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传
-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心理干预在7~12岁儿童术前应用的研究被引量:18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 7~ 1 2岁儿童术前应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45例择期手术的 7~ 1 2岁儿童随机分两组 ,实验组(心理干预组 ) 2 2例 ,对照组 (非心理干预组 ) 2 3例 ,观察并记录患儿入手术室后精神状况 (和医务人员配合程度 )及麻醉诱导期、围术期、术后 2 4h、48h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 实验组患儿入室后安静 ,能配合或在劝说下配合术前准备、外周静脉穿刺、局麻下颈内静内、桡动脉穿刺 ,实验组儿童在麻醉诱导期、围术期术后 2 4h、48h血液动力学变化明显轻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术前心理干预可防止儿童术前精神紧张 ,降低诱导期、围术期及术后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和减少因增加麻醉前用药量而致的并发症。
- 刘玉传林学武张志武
- 关键词:心理学实验儿童心理干预
- “保心包”贴膜外贴切口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保心包”贴膜用于手术切口镇痛的效能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行择期胸部手术病例 60例 ,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 :术毕根据切口长度 ,选择“保心包”贴膜外贴手术切口 ;对照组 :术毕切口直接外敷美孚敷料。观察两组术后 48小时内切口疼痛情况、精神状态、度冷丁应用情况 ,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切口镇痛有效率 86.67%,患者安静 ,对照组自然无痛率 2 0 %,两组比较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两组手术切口 ,皆甲级愈合 ,无一例感染。结论 “保心包”贴膜用于胸科手术术后镇痛 ,安全、有效 ,方法简便易行。
- 梁启胜侯西勇刘玉传林学武
- 关键词:术后镇痛安全性切口疼痛中药
- 胆囊穴穴位用药预防腹腔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1999年
- 为观察胆囊穴Innovar复合阿托品、麻黄碱注射用于预防腹腔手术中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将60例胃癌手术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A(n=30):硬膜外麻醉后行双侧胆囊穴药物注射:对照组B(n=30):仅单纯常规硬膜外麻醉。观察术中探查脏器时BP、HR变化.以及患者精神安定情况和恶心呕吐反应。结果:A组无明显恶心呕吐,患者安静,手术中HR、SBP、DBP相对平稳。提示胆囊穴行Innovar复合阿托品、麻黄碱注射,可抑制腹腔牵拉反应,减轻患者痛苦,利于术中麻醉管理。
- 梁启胜李侠玲刘玉传
- 关键词:胆囊穴水针疗法胃肿瘤
- 5%哌替啶溶液对离体蟾蜍坐骨神经阻滞实验观察被引量:1
- 1998年
- 为探讨哌替啶的局麻作用,我们使用该药对18只离体蟾蜍坐骨神经阻滞进行了实验观察,初步认为哌替啶具有局麻作用。材料药品5%哌替啶溶液(青岛制药厂生产,批号:880504),1%利多卡因溶液(上海海普制药厂生产,批号:900106),1%普鲁卡因溶液(淮...
- 刘玉传张志武吴华璞
- 关键词:哌替啶普鲁卡因局麻作用生理实验显效时间
- 咪唑安定氯胺酮用于硬膜外腔超前镇痛观察
- 1999年
-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氯胺酮硬膜外腔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择期硬膜外间隙阻滞下施行下腹部手术病人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Ⅰ组(n=20例)氯胺酮1 mg·kg^(-1),Ⅱ组(n=20例)氯胺酮0.5 mg·kg^(-1),Ⅲ组(n=20例)氯胺酮0.5 mg·kg^(-1)、咪唑安定0.1 mg·kg^(-1),三组药液均以生理盐水稀释至4 ml,Ⅰ组于手术结束后注入硬膜外腔,Ⅱ、Ⅲ组于手术前(麻醉平面满意后)注入硬膜外腔。分别记录术中MAP、ECG、HR、SPO_2。术后4 h、8 h、12 h、24 h、48 h、72 h追踪观察镇痛(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SA 0~10cm)情况、杜冷丁用量及副作用。结果Ⅲ组效果优于Ⅰ、Ⅱ组,镇痛时间长,效果确切、有遗忘作用、副作用少。Ⅰ组有短暂的意识模糊、定向障碍。结论 氯胺酮伍用咪唑安定用于硬膜外腔超前镇痛效果较好。
- 刘玉传林学武张志武
- 关键词:咪唑安定氯胺酮超前镇痛副作用麻醉
- 全文增补中
- 芬氟合剂与胆囊穴封闭预防术中胆—心反射临床观察
- 1998年
- 运用中西医结合的理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即实验组(芬氟合剂4ml与胆囊穴封闭)和对照组(木者使用2%利多卡因10~15ml行腹腔迷走神经阻滞)每组各60例。分别于手术中探查腹腔,牵拉胆囊,胆囊切除后进行对比性观察。结果发现实验组的患者在探查腹腔,摘除胆囊操作时其ECG、HR、SBP、DBP、SPO2及内脏牵拉反应均较对照组变化轻微。
- 刘玉传梁启胜张运淳
- 关键词:胆囊穴穴位封闭芬氟合剂胆心反射
- 气管插管困难的预测方法探讨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困难的预测方法,减少或避免气管插管失败而造成的并发症或致伤致死。方法:我们对成人在清醒状态下(或静脉注入Innovar4ml后),用喉镜经口明视暴露声门(以下简称明视法)预测气管插管困难的可靠性并和Malampati口咽评分等三种方法相比较。结果:明视法预测136例全麻插管困难者4例,实际操作者3例,可靠性为75%,明显较其他三种预测方法可靠性高。结论:明视法预测气管插管困难可靠性明显高于其他三种方法,其操作简单易行,便于临床应用。
- 刘玉传高中霞林学武梁启胜张运淳
- 关键词:气管插管麻醉
- “快车道”心脏外科麻醉被引量:2
- 2001年
- 张运淳刘玉传梁启胜李立环
- 关键词:全身麻醉心脏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