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水华 作品数:178 被引量:841 H指数:15 供职机构: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机械工程 更多>>
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疗程结束时空洞或结核球内细菌学分析 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对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病例短程化疗结束后痰菌阴转,但肺内仍存在结核球或空洞病灶的病例,经皮肺穿刺取材进行细菌学检查,评价短程化疗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04年5月,选择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83例,患者均经过常规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短程化疗,疗程末痰涂片及痰培养均为阴性,但肺部X线表现仍存在空洞或结核球,在疗程结束后1个月内,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空洞壁或空洞内容物或结核球取材,进行细菌学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活检组织均进行涂片及培养检查,痰菌阴转病例中仅75例(90.4%)获得的组织标本阴性结果,8例(9.6%)获得阳性结果(其中3例为涂片阳性、培养阳性;5例为涂片阴性、培养阳性)。药敏试验结果1例对异烟肼、利福平耐药,其余7例为敏感菌株。24个月的随访结果有6例痰菌阳转。结论初治痰菌阳性空洞、结核球肺结核病例的短程化疗后,组织标本细菌学检查阳性结果的8例病例中在2年内有6例出现痰细菌学复发,提示目前普遍采用的肺结核疗效判断标准(痰菌阴转)值得商榷。 卢水华 王婷萍 吕伟 杜荣辉 王汉香 汪自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合并结核病患者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 回顾性调查HIV合并结核病(TB)双重感染(HIV-TB)死亡病例的临床特征,探索导致HIV-TB双重感染病例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4年11月至2009年5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住院期间死亡的53例HIV-TB双重感染患者(死亡组),同时选择同期住院期间存活的79例HIV-TB双重感染患者(存活组),对两组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特点、放射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对照研究.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索与HIV-TB双重感染患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HIV-TB双重感染病例共459例,死亡53例,病死率为11.5%,入院1周内死亡25例,占47.2%,死于肺结核34例,占64.2%.死亡组患者中体质量≤50 kg者较存活组多见(χ^2=7.50),痰标本抗酸杆菌涂片阳性率和结核菌培养阳性率(χ^2=4.04、14.27),耐药结核病(χ^2=9.00),耐多药结核病(χ^2=6.39),肺外结核发生率(χ^2=6.99),复治结核病(χ^2=5.92),抗结核治疗不规范(χ^2=12.07),肺部病灶广泛者(病灶>50%肺野,χ^2=20.21),合并真菌感染、呼吸衰竭、肺外脏器功能受损者(χ^2=3.46、4.27、3.46),HIV感染>5年(χ^2=7.19)、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AART)不规范(χ^2=5.16);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10^6/L者(x=12.99)均高于存活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抗结核治疗不规范、肺部病灶广泛、耐多药结核病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10^6/L是HIV-TB主要的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HIV-TB双重感染死亡病例病情呈现复杂性、多样性,抗结核治疗不规范、肺部病灶广泛、耐多药结核病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10^6/L是导致HIV-TB双重感染患者死亡主要的相关危险因素. 卢水华 卢洪洲 黄绍萍 沈勇 沈银忠 肖和平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CD4淋巴细胞计数 抗结核药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卡介苗反应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评价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在治疗卡介苗反应性淋巴结炎的临床效果,为治疗卡介苗反应性淋巴结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搜集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住院卡介苗反应性淋巴结炎患儿74例。根据患儿家属的治疗意愿,25例患儿口服异烟肼、利福平抗结核药物治疗(抗结核治疗组),44例患儿接受微卡治疗(微卡组),5例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患儿口服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抗结核+微卡治疗。比较抗结核治疗组和微卡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应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抗结核治疗组100.0%(25/25)患儿淋巴结肿大均逐渐消退,微卡组95.5%(42/44)淋巴结肿大逐渐消退,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70,P〉0.05)。抗结核药物治疗组16.0%(4/25)的出现肝功能损伤,微卡组无患儿出现肝功能损伤,两组肝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73,P〈0.05)。结论采用微卡治疗卡介苗反应性淋巴结炎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可减少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 夏露 卢水华 李锋关键词:抗结核药 分枝杆菌 淋巴结核 HIV阳性与HIV阴性结核病死亡病例的对照研究 目的通过回顾性对照研究探索结核病(TB)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TB/HIV)死亡病例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9年12月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住院的TB/HIV双重感染的死... 卢水华 沈勇 张仁芳 朱召芹关键词:结核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文献传递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发生HBsAg转阴的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发生HBsAg转阴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特点,探索影响HBsAg转阴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4年时间我院所有确诊的经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61例,建立病史资料库,并按人口学特征、患病情况、实验室指标、病毒学指标、免疫状态及相关影响因素等多项指标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61例经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sAg转阴患者5例,56例未发现HBsAg转阴。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病毒基因型、年龄、病程、HBV DNA水平成为最有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结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的抗病毒治疗能够使HBsAg转阴;治疗前根据相关因素进行疗效评估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黄绍萍 卢水华 王介非 程计林 赵玉洁 史佩炯 马学东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 基因型 HBSAG HBV 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 被引量:21 2014年 不同国家、地区报道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DILI)发生率不同,不同抗结核药物引起DILI的概率也不相同。在我国吡嗪酰胺与利福平是最常见的导致DILI的药物。DILI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和年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并发症等。抗结核药物发生DILI的主要机制包括中毒性肝损害和变态反应性肝损害。发生DILI后需密切观察,可给予停药,充分的休息,积极保肝治疗,大部分患者可逐渐恢复。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酌情选择抗结核方案。预防性保肝治疗目前正在研究中。抗结核过程中应当关注导致患者的肝功能指标,避免导致肝损伤的其他因素,更全面地保护肝脏。 李锋 卢水华关键词:结核 药物性肝损伤 糖尿病与耐药肺结核的关系 被引量:18 2017年 随着糖尿病和肺结核两大疾病发病率的升高,糖尿病并发耐药肺结核的患者越来越多,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XDR-TB)的暴发对全球结核病的控制提出严峻挑战。作者主要从糖尿病对耐药肺结核的发病率、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预后转归的影响,以及耐药肺结核对糖尿病的影响、作用机制等方面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合理治疗糖尿病并发结核病提供理论依据,以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 宋瑞娟 夏露 卢水华关键词:糖尿病 因果律 从循证医学角度看曲霉菌病诊治策略的改变——2016年美国感染病学会新版《曲霉菌病诊治指南》解读 被引量:6 2017年 曲霉菌感染是一种免疫相关性疾病,包括3种主要形式,即:侵袭性曲霉菌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慢性曲霉菌病、过敏性曲霉菌病。IA对于免疫不健全状态的人群可能致命,故尽早干预IA是临床共识。2016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IDsA)对2008年版《曲霉菌病诊治指南》进行了更新,笔者现对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总结和评论。 刘旭晖 卢水华关键词:曲霉菌病 循证医学 科主任在医疗质量零缺陷管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009年 医疗质量零缺陷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减少医疗缺陷,最大限度地保障医疗安全。重点阐述了"零缺陷"管理在监控和处理医疗缺陷上的作用,分析了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今后的工作设想。 卢水华关键词:零缺陷管理 肺外结核感染的快速分子检测和菌株分型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应用结核分枝杆菌rRNA直接检测(MTD)和多位点PCR菌株分型方法,检测肺外结核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评价其在肺外结核感染的快速检测和菌株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47例儿童肺外结核、75例成人肺外结核以及48例非结核病患者的脑脊髓液、穿刺液等标本。用涂片法、L-J固体培养法、MGIT960液体培养法和MTD法进行平行检测,对培养阳性菌株应用MPT64胶体金初筛。MPT64阴性菌株采用多位点PCR菌株分型方法进行快速分型,并用化学法确认。采用SPSSl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涂片法、L-J固体培养法、MGIT960液体培养法和MTD法检测肺外结核的敏感度依次为:10.7%(13/122),11.5%(14/122),16.4%(20/122)和37.7%(46/122),特异度均为100.0%。20株培养阳性的菌株,其中6例儿童患者临床分离菌株为MPT64胶体金检测阴性,经多位点PCR菌株分型方法、化学法分型鉴定为卡介苗菌株。多位点PCR菌株分型方法与传统化学法结果一致,但可在4h内完成检测。结论与传统病原学检测方法比较,MTD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快速简便,结果灵敏可靠;同时应用多位点PCR菌株分型方法,可对儿童肺外结核患者进行快速的早期鉴别诊断。 郭建 范齐文 卢水华 邓桂林 吴文娟关键词:结核 核糖体 细菌分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