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英国亨特莱血管检测博士仪诊断下肢动脉血管病变
- 2003年
- 目的 利用英国亨特莱血管检测博士仪诊断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方法 2002年1月至2003年5月,利用英国亨特莱血管检测博士仪检查北京医院血管外科门诊下肢动脉病变病人106例,检测了髁肱压指数(ABPI)、 髁部动脉压、股部节段性测压、股肱指数、压力梯度、趾肱指数(TBPI)、趾压和波动指数(PI)等指标。结果 在106例病人中发现下肢动脉病变72例,动脉粥样硬化43例,糖尿病足32例,动脉狭窄18例,下肢动脉血栓4例,闭塞性脉管炎2例。4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检查的结果在手术中得到了证实。结论 英国亨特莱血管检测博士仪对于诊断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准确率高,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叶国栋李大军谭树平
- 关键词:下肢动脉血管病变
-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致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防治被引量:21
- 2008年
- 目的分析经外周至中心静脉置管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病例原因,探讨治疗和预防的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1年6月~2007年6月留置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2170例,6例发生相关深静脉血栓并发症7例次(0.32%),其中2例合并菌血症,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手段,并进行随访。结果6例患者均为晚期肿瘤,分别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均使用聚脲氨酯材质的PICC导管,管尖位置6例次在锁骨下静脉、1例次在颈内静脉;超声确诊血栓形成后,拔出导管并抗凝治疗,5例患者放置上腔静脉滤器预防肺动脉栓塞,平均随访10.6个月,4例血栓消失。结论PICC可导致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其主要原因是管尖位置不当,置管时应尽量避免选择头静脉途径。
- 朱明炜崔红元奚桓叶国栋李大军韦军民
- 关键词: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深静脉血栓并发症腔静脉滤器
- 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在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达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 利用AdMax腺病毒载体系统构建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heNOS)重组腺病毒并检测其在体外培养人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表达.方法 将质粒PMSCV-heNOS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出heNOS全长基因,插入PSUCMV中构建成腺病毒穿梭质粒PSUCMV-heNOS,转化DH5α大肠杆菌,挑选细菌单克隆进行DNA测序,酶切鉴定正确;通过PSUCMV-heNOS与质粒pBHGE3在293细胞中同源重组,得到携带heNOS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he-NOS).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MTT检测细胞增殖,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heNOS蛋白的表达.结果 (1)PCR产物电泳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鉴定结果证实构建人eNOS重组腺病毒载体成功,病毒滴度达3.5×l010PFU/ml;(2)根据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s)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进行平滑肌细胞表型标志物α-actin染色,证实为HVSMCs;(3)转染120 h,AdCMV-heNOS病毒感染复数(MOI)分别为50、150、250、300、450、A570值分别为1.410±0.081、1.357±0.150、1.303±0.311、0.995±0.248、0.731±0.101,其中感染复数300明显稳定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转染细胞heNOS蛋白明显表达.结论 heNOS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表达为血管内膜增生等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可能.
- 兰勇王玉琦符伟国李大军
- 关键词:一氧化氮合成酶血管平滑肌细胞基因转染
- 严重肢体缺血疾病的治疗策略
- 2010年
- 动脉硬化闭塞症所致的下肢缺血是血管外科的疾病。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新技术应用于临床,传统的治疗方法也得到改进和完善。正确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对于挽救患者肢体,乃至生命极为重要。
- 李大军兰勇韦军民
- 关键词:肢体缺血通畅率血管重建下肢缺血动脉闭塞
- 主动脉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采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3月—2016年9月手术治疗的97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43例(EVAR组)和传统开腹手术54例(开腹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24 h观察,两组患者97例均手术成功,术中无患者死亡。开腹组实施单纯人工腹主动脉瘤血管移植(I型)18例,采取腹主-双髂动脉移植(IIa和IIb型)30例,腹主-双髂股动脉移植6例(IIc型);EVAR组中I型患者选择直管型支架置入11例,IIa和IIb型15例选择主-髂单臂型支架置入,IIa、IIb及IIc型17例选择分支型支架置入。与开腹组比较,EVAR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ICU停留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或减少(P<0.05)。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0%vs.11.11%,χ~2=0.085,P=0.771)。结论:主动脉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较开腹手术的主要优势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同时手术效果可靠。
- 兰勇王征李大军李拥军李鹏谭树平王吉阳刁永鹏
- 关键词:主动脉瘤主动脉瘤
- 内膜下血管成形术在老年人长段股浅动脉闭塞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老年患者长段股浅动脉闭塞的临床价值和随访结果。方法采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方法治疗66例临床表现为Ⅱ-Ⅳ期长段股浅动脉闭塞的老年患者,对手术前后踝臂指数(ABI)改善情况和中远期通畅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6例患者中,64例(97.0%)手术成功,术后患者皮温改善、跛行消失或跛行距离延长,静息痛消失或减轻,足部感染得到控制,坏疽转为干性。1例因导丝无法返回真腔、远端又无流出道而放弃;1例导丝无法进入内膜下而改行旁路移植术。62例患者术后6、12、24、36个月通畅率分别为85.5%(53例)、69.4%(43例)、54.8%(34例)以及48.4%(30例)。3年肢体存活率为96.8%(60例)。结论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是治疗长段股浅动脉闭塞的有效方法,特别是针对老年患者,中远期随访疗效较好。
- 李鹏李大军叶国栋韦军民
- 关键词:股动脉动脉硬化闭塞性
- 主髂动脉闭塞介入治疗后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
- 2018年
- 患者,男性,66岁。因"间歇性跛行2年,加重1个月余"于2017年4月11日入院。查体:右下肢小腿内侧皮肤颜色淡红,右侧小腿触痛,右足背及膝下1/3感觉减弱,双下肢皮温发凉,双下肢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和胫后动脉未及搏动。
- 王吉阳陈作观刁永鹏吴志远李鹏谭树平兰勇李大军李拥军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症主髂动脉闭塞介入治疗后诱导性小腿内侧间歇性跛行
- 腔静脉滤器置入对预防肺动脉栓塞的临床意义
-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外科手术后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高达20-30%。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脱落是其主要原因, Bell报道46...
- 叶国栋朱明炜李大军谭树平李鹏崔红元韦军民
- 准分子激光斑块消蚀联合药物涂层球囊处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消蚀联合药物涂层球囊对下肢动脉慢性硬化闭塞性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9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资料。其中42例患者(42条肢体)接受准分子激光斑块消蚀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治疗。结果42例患者男27例,女15例,平均年龄(65. 7 ±9. 7)岁。平均病变长度(14. 3 ±7. 5)cm,手术技术成功率100%,症状缓解率92. 9%,踝肱指数由术前(0.45 ±0.⑸提高至术后(0. 85 ±0.13)(P =0. 001) o中位随访时间10. 9个月,术后3、6个月和1年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5. 2%、92. 8%和84. 9%,术后1年的保肢率为95. 2%。结论准分子激光斑块消蚀联合药物涂层球囊处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近期疗效满意。
- 刁永鹏谭树平兰勇李鹏王吉阳叶国栋李大军李拥军
- 关键词:闭塞性动脉硬化斑块切除术血管成形术
- 肠系膜血管病变所致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 2002年
- 李大军韦军民
- 关键词:肠系膜血管病变肠梗阻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