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维武

作品数:4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空军气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热带
  • 2篇环流
  • 2篇季风
  • 2篇副热带
  • 1篇东亚季风
  • 1篇东亚季风区
  • 1篇遥相关
  • 1篇势函数
  • 1篇气象
  • 1篇热带地区
  • 1篇热带季风
  • 1篇热带气象
  • 1篇西太平洋
  • 1篇西太平洋副高
  • 1篇夏季
  • 1篇相互作用
  • 1篇流函数
  • 1篇梅雨
  • 1篇环流圈
  • 1篇积云

机构

  • 4篇空军气象学院

作者

  • 4篇喻世华
  • 4篇杨维武

传媒

  • 2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1995
  • 2篇1993
  • 1篇199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次梅雨过程χ场和ψ场相互作用的分析
1993年
用ECMWF提供的1982年7月1—31日逐日2.5°×2.5°网格资料,分析了江淮梅雨过程高低层流函数与势函数场的演变及其相互作用,并讨论了梅雨前后东亚季风的变化。
喻世华杨维武
关键词:梅雨流函数势函数降水
夏季南亚季风系统中期变动过程中的200hPa辐散环流被引量:4
1993年
本文用合成资料讨论了夏季南亚季风系统中期变动过程中200hPa辐散环流的变化,揭示了一些有意义的新事实:(1)南亚季风区到太平洋信风区存在两个主要的辐散中心,它们分别位于菲律宾以东海面和西太平洋的加罗林群岛。前者存在明显的东西振荡过程,它和南亚季风环流的中期变动有密切的联系,后者位置稳定少变,但强度变化明显。(2)对澳大利亚高压起着主要作用的是源自加罗林群岛辐散中心的南支辐散气流,而不是源自南海的辐散流;在源自上述两个辐散中心的南支辐散气流的共同作用下,在澳大利亚以西海面上还维持一个独立的辐合下沉实体,其强弱变化有明显的准双周振荡过程。(3)在黄淮地区存在一个与东亚大陆季风雨带相对应的次级辐散中心,其向南的辐散气流与源自南海到西太平洋向北的辐散气流在东亚大陆的副热带地区汇合下沉,引导西太平洋副高伸入大陆;一旦这一次级中心消失,副高随即退出大陆。(4)当菲律宾以东海面的辐散中心移到中南半岛,则与加罗林群岛辐散中心之间的辐散气流在南海地区辐合下沉,这时该地区赤道反气旋活跃,表明其动力性质明显。
杨维武喻世华
关键词:季风辐散环流
副热带季风环流圈的特征及其与东亚夏季环流的关系被引量:18
1991年
本文利用ECMWF的2.5°×2.5°网格资料对1980—1983年夏季12次西太平洋副高的中期进退过程进行合成分析。通过对合成场的诊断,论证了夏季东亚季风区存在着在大陆雨带中上升,副热带地区下沉的副热带季风环流圈。它是大陆季风雨带凝结加热驱动的上升辐散气流在向南运行过程中与南海 ITCZ 上空向北运行的上升辐散气流在副热带地区汇合下沉而构成的热力环流圈。这一环流圈的存在在东亚夏季环流中起着重要作用。
喻世华杨维武
关键词:环流圈副热带季风副热带地区东亚季风区辐合区积云对流
季节内西太平洋副高异常进退的诊断研究被引量:30
1995年
采用ECMWF1980年和1983年7、8月份逐日2.5°×2.5°网格点资料对两次季节内西太平洋副高的异常进退进行了诊断研究。揭示出:季节内西太平洋副高异常进退是整个北太平洋副高异常进退的结果;这种异常进退表现为东太平洋副高的活动,相应西太平洋副高也有一次活动过程,并表现为北太平洋地区存在一纬向波列,低频波沿此波列西传以实现东、西太平洋副高异常进退的遥相关关系;而东太平洋刻高的异常进退则是被南亚季风区到太平洋信风区的异常加热造成的东太平洋对流层上部辐散风场汇合下沉区的变化所激发。
喻世华杨维武
关键词:副热带高压遥相关热带气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