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黎

作品数:43 被引量:244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8篇肿瘤
  • 16篇疗法
  • 14篇放射疗法
  • 9篇四维CT
  • 8篇放疗
  • 6篇体积
  • 6篇化疗
  • 6篇剂量学
  • 6篇放化疗
  • 5篇图像
  • 5篇鼻咽
  • 4篇影像
  • 4篇三维适形
  • 4篇细胞
  • 4篇肺癌
  • 4篇肺肿瘤
  • 4篇腹部
  • 4篇鼻咽癌
  • 3篇调强
  • 3篇时相

机构

  • 43篇中山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43篇张黎
  • 24篇邓小武
  • 19篇黄劭敏
  • 15篇黄晓延
  • 14篇陈明
  • 14篇刘孟忠
  • 12篇包勇
  • 8篇樊卫
  • 7篇王卫华
  • 7篇习勉
  • 6篇王彦
  • 5篇胡晓
  • 5篇孙宗文
  • 5篇崔念基
  • 5篇庄婷婷
  • 4篇陈媛媛
  • 4篇张春光
  • 4篇李巧巧
  • 4篇周琦超
  • 4篇何瀚

传媒

  • 13篇中华放射肿瘤...
  • 3篇癌症
  • 3篇中国医学物理...
  • 3篇2007第六...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肿瘤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现代医学仪器...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第二届中国现...
  • 1篇第九届全国肿...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13篇2007
  • 4篇2006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维CT量化膈顶运动准确性和放疗前后呼吸运动稳定性临床验证
目的验证四维 CT(4DCT)信息能否代表呼吸运动的实际情况,患者放疗前后呼吸活动是否有明显变化而影响4DCT 在放疗中的应用。方法 67例胸部肿瘤患者在 GE discovery 16-slice PET/CT 上行4...
包勇王卫华黄晓延张黎黄劭敏樊卫陈明刘孟忠崔念基邓小武
鼻咽癌容积调强放疗的参数选择与计划优化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比较加速器与治疗计划系统(TPS)不同运行参数选择对容积调强放疗(VMAT)计划质量与运行效率的影响,探索治疗计划设计的优化方案。方法:随机选取25例鼻咽癌患者,设定不同的设备运行参数限制条件,进行同步加量的VMAT逆向计划设计,比较各参数对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机器输出跳数(MU)和治疗时间的差异,分析最佳组合条件。各计划参数的改变范围为:子野数目60个~180个,照射弧1弧~2弧,最大剂量率(DR_(max))400 MU/min~1200 MU/min,最小剂量率(DRmin)45 MU/min~150 MU/min。结果:随子野数增加,计划质量明显提高,且MU数减少,但照射时间显著增加;当子野数目>150以后,其影响减小。受测试系统双弧比单弧治疗计划的靶区剂量适形度和均匀性略优但对危及器官保护没有明显优势,且双弧治疗增加了MU数和照射时间。在测试的数值范围内DR_(max)的改变对计划质量和MU数均无影响,治疗时间随DR_(max)的增加而减少;降低DR_(min)可以改善计划质量和减少MU数,但延长了治疗时间。结论:VMAT计划质量和运行效率受子野数目和最小剂量率设置的影响较大,针对系统进行实验可以帮助确定最佳运行参数。
马燕邓小武黄劭敏陈利曹午飞张黎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后放射诱发肿瘤发生风险的预测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比较分析鼻咽癌常规放疗与调强放射治疗(IMRT)时正常器官的等效剂量,预测鼻咽癌放疗后放射诱发肿瘤(RIM)的发病风险。方法:选择80例鼻咽癌患者的影像资料,在Monaco治疗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模拟两套放疗计划:常规二维放疗与IMRT。采用蒙特卡罗算法计算照射野内正常器官的吸收剂量;将治疗计划传输至直线加速器,把射野移植到拟人验证模体,使用热释光剂量探测仪测量射野外正常器官的散射剂量。综合分析不同放疗技术条件下各正常器官的等效剂量,与辐射致癌风险预测系数相结合,计算RIM发生风险值。结果:根据ICRP辐射致癌风险预测系数,结合各器官的平均等效剂量数据,鼻咽癌IMRT治疗后的全身各器官RIM的总发生风险为10.2%,显著高于常规放疗的5.9%,是后者的1.73倍(P=0.007)。结论:鼻咽癌IMRT治疗后各器官RIM的总发生风险预测值显著高于常规放疗,需要引起临床重视。
习勉梁健孙文钊邓小武刘孟忠张黎
关键词: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
全腹腔常规放射治疗技术的剂量学三维评价
2008年
目的:通过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中模拟常规全腹照射来观察靶区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学分布,寻求较佳的常规放疗方法。方法: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中模拟常规全腹照射,全腹放疗野分上腹野和盆腔野,两野间衔接方法分为常规和转床转臂架,上腹侧野后界分为椎体前1/4和PTV后缘,采用6MV高能X射线模拟照射,全腹照射总剂量30Gy/20次。结果:上腹野和盆腔野常规野间衔接处最大、最小剂量分别为36.2、26.9Gy,转床转臂架后野间衔接处最大、最小剂量分别为34.1、28.3Gy。衔接点每周移动1次,衔接处剂量分布更均匀。射野后界在椎体前1/4时95%等剂量曲线包括的PTV体积仅有82.3%,大部分脾脏在射野外,射野后界在PTV后缘时95%等剂量曲线包括的PTV体积为98.4%。射野后界应根据病变的侵犯范围而定,可以挡铅保护肾脏,漏照部分可用小野补量照射。结论:全腹放疗时,野间衔接可通过常规衔接和转床转臂架衔接实现,射野后界应个体化。
宋轶鹏陈尔成刘孟忠马金波李巧巧张黎
关键词:肿瘤腹腔放射疗法
增加摆位参考点对腹部肿瘤真空袋固定摆位重复性价值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增加摆位参考点是否可提高腹部肿瘤真空袋固定的摆位重复性。[方法]将30例腹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两组:试验组增加摆位参考点,对照组不增加摆位参考点。对每例患者拍摄模拟定位片和治疗验证片,通过图像验证系统将验证片中感兴趣的解剖骨性参考点与模拟定位片的相应参考点重复融合,测量X、Y方向的摆位误差(x,y),分析比较两组的摆位重复性。设定治疗允许误差为3mm,∣x∣≤3mm或∣y∣≤3mm为阳性计数,把∣x∣>3mm或∣y∣>3mm为阴性计数。[结果]增加摆位参考点组的阳性率是82.2%,不增加摆位参考点组阳性率是75.3%,增加摆位参考点组阳性率较对照组提高6.9%。[结论]腹部肿瘤使用真空袋固定时,增加摆位参考点源皮距读数有利于摆位重复性的提高,可减少摆位误差。
陈国章何晓华林茂盛罗志强林承光张黎
关键词:腹部肿瘤放射疗法摆位误差
肝癌三维适形、静态调强与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研究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静态调强(s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VMAT)技术在肝癌的剂量学差异,评价不同放疗技术的优劣性。【方法】选择20例行4DCT扫描的原发性肝右叶癌,为每例患者制定三套放疗计划:3DCRT、9野sIMRT和VMAT计划。处方剂量统一为50 Gy,分25次照射。比较不同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加速器跳数(MU)以及治疗参数等。【结果】三组计划的Dmax无明显差异;IMRT和VMAT计划的靶区覆盖率、均匀性和适形性均显著优于3DCRT。三组计划的肝平均剂量分别为(20.5±4.5)Gy(3DCRT)、(21.1±3.8)Gy(IMRT)、(20.9±3.9)Gy(VMAT),肾脏、胃、小肠、脊髓的受照剂量差异不明显。3DCRT、IMRT、VMAT计划的MU分别为405±99、392±81、438±76(P=0.226),有效治疗时间分别为(2.1±0.2)min、(4.8±0.7)min、(3.0±0.2)min(P=0.000)。【结论】VMAT的剂量分布与IMRT相仿,可显著提高治疗效率。与3DCRT相比,IMRT和VMAT计划均可显著改善肝癌靶区的剂量覆盖,但在正常器官的保护方面并无明显优势。
张黎习勉孙文钊梁健黄晓延刘孟忠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射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同期化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因素分析被引量:19
2009年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同期化疗非小细胞肺癌急性放射性肺炎(RP)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搜集2006年1月到2008年10月间首程行三维适形放疗并同期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90例,对相关放射剂量体积资料和治疗毒性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级急性RP的发生率为32.2%,2级30.0%,3级5.6%,4级0%,5级1.1%。临床因素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是原发肿瘤部位。剂量学方面当平均肺剂量以17Gy,V5、V10、V20、V30、V40分别以47%、36%、24%、23%、22%为界分组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平均肺剂量是独立预测因子。结论RP的发生发展受到多因素综合作用,制定肺癌尤其是中下叶肺癌的三维放疗计划时应将平均肺剂量控制在17Gy以下。
庄婷婷柳青张黎胡晓王彦陈明
关键词:放射性肺炎
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研究
环境影响评价是目前各国进行环境管理的一个有效手段,也是环境保护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信息公开是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基础,且有利于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本文结合近几年发生的典型环境案例,以信息公开为视角,对我国环...
张黎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法律规制司法救济
兆伏级放疗射野图像与模拟图像自动配准算法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与互信息比较技术,探索一种精确快速的兆伏(MV)级放疗射野图像与模拟图像自动配准算法和摆位误差分析算法,为开发自动图像引导放疗软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放疗患者MY级射野图像验证片,以改进滤波算法去噪、以基于偏导数阈值的灰度变换增强图像后,进行突出骨性结构同时抑制软组织和空腔的图像预处理。采用结合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的粒子群和鲍威尔混合改进算法进行互信息的参数优化和变换,与计划设计的数字重建片或X线模拟机定位片配准。以仿真人模体模拟摆位误差方法对配准算法进行验证和评估。结果改进的图像预处理算法能很好满足MV级射野图像的骨性结构增强要求。建立的互信息配准方法兼顾了配准的精度和速度,对头颈部射野图像的自动配准过程过程平均耗时31.4s。20例仿真体模摆位的射野图像配准验证结果显示自动配准的水平、垂直和旋转误差相对于手工配准分别降低了62.74%、67.32%和66.61%。结论建立了基于MV级放疗射野图像的自动精确配准和误差分析算法,其配准精度和速度可以满足临床需要。
陈诚黄劭敏邓小武迟锋张黎陈立新
关键词:摆位误差模拟图像图像配准
鼻咽癌患者Epstein-Barr(EB)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转移继发免疫治疗的临床前期研究
中国南方鼻咽癌患者绝大多数EB病毒阳性,鼻咽癌细胞表达相关EB病毒的抗原,包括EBNA1,LMP1(40-60%),LMP2和BARF0,在鼻咽癌组织发现大量浸润淋巴细胞。因而,采用自体EBV-特异性CTL转移继发免疫治...
李疆张晓实莫浩元高艳芳张锋曾木圣李满枝张黎黄绍敏曾学辉陈丽珍冯启胜肖露露Maria G Massucci曾益新
关键词:鼻咽癌患者TILEPSTEIN-BARR特异性细胞毒性免疫治疗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