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 作品数:58 被引量:451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ARS病毒分离与病原学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从浙江省首发的 3例临床诊断SARS患者样本中分离SARS病毒 ,并进行病毒核酸、免疫学检测和形态学观察。方法 采集 3例SARS患者发病期的含漱液 ,接种Vero、Vero -E6、RD、Hep -2、MK单层细胞 ,观察细胞病变、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抗原和RT -PCR法检测病毒核酸。抗原阳性的培养物作电镜形态学观察。结果 从 3例患者的 2份含漱液中分离到 2株SARS病毒 ,并发现Vero和RD两种细胞对SARS病毒敏感 ,在接种病毒后的 3天左右可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 ,两株病毒已在Vero和RD细胞上传代 5代 ;在电镜下观察到SARS病毒颗粒。结论 分离的 2株病毒确定为SARS冠状病毒 ,并能在Vero细胞上稳定传代 ;建立的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可用于SARS实验室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等。
- 李兰娟翁景清严菊英卢亦愚李敏红程苏云陆群英朱函坪葛琼史雯龚黎明汤鋆姚苹苹张严峻梅玲玲丁钢强徐芳吴南屏沃健儿姚军王志刚周敏朱智勇
- 关键词:SARS病毒病毒分离病原学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浙江省近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分析浙江省2009—2013年初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NA)序列进化特征。方法提取浙江省2009—2013年初29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组RNA,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NA基因,测序并拼接出ORF。以浙江省不同年份与地域15份代表性毒株NA序列和GenBank数据库中选取的22株2009—2012年国内外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序列,采用MEGA5.1软件对其进行序列比对并构建种系发生树。结果扩增并测序获得29株甲型N1N1流感病毒的NA基因ORF的全长序列,与国内外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序列比对后显示序列的同源性较高,浙江省毒株与北美早期甲型H1N1流感病毒典型代表株A/California/04/2009(H1N1)的同源性为98.20%-99.50%,其中采集于2012年末和2013年初的4份病毒NA与A/California/04/2009(H1N1)的同源性为98.63%~99.14%。在1株采集于2010年1月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NA的基因序列中发现可导致奥司他韦耐药的H275Y突变基因型。结论虽然浙江省后期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累积了更多的变异,但所有毒株之间基因同源性仍然较高,所有毒株的神经氨酸酶基因同源性达到98.20%及以上,序列分析结果证实1份毒株携带奥司他韦耐药基因型突变。
- 陈寅茅海燕周敏李榛严菊英张严峻卢亦愚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
- 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快速检测甲_1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核酸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建立特异、快速、敏感的TaqMan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用于检测甲1型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核酸。方法在甲1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对其进行筛选,同时对荧光定量RT-PCR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进行优化,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并对疑似流感患者含漱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对甲1型流感病毒的检测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对甲3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H5、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病毒、麻疹病毒及其它呼吸道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的灵敏度达0.1TCID50。采用该方法从临床疑似患者含漱液中对甲1型流感病毒核酸的检出,比采用狗肾传代细胞进行病毒分离更为敏感。从病毒核酸提取至检测完成仅需3h左右,操作简便,重复性好,且大大减少了常规RT-PCR检测产物的污染机会。结论新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是一种快速检测甲1型流感病毒的特异、敏感的方法,非常适合于疑似流感爆发疫情的应急诊断和鉴别诊断。
- 史雯卢亦愚严菊英冯燕李敏红周敏龚黎明葛琼
- 关键词: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TAQMAN探针临床标本
- 浙江省近几年甲_3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株HA_1基因特性分析被引量:10
- 2003年
- 为了研究近几年浙江省甲3 型流行性感冒 (流感 )流行株血凝素 (HA)基因的特性 ,阐明HA基因的变异与流感流行的关系。对浙江省 1998~ 2 0 0 2年流感流行期间分离的甲3 型代表性毒株 ,提取病毒核糖核酸 (RNA)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病毒HA1基因 ,纯化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 ,并用DNAMAN和BioEdit软件作分析处理。结果显示 :浙江省近几年流感流行期间分离到的甲3 型流感病毒中的 8株代表毒株 ,其在HA1区域的核苷酸长度均为 987bp ,由此推导的氨基酸数为 32 9个。A/浙江 / 2 5 / 98与当时世界卫生组织 (WHO)推荐的流感疫苗株A/武汉 / 35 9/ 95株在HA1区域的核苷酸同源性为 97 4 % ,氨基酸同源性仅为 94 8% ;HA1区的抗原性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异。A/浙江 / 11/ 0 2株与同期WHO推荐的流感疫苗株A/莫斯科 / 10 / 99相比 ,两者的氨基酸同源性仅为 96 1% ;且氨基酸的改变发生在抗原决定簇A区和B区的有 4个位点 ,与 1998年的流行株A/浙江 / 2 5 / 98的氨基酸同源性也只有 96 1%。说明A/浙江 / 11/ 0 2株与A/莫斯科 / 10 / 99和A/浙江 / 2 5 / 98株相比 ,其HA1区的抗原性也发生了变化 ,在基因进化树上远离A/莫斯科 / 10 / 99株和A/浙江 / 2 5 / 98株。表明由于甲3
- 严菊英卢亦愚周敏史雯
- 关键词:HA1基因基因变异
- 2008-2012年浙江省流行性感冒监测分析被引量:66
- 2012年
- 目的通过分析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流感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浙江省2008-2012年流感监测年度的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病原学监测结果及暴发疫情信息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08年4月至2012年3月浙江省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平均ILI就诊百分比(ILI%)为4.00%,病例以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为主。各个监测年度的实验室检测阳性率高峰基本上与ILI%高峰相一致。暴发疫情多发生在学校和幼托机构。结论浙江省流感流行的季节性特征较为明显。在甲型流感大流行后,浙江省流感的流行特征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 余昭方琼姗周敏李连红王玮柴程良
- 关键词:流感
- 甲_3型流行性感冒病毒环介导逆转录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建立适用甲3型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的环介导逆转录等温扩增(RT-LAMP)方法,为基层实验室流感快速诊断服务。方法对甲3型流感病毒设计两对环介导特异性引物与一个环引物,采用环介导RT-LAMP技术对甲3型流感病毒核酸进行等温扩增,并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结果采用RT-LAMP技术检测甲3型流感病毒核酸,敏感度可达0.01TCID50/反应,与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敏感度相一致,且对H1和H5亚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副流感病毒与腺病毒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采用该方法检测58份临床样本,病毒分离的阳性率为37.9%,而荧光定量RT-PCR与RT-LAMP的阳性率分别为53.45%和51.72%,敏感度明显高于通常的细胞病毒分离。结论甲3型流感病毒环介导RT-LAMP检测方法,不仅快速特异、敏感性强,而且简便价廉,适于基层实验室使用。
- 姜晓慧陈寅卢亦愚严菊英冯燕徐昌平李榛周敏李敏红
- 关键词: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浙江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分析浙江省2009-2011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HA)序列进化特征。方法提取浙江省2009-2011年8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组RNA,RT-PCR扩增血凝素基因,测序并拼接出ORF;从GenBank数据库下载2009-2012年国内外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序列,选择20株作为代表进行分析。采用MEGA软件对其进行种系发生树的构建。结果扩增并测序获得8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1 701bp的HA基因ORF,与国内外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序列比对后发现所有序列的同源性均较高,2009年和2010年浙江省3株病毒HA与北美早期毒株A/California/04/2009(H1N1)同源性达到99.4%~99.5%,2011年浙江省5株病毒HA与A/California/04/2009(H1N1)同源性为98.5%~99.1%。在1株来自重症患者的毒株中发现了D222G突变。结论与早期毒株相比,虽然浙江省2011年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累积了更多的变异,但所有毒株的同源性达到98.5%以上。血凝素中D222G突变可能与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相关。
- 李敏红周敏茅海燕张严峻卢亦愚陈寅
- 关键词:血凝素
- 浙江省2004~2007年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中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分析被引量:16
- 2008年
- 目的:对浙江省2004~200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PEV)进行监测结果分析。方法:按照WHO规定的方法,用RDa和L2OB细胞对AFP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到的NPEV毒株进行型别鉴定。结果:4年共分离到44株NPEV,分别为柯萨奇A组病毒1株(COXA4),埃可病毒(ECHO)28株,不能定型15株。结论:浙江省2004年~2007年分离到的NPEV中主要为ECHO病毒,未分离到COXB组株病毒,且NPEV感染有明显的夏秋季高峰,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儿童。
- 葛琼龚黎明严菊英史雯周敏卢亦愚
-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型别
- 甲型H_1N_1流感疫苗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了解学生大规模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为探索甲型H1N1流感免疫策略和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对344名中学生在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前及接种后1个月采集血清标本,进行抗体水平的检测。并收集中学生在接种疫苗前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史、流感样症状等有关流行病学信息,评价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 344名中学生在免前H1N1流感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6.97(95%CI:1∶14.49~1∶19.86),抗体阳性率为36.50%(95%CI:31.35%~41.89%);免后GMT为1∶167.41(95%CI:1∶145.08~1∶193.18),阳性率为89.91%(95%CI:86.19%~92.91%),阳转率为72.54%(95%CI:67.76%~77.32%),均明显高于免前。接种疫苗前3个月的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史、流感样症状史等因素分组后,各组间免疫学效果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免疫成功率70%以上,符合欧盟和美国FDA的有关规定,免疫效果良好。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史、流感症状史等对疫苗的免疫学保护效果无明显影响。
- 陈恩富姚凤燕周建红张严峻何寒青周敏赵艳荣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疫苗免疫效果影响因素
- 浙江省1998-2005年甲3亚型流感病毒株HA1区和NA区基因特性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分析近几年浙江省甲3亚型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株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特性、变异与流感流行的关系。方法选择浙江省1998—2005年流感流行期间分离的甲3亚型代表株25株,提取病毒RNA,扩增HA1和NA基因,进行序列测定,用BioEdit软件分析处理。结果浙江省近几年甲3亚型流感流行株在HA1区的核苷酸长度均为987 bp,编码329个氨基酸;在NA区的核苷酸长度为1362 bp,编码454个氨基酸。1998—2005年甲3亚型流感病毒HA1区与NA区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90.9%~99.3%与95.2%~99.5%之间,HA1区的变异较NA区更大。这8年间在HA1区共发生了30个氨基酸的替代,其中14个氨基酸位点涉及HA1区的4个抗原决定簇;NA区发生了21个氨基酸替代,其中5个氨基酸位点涉及NA区的3个抗原决定簇。在1998与2002年无论是HA1区还是NA区,均产生了较大的变异,在氨基酸进化树上也形成了独立的分支。近年的甲3亚型毒株HA1区有11个糖基化位点,较早期毒株A/Aichi/2/68增加了5个,仅1998年至今的8年中就增加了3个。结论浙江省1998与2002年的二次较大规模的甲3亚型流感流行均与病毒的抗原性漂移有关。
- 卢亦愚严菊英茅海燕冯燕徐昌平周敏余蓓蓓
-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病毒甲3亚型基因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