生命;DVT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发展为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sis syndrome,PTS),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李鹏李拥军李大军兰勇谭树平王吉阳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静脉置管血栓后综合征DVT
一种多输送端鞘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输送端鞘管,涉及鞘管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鞘管,鞘管的底部设置有主输送端,主输送端与鞘管固定连接,主输送端与鞘管连通,鞘管的侧面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与鞘管固定连接,连接管的底部设置有副输送端,副输...
王吉阳李拥军
一种颈动脉血供演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动脉血供演示装置,涉及医学教学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支撑杆、头颈部模型、输送泵、储液袋、第一透明导液管、第二透明导液管、第三透明导液管、第一三通管、第二三通管、第三三通管和第四三通管、第四...
王吉阳李拥军
杂交手术及腔内修复术治疗Kommerell憩室的疗效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杂交手术及腔内修复术治疗Kommerell憩室(K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医院收治的4例K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主动脉弓变异情况、手术方式、围手术期与随访情况。结果4例患者中2例行腔内手术,2例行杂交手术,手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90~240 min,平均(152±64)min。术后即时造影显示支架及各分支显影良好,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围手术期无神经系统及上肢缺血并发症。随访3个月~5年,所有患者均生存,无支架移位,无内漏。结论腔内修复术治疗KD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且可处理大部分的KD病变。是否采取杂交手术取决于病变近端的锚定区大小,因此,根据不同病例特点采取个体化治疗是成功的关键。
李鹏王吉阳陈作观刁永鹏李拥军
关键词:腔内修复术杂交手术血管畸形
腔内射频消融术联合超声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治疗非血栓性下肢静脉性溃疡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腔内射频消融术(RFA)联合超声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注射(UGFS)治疗非血栓性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患肢152条)经RFA联合UGFS或RFA联合点式剥脱治疗的非血栓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FA联合UGFS组的患者61例(68条患肢),RFA联合点式剥脱组的患者74例(84条患肢)。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溃疡愈合情况、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溃疡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VC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式对溃疡愈合的疗效相当,但RFA联合UGFS具有手术创伤更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李志刚孙默王吉阳何楠李拥军
关键词:静脉性溃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