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绪仓
- 作品数:83 被引量:252H指数:8
-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骨髓活检病理检查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骨髓抽吸-活检双标本取材法,获取骨髓活检及涂片标本,分析153例初诊MM患者的骨髓活检与涂片,对骨髓增生度、骨髓瘤细胞浸润度及浆细胞增殖模式、骨髓瘤细胞形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骨髓活检的增生度以及其对MM诊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骨髓涂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髓活检骨髓瘤细胞浸润度高于骨髓涂片,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骨髓活检中浆细胞增殖模式以间质型、结节间质型较多见,骨髓涂片中骨髓瘤细胞形态以幼稚浆细胞型为主。结论:骨髓活检能准确地反映浆细胞增殖模式,能较涂片更好地反映骨髓增生度及骨髓瘤细胞浸润度,对MM诊断的敏感性较骨髓涂片高;而骨髓涂片浆细胞形态清晰、特征典型,容易辨认。骨髓活检病理检查结合与骨髓涂片能够提高MM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率,对MM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 杨娣娣韩秀蕊李艳春赵园张丽洁王九菊魏绪仓
- 关键词:骨髓涂片浆细胞
- 血小板抗体与不良妊娠及妊娠次数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266例孕妇外周血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探讨血小板抗体与不良妊娠及妊娠次数的关系。方法选取陕西省人民医院266例孕妇,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根据有无不良妊娠分为2组,比较其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同时,根据妊娠次数分为A组(1次)、B组(2次)、C组(≥3次),比较其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结果有不良妊娠组与无不良妊娠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31.81%vs 14.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次数不同的3组间血小板抗体阳性率(A组:9.09%;B组:21.62%;C组:23.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的趋势χ2检验统计学分析显示,妊娠次数和血小板抗体有线性趋势(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与不良妊娠有关,有不良妊娠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高于无不良妊娠组;血小板抗体与妊娠次数有线性趋势,妊娠次数越多,抗体阳性率越高。将血小板抗体检测作为妊娠期常规检测项目,有利于临床对不良妊娠孕妇的早发现,以及对胎儿/新生儿同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
- 王九菊王九菊张丽洁魏绪仓魏绪仓
- 关键词:血小板抗体不良妊娠妊娠次数
- 树突状细胞介导CIK细胞抗恶性肿瘤效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研究人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和同源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IK),共孵育后,获得的DC CIK细胞对恶性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 获取脐血单个核细胞,用不同细胞因子分别诱导DC及CIK细胞.按1:5比例将DC和CIK细胞一起培养.且以单独培养的脐血CIK细胞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检测细胞免疫表型,细胞扩增倍数用台酚蓝染色方法计算,杀伤率测定采用MTT法,细胞因子IL 12,IFN γ,TNF-α用ELISA方法检测.结果 来源于脐血CIK细胞扩增倍数低于同源DC CIK细胞(P<0.05);混合培养物DC CIK细胞中,CD3 CD8,CD3+ CD56+双阳性免疫细胞数量较单纯CIK细胞明显增高(P<0.05);脐血DC,CIK细胞共培养3天,其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 12,IFN γ及TNF-d)含量比CIK细胞上清液中高(P<0.01,<0.05,<0.05);当效靶比为2.5∶1-20∶1时,DC-CIK细胞对HL60,K562白血病细胞、U266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及SMMC 7721肝癌细胞杀伤率均高于CIK细胞(均P<0.05).结论 脐血DC可增强同源CIK细胞的增殖活性和抗肿瘤效应.该研究为脐血DC CIK细胞的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 韩秀蕊杨娣娣赵园张丽洁李艳春王九菊翟欣辉魏绪仓
- 关键词:人脐血肿瘤杀伤作用
-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取慢粒K562细胞株进行研究,采用MTT法分别测定单独使用达沙替尼和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率,以及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诱导K562细胞的抑制率.根据金氏方程计算2种药物联合的抑制率及凋亡情况的协同作用及治疗效果.金氏公式为:q=D1+2/(D1+D2-D1×D2),q表示2种药物联合作用的抑制率,D1和D2是单独用药作用的抑制率.当q值>1.15表示为协同作用.经过不同浓度的达沙替尼(1,5,10 μg/L)和氟达拉滨(1,2.5,5 ng/L)单独处理后或联合处理(1 μg/L达沙替尼+1ng/L氟达拉滨),(5μg/L达沙替尼+2.5 ng/L氟达拉滨),(10 μg/L达沙替尼+5 ng/L氟达拉滨)24 h后,K562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的抑制,且达沙替尼和氟达拉滨具有协同效应.结果 在相同的时间范围内,氟达拉滨和达沙替尼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由于5 μg/L达沙替尼和2.5 ng/L氟达拉滨均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作用,因此在后续的实验过程中,选择该浓度作为细胞处理的终浓度.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抑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998,P<0.05).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存在协同抑制慢粒K562细胞的作用(q>1.15,P<0.05);低浓度(1μg/L)达沙替尼对慢粒K562细胞p-BCR/ABL水平的下调作用(31.8%±1.9%)明显优于高浓度(10 ng/L)氟达拉滨(15.2%±2.1%),联合药物更明显下调慢粒K562细胞p-BCR/ABL水平的表达(49.8%±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54,P<0.05).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能改善白血病,提高凋亡细胞的数量.结论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作用于白血病慢粒K562细胞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加速慢粒K562细胞的凋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苗玉迪魏绪仓
- 关键词:达沙替尼氟达拉滨白血病
- 氟达拉滨联合STI571诱导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 针对氟达拉滨(Fludarabine)联合STI571诱导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依据实验设计每12h依次检测浓度为5,10,20,30和40 μmol/L的氟达拉滨以及与0.3μmol/L的STI571联合用药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总共4个时间段(12,24,36和48 h),并建立对照组.K562细胞增殖的变换通过MTT比色法进行判断,并比较氟达拉滨单用以及联合STI571使用的效果;药物的抑制率通过q=E(A+B)/[EA+1EB(1-EA)]公式计算,q>1.15两药具有协同作用,q<0.85两药具有拮抗作用[注:E(A+B)代表两药联合使用的抑制率,EA,EB是两药单用的抑制率].结果 随着氟达拉滨(Fludarabine)浓度逐渐升高,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也逐步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也随之升高.各时间段数据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6.56,18.57,15.9和19.56,P值均<0.01).当不同浓度氟达拉滨(Fludarabine)与STI571联用36h后,其q值分别为1.00,1.16和1.19,参照q值标准,说明两药联用具有协同作用.结论 氟达拉滨与STI571联用能明显增强其抑制K562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K562细胞的耐药性,对治疗效果有明显提高,指导临床治疗.
- 苗玉迪魏绪仓刘心
- 关键词:氟达拉滨STI57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
- 干扰素α对慢性髓系白血病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表达Fas/FasL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
- 2008年
- 本研究探讨干扰素α对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表达Fas/FasL的影响。在CML-DCs的培养液中除加入SCF,GM-CSF,TNF-α及IL-4外,还加入IFN-α。培养10-14天,除了鉴定细胞免疫表型和Ph1染色体比例外,还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达Fas/FasL比例,用PI染色分析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上清液sFas含量。结果表明:加入IFN-α后,CML-DC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显著改善,Ph1(+)细胞比例随IFN-α浓度增加而减低;培养细胞Fas的表达上调,sFas含量却下降,FasL表达阴性,细胞凋亡比例增加。结论:IFN-α在改善CML-DC表型同时,可通过Fas途径促进Ph1(+)细胞凋亡,使Ph1(-)细胞数量相对增加。
- 赵文理柴忆欢何海龙魏绪仓王彤邢佩霓李梅生
- 关键词:干扰素Α慢性髓系白血病树突状细胞FAS/FASL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病理及JAK2-V617F突变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分析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患者的骨髓病理及JAK2-V617F突变特点。方法:回顾109例E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secondary thrombocythemia,ST)进行比较。结果:ET骨髓病理巨核细胞体积明显增大,核多分叶、多核易见,成簇、成片状分布,ST巨核细胞体积未见明显增大及异常分布。ET患者JAK2-V617F突变阳性率为57.83%,ST患者JAK2-V617F突变均为阴性。JAK2-V617F突变阳性组WBC、Hb、骨髓纤维化、初诊血栓事件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AK2-V617F突变阳性组年龄、Plt、骨髓粒系、红系百分比及巨核细胞计数与阴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JAK2-V617F突变阳性组无血栓生存率较阴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的骨髓病理特征明显,骨髓活检与JAK2-V617F基因检查相结合对ET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杨娣娣韩秀蕊赵园王九菊李艳春张丽洁赵乔佳杰魏绪仓
-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病理血栓
- IFN-α对体外培养CML-DC功能、表达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影响被引量:3
- 2005年
- 为了研究α干扰素(IFN-α)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分泌趋化因子、表达趋化因子受体及其功能的影响,取13例CML慢性期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在小牛血清培养体系中诱导培养CML来源的DC,以rhSCF、rhFlt3L作为扩增体系的细胞因子,加入rhGMCSF、rhTNFα、rhIL4,加或不加rhIFN-α诱导DC的生成,培养2周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细胞的免疫表型,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CMLDC分泌MIP3-β的含量,MTT法检测CMLDC刺激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表明:IFN-α组培养所获DC表面CD86、CD83、CD40、MHCⅠ类分子、CCR7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IFN-α组诱导培养的CMLDC表达MIP3β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IFN-α组诱导培养的CMLDC刺激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IFN-α可能部分通过纠正CMLDC的免疫表型以加速CMLDC的成熟,增强CMLDC的功能。
- 翟欣辉邢佩霓魏绪仓赵文理李梅生
-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Α-干扰素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受体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体外培养
- 1998年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体外培养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因为ALL克隆形成细胞在各种生长因子中的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集落的能力有限,目前尚未发现ALL细胞理想培养条件。有鉴于此,我们开展了ALL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研究,建立了ALL细胞培养体系,对12例ALL细胞进行了体外半固体培养观察,同时对ALL细胞集落形成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 病例来源 12例ALL患者均经临床血象、骨髓确诊,其中L_1 7例,L_2 3例,L_3 2例。
- 魏绪仓李梅生邢佩霓杨娣娣韩秀蕊
- 关键词:白血病细胞培养体外培养
- 肝硬化患者骨髓造血系统异常的机制研究进展及其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23年
- 肝硬化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慢性肝损伤后导致肝脏结构改变的一个病理过程。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有造血系统的异常:出现外周血细胞的减少、骨髓造血细胞形态异常,以及造血干细胞和造血调控因子水平的改变。了解肝硬化骨髓造血系统异常机制和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价值对于肝硬化辅助诊断、治疗、预后及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临床上对肝硬化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的开展度不高,因此该研究对肝硬化骨髓造血系统异常的机制及其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学特点作一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肝硬化患者骨髓细胞学检查的重视,进一步提高肝硬化患者的诊疗水平。
- 冯瑾魏绪仓
- 关键词:肝硬化骨髓造血骨髓细胞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