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压
  • 2篇高血压
  • 2篇高血压患者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病变
  • 1篇动态血压
  • 1篇动态血压监测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病
  • 1篇心血管病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病变
  • 1篇血压监测
  • 1篇血压昼夜
  • 1篇血压昼夜节律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高血压

机构

  • 3篇深圳市第二人...

作者

  • 3篇刘纯
  • 2篇赵志刚
  • 1篇杨永达
  • 1篇陈灵
  • 1篇袁海华
  • 1篇陈珍严
  • 1篇吴光凤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188例院前心肺复苏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分析院前心肺复苏(CPR)病例的抢救经过,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探讨提高院前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途径。方法:回顾分析188例院前CPR病列的复苏开始时间,临床急救措施,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等方面的资料。结果:188例患者中,31例心肺复苏成功,4例心肺脑复苏成功,心肺复苏成功率16.49%,心肺脑复苏成功率2.13%。CPR开始时间越早,除颤时间越早,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越高。结论:良好齐全的急救设备,专业的院前急救水平,普及急救知识,加快CPR及除颤开始时间,及时给予基础和高级生命支持是提高院前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重要途径。
刘纯赵志刚吴光凤袁海华
关键词:院前急救心肺复苏脑复苏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与心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脉压指数(PPI)与心血管病变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EH患者40例,按测得的PPI分为PPI≤0.4组、0.4-0.5组和〉0.5组,分析PP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面积和斑块积分及其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T)和重量指数(LVMI)的相关性.结果 PPI与LVDd、IVST、LVPWT、LVMI及颈动脉斑块面积、数量积分呈正相关(P〈0.05);PPI〉0.5组与PPI≤0.4组和0.4-0.5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PPI与老年EH患者左心室肥厚与颈动脉病变密切相关,可作为监测心血管病变的一个有效指标.
赵志刚陈灵刘纯杨永达
关键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脉压指数颈动脉病变
非甾体类抗炎药所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点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总结非甾体类抗炎药所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特点。方法120例非甾体类抗炎药所致高血压患者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BPM)将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非杓型、反杓型及超杓型。结果所有患者中,正常血压节律者占23.33%(28/120),异常血压节律者占76.67%(92/120)。结论对非甾体类抗炎药所致高血压患者应重视血压昼夜节律的监测,可选用合理的高血压治疗方案。
刘纯陈珍严
关键词:继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血压昼夜节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