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甲状腺
  • 5篇乳头
  • 5篇乳头状
  • 4篇甲状腺肿
  • 3篇乳头状癌
  • 3篇生物学
  • 3篇肿瘤
  • 3篇腺肿瘤
  • 3篇甲状腺乳头状...
  • 3篇甲状腺炎
  • 3篇甲状腺肿瘤
  • 2篇预后
  • 2篇预后分析
  • 2篇诊治
  • 2篇诊治指南
  • 2篇突变
  • 2篇桥本氏
  • 2篇桥本氏甲状腺...
  • 2篇临床生物学
  • 2篇淋巴

机构

  • 9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夏婷婷
  • 8篇高明
  • 8篇赵静
  • 8篇魏松锋
  • 7篇于洋
  • 7篇郑向前
  • 4篇刘友忠
  • 3篇李亦工
  • 2篇林琳
  • 2篇赵翠
  • 1篇李小龙
  • 1篇赵敬柱
  • 1篇程文元
  • 1篇胡传祥
  • 1篇贾永胜
  • 1篇赵文川
  • 1篇张艳

传媒

  • 5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生物学特性分析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的临床生物学特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甲状腺颈部肿瘤科2011年1—10月所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PTC初治患者44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97例合并HT。结果PTC合并HT组女性发病比例、多灶病变发生比例高于单纯PTC组(P〈0.05)。两组在年龄、肿瘤直径、腺外侵犯、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C合并HT组术前血清FT3、FT4水平低于单纯PTC组,而TSH水平、甲状腺自身抗体Anti-TG和Anti-TPO水平高于单纯PTC组(P〈0.05)。对本组134例PTC患者癌灶进行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PTC合并HT组BRAF^V600E基因突变率为35.3%,单纯PTC组突变率为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TC合并HT中女性发病比例、多灶病变的发生比例高于单纯PTC;HT患者血清TSH水平升高可能与PTC的发生有关;PTC合并HT组BRAF^V600E基因突变率较单纯PTC组低。
刘友忠于洋赵翠夏婷婷赵静李小龙魏松锋赵敬柱程文元高明
关键词:乳头状桥本病促甲状腺素
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突变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检测BRAF^(V600E)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发生情况,分析BRAF^(V600E)突变与临床各病理参数以及与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HT)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关系。方法: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1年3月至2011年8月所收治的临床考虑甲状腺癌患者112例,术中取部分新鲜肿瘤组织,送基因诊断室检测BRAF^(V600E)突变情况,其中30例患者同时取部分正常甲状腺组织进行检测对照结果:112例患者病理结果显示110例为PTC,2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其中BRAF^(V600E)突变在110例PTC的突变率为62.7%,不存在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正常甲状腺组织。年龄≤30岁PTC患者8例,突变率为25.0%;30~60岁患者86例,突变率为62.8%;≥60岁患者16例,突变率为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BRAF^(V600E)突变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HT的PTC患者40例,突变率42.5%;未合并HT的PTC患者70例,突变率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PTC患者61例,突变率72.1%;未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PTC患者49例,突变率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PTC的BRA F^(V600E)突变率可能与种族差异有关。BRA F^(V600E)突变率可能与患者年龄构成比有一定的相关性。合并HT的PTC BRAF^(V600E)突变率低,而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PTC BRAF^(V600E)突变率高。
夏婷婷胡传祥赵静于洋郑向前魏松锋高明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突变BRAF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氏甲状腺炎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侧颈淋巴结转移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伴侧颈淋巴结(Ⅱ~Ⅴ区)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的临床生物学特性及预后,探讨侧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8月至2006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PTMC 286例,其中病理证实存在Ⅱ-Ⅴ区淋巴结转移者35例,并通过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男女比例为1:2.9,平均年龄45.7岁。18例(51.4%)患者以侧颈部肿物就诊。14例(40.0%)患者伴发桥本氏甲状腺炎。10例(28.6%)原发灶侵出甲状腺腺叶。多灶性(40.0%)及癌灶位于甲状腺上极的比例(54.3%)均高于同期不伴侧颈淋巴结转移的PTMC(P<0.05)。1例患者就诊时发现肺转移。侧颈淋巴结转移Ⅳ区最常见,其次为Ⅲ区、Ⅱ区,Ⅴ区最少见。11例患者Ⅵ区未见转移而侧颈出现淋巴结转移。随访发现1例患侧颈部淋巴结复发,2例对侧颈部出现淋巴结转移,1例肺转移,1例患侧颈部淋巴结复发且对侧甲状腺发现新发癌灶。结论:此类患者多数以颈部肿物就诊,因甲状腺原发灶隐匿,容易误诊。与同期不伴侧颈淋巴结转移PTMC者性别、年龄、伴发桥本氏甲状腺炎及腺外侵犯率差异不明显。多灶性及癌灶位于甲状腺上极可能是PTMC出现侧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此类患者复发率高,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案,并应加强随访力度。
夏婷婷赵静于洋郑向前魏松锋刘友忠高明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桥本氏甲状腺炎
解读美国甲状腺学会2011年关于妊娠期甲状腺肿瘤的诊治指南被引量:2
2012年
美国甲状腺学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ATA)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甲状腺疾病的规范化诊治工作,并先后于2006年、2009年及2011年在ATA的官方杂志《Thyroid》上出版了一系列关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指南及其修订版,指南遵循循证医学的科学理论,内容大多为对当今热点问题的讨论,具有相当高的权威性。
郑向前夏婷婷赵静刘友忠赵翠于洋高明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诊治指南妊娠期甲状腺疾病规范化诊治
甲状腺滤泡癌105例预后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 分析甲状腺滤泡癌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0-1990年间天津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05例甲状腺滤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5、10和15年生存率分别为85.3%、76.7%和72.9%.≥45岁及<45岁患者15年生存率分别为45.9%、89.8%.双侧腺叶及单侧腺叶发病患者15年生存率分别为50.0%、76.2%.有颈淋巴结转移及无颈淋巴结转移患者15年生存率分别为54.2%、79.2%.AJCC分期Ⅰ、Ⅱ、Ⅲ、Ⅳ期患者15年生存率分别为89.3%、70.0%、45.5%、35.3%.随访中11例发生远处器官转移,发生转移时间为术后1 ~33年,9例在发生转移后5年内死亡.17例发生局部复发,复发时间为术后3个月至34年,10例因复发死亡,占55.8%.结论 甲状腺滤泡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双侧甲状腺叶发病和颈部淋巴结转移与预后关系密切.早期诊治和密切随访是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术后生存的主要手段.
赵静夏婷婷贾永胜魏松锋赵文川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预后肿瘤分期
家族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生物学特征及治疗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分析家族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家族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共15个家系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随机抽取的同期散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9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15例(41.7%)家族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年龄≥45岁;12例(33.3%)双侧腺叶发病,20例(55.6%)多灶病变;27例(75.0%)伴颈部淋巴结转移;17例(47.2%)伴甲状腺良性结节。95例对照组中60例患者(63.2%)年龄≥45岁;12例(12.6%)双侧腺叶发病,21例(22.1%)多灶病变;51例(53.7%)伴颈部淋巴结转移;26例(27.4%)伴甲状腺良性结节。家族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22例,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14例;3例行单侧或双侧侧颈清扫及中央区颈清扫术,7例行单侧或双侧后侧颈清扫及中央区颈清扫术,6例行一侧后侧颈清扫及中央区颈清扫术+对侧中央区颈清扫术,20例行单侧或双侧中央区颈清扫术。结论家族性甲状腺乳头状癌较散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发病年龄小,多灶发病及双侧发病比例高,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的生物学特征。术前应详细询问家族史并评估病情,建议选择较为积极的治疗方式。
赵静于洋夏婷婷刘友忠魏松锋郑向前高明
关键词:乳头状淋巴转移颈淋巴结清扫术疾病遗传易感性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基因突变及临床生物学特性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不同病灶的BRAF^(v600E)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临床生物学特性。方法:对86例多灶性与282例单发病灶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对比,研究其临床生物学特征,并对病灶进行BRAF^(v600E)突变检测分析。结果:86例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单侧病灶12例,双侧病灶74例;颈部淋巴结转移51例(59.3%);合并微小癌者46例(53.5%);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者23例(26.7%);局部侵犯10例(11.6%);发生远处转移者1例(1.2%);10年生存率91.9%。41.9%的患者所有病灶均有BRAF^(v600E)突变,17.5%均不存在BRAF^(c600E)突变,至少有40.6%的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独立起源的。结论: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多发生于双侧甲状腺,合并微小癌及桥本氏甲状腺炎者较多,颈部淋巴结转移及局部侵犯也较多,但远处转移率及10年生存率与单发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比较无明显差异,BRAF^(600发E)突变可以间接预测不同病灶的起源问题,且有相当部分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不同病灶是独立起源的。
郑向前夏婷婷林琳张艳魏松锋李亦工于洋高明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突变
甲状腺未分化癌108例的治疗和预后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生物学特性、治疗方法、预后以及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肿瘤医院1981年1月—2009年4月收治的108例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108例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个月;1年生存率为40.3%,2年生存率为30.9%,5年生存率21.9%。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物最大径、远处转移、分期、白细胞数、放疗、原发灶切除加术后放疗、综合治疗是影响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为肿物最大径、分期、白细胞数、放疗。结论甲状腺未分化癌发病率低,恶性度高,对此类患者应积极行综合治疗尤其是原发灶切除加术后放疗,即使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放疗仍能延长其生存期。
夏婷婷郑向前赵静于洋魏松锋李亦工高明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预后
美国甲状腺学会2009年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解读被引量:11
2011年
美国甲状腺学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ATA)2006年出版了《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简称指南)。第一版《指南》出版发行的时候就承诺了要保持这份文件的与时俱进性。
郑向前林琳夏婷婷赵静李亦工魏松锋高明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甲状腺结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