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静华

作品数:34 被引量:190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关节炎
  • 14篇系统性红斑
  • 14篇系统性红斑狼...
  • 14篇狼疮
  • 14篇红斑
  • 14篇红斑狼疮
  • 13篇细胞
  • 12篇类风湿
  • 12篇风湿
  • 11篇系统性红斑狼...
  • 11篇类风湿关节炎
  • 11篇红斑狼疮患者
  • 11篇风湿关节炎
  • 8篇外周
  • 8篇外周血
  • 5篇类风湿关节炎...
  • 5篇白细胞介素
  • 4篇调节性
  • 4篇节性
  • 4篇甲氨蝶呤

机构

  • 28篇广州市第一人...
  • 7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34篇叶静华
  • 32篇林小军
  • 31篇蔡小燕
  • 25篇唐莼
  • 25篇何志翔
  • 23篇李伟念
  • 14篇李芳菲
  • 10篇余纳
  • 6篇许艳丽
  • 4篇李欣颖
  • 3篇罗敏
  • 2篇秦曙光
  • 2篇傅君舟
  • 2篇张荣伟
  • 1篇李昀
  • 1篇马穗红
  • 1篇谢韫诗
  • 1篇杨岫岩
  • 1篇莫小恩
  • 1篇陈盛强

传媒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骨质疏松...
  • 3篇广州医药
  • 3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华生物医学...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医药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h17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研究背景: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弥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外周关节引起滑膜炎症,进而导致不可逆的关节破坏。迄今为止,大多数观点认为细胞免疫及其众多的细胞因子参与炎症的发生、发展,继而导致关节软骨及骨...
叶静华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TH17细胞白介素-17发病机制基因表达
文献传递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慢性痛风患者髌腱硬度评估中的初步研究
2021年
目的:利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探讨慢性痛风对髌腱硬度的影响。方法:对26例慢性痛风患者52个髌腱及26例非痛风对照组的52个髌腱进行常规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常规超声获取髌腱厚度、内部血流分布,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每根髌腱5次获得剪切波速度及剪切模量,统计分析痛风患者及对照组的差异。结果:慢性痛风患者及非痛风对照组髌腱厚度无统计学差异。剪切波弹性成像显示慢性痛风患者髌腱硬度低于非痛风者,剪切波速度及剪切模量低于对照组。结论:慢性痛风患者髌腱硬度降低,剪切波速度及剪切模量较非痛风对照组降低,慢性痛风对髌腱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位红芹叶静华马穗红付伸伸
关键词:髌腱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细胞活化状态检测及意义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细胞(monocyte-derived dendritic cells,MDDCs)活化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 SLE患者35例(SLE组)和体检健康者16例(对照组),2组分别抽取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体外培育MDDCs。2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未成熟MDDCs表面CD86表达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MDDCs细胞因子浓度。结果 SLE组未成熟MDDC数量((0.026±0.100)×106/mL)与对照组((0.043±0.010)×106/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未成熟MDDCs表面CD86表达率(87.2%)明显高于对照组(42.8%)(P<0.05);SLE组未成熟MDDCs分泌的白细胞介素-10水平((200.7±81.5)ng/L)高于对照组((101.2±20.5)ng/L),白细胞介素-6水平((122.9±11.5)ng/L)与对照组((121.8±9.3)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未成熟MDDCs百分比与SLE疾病活动度评分(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评分呈负相关(r=-0.340,P=0.031),MDDC浓度与血清补体C3水平呈负相关(r=-0.510,P=0.018),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r=-0.350,P=0.041);SLE组CD86表达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530,P=0.002),与血清补体水平C3水平(r=0.260,P=0.082)、抗双链DNA(r=0.190,P=0.061)、C反应蛋白水平(r=0.310,P=0.090)和血沉(r=0.200,P=0.098)均无相关性。结论 SLE患者未成熟MDDCs可能存在自发活化状态,即使无活化信号存在亦能有效递呈抗原,有效协同刺激T细胞,导致患者外周免疫耐受被打破。
林小军蔡小燕叶静华李芳菲唐莼李伟念何志翔李欣颖卢勤燕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树突细胞CD86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未成熟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诱导调节性T细胞分化的体外实验研究
2015年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未成熟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MDDC)在体外诱导CD4+调节性T细胞(Treg)向人叉头框蛋白P3(FOXP3)+CD4+ CD25+ Treg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 抽取SLE患者(SLE组)及健康人群(对照组)的外周血,于体外分离培养未成熟MDDC;将未成熟MDDC与CD4+ T细胞共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FOXP3+ CD4+ CD25+ Treg细胞的比例.结果 SLE组外周血CD4+ T细胞中FOXP3+CD4+CD25+ 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2.83±0.30)%比(5.38±0.63)%](P<0.05);CD4+ T细胞与未成熟MDDC共育后,SLE组FOXP3+ 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为(3.28±0.27)%,与共育前比较无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FOXP3 +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为(8.12±0.70)%,较共育前明显增加(P<0.0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未成熟MDDC诱导自体CD4+ Treg细胞向FOXP3 +CD4+ CD25+ Treg细胞分化能力缺陷。
林小军蔡小燕叶静华李芳菲唐莼李伟念何志翔李欣颖卢勤燕
白细胞介素35+调节性B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35^+调节性B细胞(IL-35^+Bregs)的表达,并探讨其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本院风湿免疫科的SLE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按SLE活动指数(SLEDAI)分为活动期SLE组(n=30)和稳定期SLE组(n=20)。以同期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IL-35^+CD19^+Bregs和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IL-35水平。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活动期SLE组、稳定期SLE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IL-35^+CD19^+Bregs表达分别为(1.43±0.67)%、(2.27±0.68)%、(4.24±1.1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活动期SLE组、稳定期SLE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FOXP3^+ Tregs表达分别为(2.26 ±0.49)%、(3.82 ±0.94)%、(5.77±1.09)%,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活动期SLE组、稳定期SLE组外周血IL-35^+CD19^+Bregs和CD4^+CD25^+FOXP3^+Tregs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活动期SLE组均低于稳定期SLE组。活动期SLE组、稳定期SLE组和正常对照组细胞培养上清液IL-35水平分别为(5.48±1.68)pg/ml、(7.74±1.26)pg/ml、(11.96±1.67)pg/m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活动期SLE组细胞培养上清液IL-35水平低于稳定期SLE组和正常对照组。SLE患者外周血IL-35^+CD19^+Bregs表达与CD4^+CD25^+FOXP3^+Tregs表达呈正相关(r=0.813,P〈0.01),SLE患者外周血IL-35^+CD19^+Bregs表达、CD4^+CD25^+FOXP3^+Tregs表达与细胞培养上清液IL-35水平均呈正相关(r=0.862、0.811,均P〈0.01)。结论 IL-35^+Bregs可能通过分泌IL-35参与了SLE的发病。
张荣伟蔡小燕林小军唐莼叶静华李伟念何志翔李芳菲许艳丽
关键词: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
类风湿关节炎五种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诊断意义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分析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抗核周因子抗体(APF)、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抗RA33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在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RA组63例,非RA组67例,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相关实验指标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抗CCP抗体、APF、AFA、抗RA33抗体、RF在RA诊断中的敏感度为87.3%、55.6%、38.1%、27.0%、69.8%;特异度为91.0%、92.5%、94.0%、91.0%、79.1%;联合检测五个指标,出现其中一种抗体阳性者63例(100%),两种阳性者54例(85.7%),三种阳性者34例(54.0%),四种阳性者18例(28.6%),五种检测均阳性者6例(9.5%)。在非RA中,无四种以上抗体检测阳性者。抗CCP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在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DAS28评分、RF滴度,骨侵蚀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联合检测多种血清学指标,有助于RA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抗CCP抗体与RA的骨侵蚀和病情活动度有关。
何志翔蔡小燕林小军唐莼叶静华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抗RA33抗体
白细胞介素-6启动子DNA甲基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6启动子DNA甲基化状态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1例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内科住院的活动期SLE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查全血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6启动子DNA甲基化状态,用qRT-PCR方法检测IL-6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IL-6启动子DNA甲基化状态与SLE患者实验室参数和脏器损害的关系。结果(1)IL-6mRNA在SLE患者外周血及PBMC中的表达均增加,SLE患者外周血中IL-6的表达是对照组外周血IL-6表达的(1.63±0.69)倍,SLE患者PBMC中IL-6的表达是对照组PBMC中IL-6表达的(1.66±0.71)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32例(78%)SLE患者外周血中IL-6基因发生低甲基化,较正常对照样本中6例(30%)DNA低甲基化发生率高(P〈0.05),外周血中IL-6基因甲基化状态与该患者PBMC中甲基化状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SLE患者外周血IL-6基因DNA甲基化状态与补体C3、C4的降低相关(P〈0.05);(4)SLE患者外周血IL-6基因DNA低甲基化状态与肾脏损害相关(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中IL-6启动子DNA呈低甲基化状态,且与补体C3、C4的降低及肾脏损害相关,提示IL-6启动子DNA低甲基化可能参与SLE的发病。
蔡小燕陆宇唐莼林小军叶静华李伟念何志翔李芳菲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DNA甲基化白细胞介素-6外周血
泌乳素促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6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泌乳素(PRL)水平与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以及PRL促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的机制。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3月至9月40例初治RA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血清PRL水平,ELISA检测IL-6水平,RT-q PCR检测泌乳素受体(PRLR)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MAPK通路相关蛋白p-p38的蛋白水平。结果:RA患者血清PRL水平明显升高(P<0.01),活动期RA患者PRL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期RA患者(P<0.01)。PRL水平与DAS28评分、ESR和CRP呈正相关(P<0.01)。RA患者PBMCs中PRLR水平明显升高(P<0.01)。PRL可诱导PBMCs分泌IL-6,siRNA沉默PRLR或采用MAPK通路抑制剂可抑制IL-6的产生。结论:RA患者血清PRL升高与DAS28评分、ESR和CRP呈正相关,PRL可作为预测RA严重程度的指标。PRL通过与PRLR相互作用,激活p38 MAPK通路,从而促进IL-6分泌。
唐莼李昀林小军叶静华李伟念何志翔李芳菲蔡小燕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泌乳素白细胞介素-6P38
检测肾小球源性和肾小管源性蛋白尿诊断类风湿关节炎肾损害
2009年
目的:通过检测尿中肾小球源性及肾小管源性蛋白尿了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肾脏损害情况。方法: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4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晨尿微量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α1-微球蛋白和β2-微球蛋白,并与46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对照。结果:55%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尿微量蛋白阳性,肾小管源性蛋白尿较肾小球源性蛋白尿更多见。对照组有15%患者出现轻度蛋白尿,且有明确的肾损害因素。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肾损害较常见,联合检测多种尿微量蛋白有利于早期诊断。
林小军蔡小燕叶静华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蛋白尿尿微量白蛋白肾损害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期间病情进展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情控制差异对妊娠期间病情变化及母婴结局的影响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15年10月我院住院和门诊118例SLE合并妊娠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SLE病情是否处于缓解期分为A组(选择性妊娠,72例)和B组(非选择性妊娠,46例),了解两组患者妊娠期间病情变化及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①B组新发系统损害中血液损害16例、肾脏损害19例、皮疹10例、关节炎10例、浆膜炎12例,A组分别为10、14、6、4、4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33,P=0.008;X2=6.658,P=0.010;X2=4.304,P=0.038;X2=7.030,P=0.008;X2=10.095,P=0.001);②B组28例(74%)出现病情恶化,而A组有12例(17%),B组病情恶化率明显高于A组(X2=34.944,P=0.000),病情恶化的危险因素有妊娠前低补体血症、24h尿蛋白定量〉0.5g、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以及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③B组出现妊娠期高血压7例、子痫前期10例、感染例次总和11例次,A组分别为2例、6例、4例次,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26,P=0.033;X2=4.304,P=0.038;X2=8.525,P=0.004);④B组治疗性引产14例、死胎7例、胎儿丢失总和27例,A组分别为2、0、4例,B组比例均高于A组(X2=18.317,P=0.000;X2=9.080,P=0.003;X2=40.920,P=0.000),胎儿丢失的危险因素有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妊娠前24h尿蛋白定量〉0.5g、妊娠前SLEDAI评分、妊娠过程中肾功能异常;⑤全部SLE患者共成功分娩87例(74%),其中B组19例(41%)、A组68例(94%),B组出现早产15例、低体重儿13例、黄疸5例、轻度窒息5例,A组分别为24、18、4、2例,B组均高于A组(X2=11.442,P=0.001;X2=11.395,P=0.001;X2=4.664,P=0.031;X2=8.035,P=0.005)。结论SLE患者妊娠前病情控制�
李伟念蔡小燕林小军唐莼叶静华何志翔李芳菲
关键词:疾病恶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