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小燕

作品数:91 被引量:482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2篇狼疮
  • 36篇红斑
  • 35篇系统性红斑
  • 35篇红斑狼疮
  • 34篇系统性红斑狼...
  • 24篇系统性红斑狼...
  • 24篇细胞
  • 24篇红斑狼疮患者
  • 22篇关节炎
  • 15篇风湿
  • 14篇类风湿
  • 14篇类风湿关节炎
  • 14篇风湿关节炎
  • 12篇外周
  • 12篇外周血
  • 10篇淋巴
  • 9篇淋巴细胞
  • 8篇甲氨蝶呤
  • 7篇血清
  • 7篇肾炎

机构

  • 80篇广州市第一人...
  • 11篇广州医科大学
  • 9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北京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宁市第一人...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市骨科医...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佛山市...

作者

  • 86篇蔡小燕
  • 55篇林小军
  • 32篇叶静华
  • 27篇何志翔
  • 27篇李伟念
  • 24篇唐莼
  • 17篇余纳
  • 15篇李芳菲
  • 14篇许艳丽
  • 13篇关明媚
  • 13篇傅君舟
  • 12篇李翠贞
  • 10篇秦曙光
  • 7篇毛平
  • 7篇杨岫岩
  • 6篇李剑文
  • 5篇郑学毅
  • 4篇罗敏
  • 4篇李欣颖
  • 3篇陈蕃

传媒

  • 9篇广东医学
  • 8篇广州医药
  • 6篇中华医学杂志
  • 6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中华风湿病学...
  • 3篇中国骨质疏松...
  • 3篇中国药物与临...
  • 3篇中华全科医师...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新医学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检验...
  • 2篇岭南急诊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华生物医学...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2篇第十届全国风...
  • 2篇中华医学会全...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保健与生活

年份

  • 6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8篇2003
  • 1篇2002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缓解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h17检测的意义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hl7表达的水平对早期发现缓解期患者关节侵蚀的意义。方法选择无关节破坏的活动性RA患者41例,分别在基线及系统治疗24个月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l7表达,同步用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A水平,并与患者的病情活动性评价指标(DAS28)进行相关性分析。设30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系统治疗24个月时,将所有患者根据Sharp/vanderHeijde评分(SHS)分为关节侵蚀组(P组,10例)(SHS〉0.5)和无关节侵蚀组(NP组,26例)(SHS≤0.5),比较两者外周血Thl7及IL-17A水平。结果活动期RA患者的Thl7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63±0.45)%比(0.91±0.26)%,P〈0.01],Th17表达水平与DAS28评分呈正相关(r=0.87,P〈0.01);RA患者IL-17A水平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5104-280)ng/L比(320±31)ng/L,P〈0.05]。进入观察终点的36例患者系统治疗24个月时按DAS28缓解标准均已达到临床缓解(DAS28〈2.6),P组的Th17表达高于NP组,两组的外周血IL-17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RA患者在达到临床缓解后仍可持续出现结构破坏,外周血Th17高水平对缓解期患者的关节侵蚀有提示意义。
林小军蔡小燕叶静华唐莼李伟念何志翔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破坏TH17细胞流式细胞术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损害与血清脂蛋白(a)水平相关性分析
林小军蔡小燕
不同HBV感染状态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的肝脏安全性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HBV感染状态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使用甲氨蝶呤(MTX)联合艾拉莫德(IGU)治疗的肝脏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活动期RA患者,使用MTX联合IGU治疗,疼痛明显者加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或小剂量激素,HBsAg阳性者均建议预防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检测基线、12周、24周的活动指标,肝功能及HBV-DNA载量等指标。结果:共47例患者完成24周随访并纳入统计,根据HBV感染状态分为HBV携带组(n=8)、既往HBV感染组(n=21)、无HBV感染组(n=18)。3组治疗后第12、24周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水平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共4例(8.5%)出现转氨酶升高1~3倍;HBV携带组2例患者拒绝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分别于第12、24周出现HBV再激活。结论:MTX联合IGU治疗活动期RA患者存在一定肝损害风险,可引起转氨酶轻度升高,治疗前应常规进行HBV感染的血清学检查,及时发现HBV感染患者并于治疗前接受预防性抗病毒治疗以减少HBV再激活的发生。
李艳华蔡小燕
关键词:甲氨蝶呤艾拉莫德类风湿关节炎乙型肝炎病毒
黄芪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和丹参注射液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两者均使用激素标准疗程和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治疗组加黄芪和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双嘧达莫(商品名:潘生丁)和维生素...
关明媚傅君舟郭群英蔡小燕
文献传递
以关节和肌肉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布氏杆菌病五例报告被引量:1
2010年
例1男,20岁,无业人员,因“发热1月,关节痛3周”于2006年6月5日入院。呈波状热,伴有脾大。肝功能正常;血常规:WBC:11.98×10^9/L,N:63.7%;ESR:55mm/h。血培养:布鲁杆菌。予强力霉素加利福平治疗3d热退。
唐莼蔡小燕林小军余纳叶静华李伟念何志翔
关键词:病例报告
氨基葡萄糖联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63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采用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联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两组均6周1疗程,治疗前后测量并对比两组Lequesne指数,计算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氨基葡萄糖联合正清风痛宁组Lequesne指数的改善百分率、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双氯芬酸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唐莼蔡小燕林小军余纳叶静华李伟念何志翔
关键词:氨基葡萄糖正清风痛宁膝骨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并胰岛素抵抗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2021年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痛风合并胰岛素抵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01月0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肾脏风湿免疫科住院的原发性痛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胰岛素水平分为胰岛素抵抗组、非胰岛素抵抗组。结果:2组间男性比例、年龄、病程、VAS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岛素抵抗组比非胰岛素抵抗组体质指数、甘油三酯水平更高,ApoA1/ApoB比值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痛风患者体质指数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ApoA1/ApoB比值呈负相关。结论:高体质指数、ApoA1/ApoB比值下降的痛风患者应积极防治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李艳华蔡小燕
关键词:痛风胰岛素抵抗
骨关节炎患者用药治疗现状的全国多中心大样本现场调查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目的:评估骨关节炎在我国患病及用药现况,并进行疾病评估。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研究方法,对2017年4—10月全国40家医院1 066例骨关节炎患者的一般资料、患病情况、用药情况以及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数据采用SPSS 19. 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 066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3. 6,平均年龄(61. 9±11. 0)岁,年龄分布于36~94岁。膝骨关节炎、髋骨关节炎、手骨关节炎患病人数分别是873例(81. 9%)、150例(14. 1%)、387例(36. 3%),其中合并两个部位的患者242例(22. 7%),3个部位均受累关节炎患者为51例(4. 8%)。56. 6%(603/1 066)患者应用过1种及以上非甾体抗炎药,28. 9%(308/1 066)患者应用1种及以上止痛药物。61. 2%(652/1 066)应用1种及以上改善病情骨关节炎药,包括氨基葡萄糖(400/1 066,37. 5%)、硫酸软骨素(21/1 066,2. 0%)、双醋瑞因(63/1 066,5. 9%)或联合应用2种以上改善病情骨关节炎药(168/1 066,15. 8%)。92例(8. 6%)患者应用止痛药控制症状,未进一步使用抗炎及保护关节药物。232例(21. 8%)患者应用关节腔穿刺注射药物,应用玻璃酸钠或糖皮质激素分别为98例(9. 2%)和48例(4. 5%),而将二者联合应用达86例(8. 1%)。应用局部外用药物患者占26. 5%(283/1 066),理疗占15. 8%(168/1 066)。与膝关节受累患者相比,髋关节受累患者的病情明显更加严重,两组患者按照美国西部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评估疼痛(Z=-7. 625,P <0. 001)、僵硬感(Z=-6. 229,P <0. 001)、关节功能(Z=-6. 777,P <0. 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髋骨关节炎患者更多应用止痛药物(χ2=24. 838,P <0. 001)。结论:我国骨关节炎患者以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及改善病情骨关节炎药为主要治疗方式,但存在药物使用不规范情况;与膝骨关节炎相比,髋
张晓盈彭嘉婧刘传慧蔡小燕张江林梅轶芳靳洪涛王晓非磨红栗占国
关键词:骨关节炎治疗药物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及其受体BAFF—R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及其受体BAFF—R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90例SLE患者PBMCs中Blys及其受体BAFF—R的表达,并与45例健康志愿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Blys及BAFF—R的表达与SLE病情活动、其他实验指标及自身抗体的关系。结果①SLE患者PBMCs中Blys及BAFF-R的表达百分率比健康对照组高(均P〈0.001)。其中,活动期和稳定期SLE患者Blys和BAFF—R的表达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或0.01);活动期和稳定期比较,Blys的表达较高(P〈0.05),而BAFF—R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②SLE患者PBMCs中Blys的表达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呈正相关(r=0.728,P〈0.001),与免疫球蛋白IgG、IgM呈正相关(r=0.691,P〈0.001和r=0.453,P〈0.01),与补体C3、C4呈负相关(r=-0.510,P〈0.001和r=-0.312,P〈0.05)。⑧抗dsDNA抗体(+)组患者PBMCs中Blys的表达较dsDNA抗体(-)组高(P〈0.01)。C1q抗体(+)组患者PBMcs中的表达也较C1q抗体(-)组高(P〈0.01)。结论Blys及BAFF-R在SL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率升高。Blys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的活动,并与自身抗体的产生相关。Blys及其特异性受体BAFF-R可能参与SLE的发病。
何志翔蔡小燕林小军许艳丽唐莼叶静华秦曙光傅君舟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关节炎的鉴别诊断思路被引量:2
2017年
关节疼痛在临床上非常常见,疾病种类繁多,不同关节炎的治疗和预后大不相同.如何进行鉴别诊断,对于全科医生来说非常重要.本文就是否伴随晨僵、发病年龄、性别、症状、受累关节部位、关节肿胀数目、持续时间、影像学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等多个方面对关节炎的鉴别诊断进行一些阐述,以提高全科医生对关节炎的鉴别能力.
蔡小燕杨岫岩
关键词:关节炎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