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
- 作品数:24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长江三峡上游水域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预测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揭示三峡附近支流和长江干流细菌群落组成,共现网络特征和对网络有重要作用的中心节点微生物,进一步研究三峡上游水域细菌群落的代谢功能。【方法】本研究于长江北岸四条一级支流和附近干流(香溪河、大宁河、朱衣河、梅溪河、长江干流)采集水样,基于16S rRNA基因Pacbio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细菌群落结构,Tax4Fun功能预测分析细菌群落的代谢功能。【结果】(1)长江三峡上游水域主要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66.4%)、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3.2%)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6.2%)。变形菌门中,γ-变形菌最为丰富,其次是α-变形菌。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表明研究区域微生物种类较为丰富。(2)共现网络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三峡上游附近水域网络具有“小世界”特征,鞘脂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绿弯菌门(Chloroflexi)、出芽菌科(Gemmataceae)、弯曲杆菌(Flectobacillus)和蟑螂杆状体科(Cryomorphaceae)是对共现网络结构有重要作用的中心节点微生物,在群落结构和多样组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3)Tax4Fun功能预测共发现6个一级功能和42个二级功能,长江三峡上游水域细菌群落代谢比较活跃。【结论】长江三峡上游水域细菌群落多样性高,中心节点微生物多为稀有微生物,稀有微生物在维持群落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菌群落代谢功能分析表明,长江三峡上游水域细菌群落代谢途径丰富,有益于水域的水体健康。了解微生物群落的分布和相互作用特征,将为长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水资源的利用和水环境的改善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 杨艳王浩李凯航李贝贝张琦王子权金一何晓青
- 关键词:细菌群落结构
- 高等林业院校“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被引量:2
- 2017年
- "微生物学"课程是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面向全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培养学生正确地认识微生物,并将其应用在食品、抗生素、酶制剂等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思路,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高等林业院校要结合不同专业的需求设置不同类型(包括内容和课时)的课程,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发掘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以期有效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进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化人才。
- 国辉何晓青金一李志茹
- 关键词:高等林业院校微生物教学改革
- 生物类专业“病毒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 2017年
- "病毒学"课程是高校生物类专业的重要基础专业课,然而由于传统的认识和专业特色的限制,生物类专业的"病毒学"课程建设相对滞后。根据病毒及"病毒学"课程的特点,分析课程建设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设置方面讨论互动案例分析教学模式;从"病毒学"实验课设置及安全性评价等方面进行评析,推进病毒知识学习和课程建设,为进一步提升生物学素质教育、改善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 赵国柱金一李志茹谢响明
- 关键词:课程建设微生物病毒学
- 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问题浅析被引量:13
- 2013年
- 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大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大学教育的水平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现行高校中往往通过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这种评价方式在促进教学管理和教学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如没有充分考虑被评价对象的个体差异,过分依据评价结果对教师进行考核,忽视教师个体发展,参与评价的主体过于单一和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等问题。本文针对其中的主要问题展开分析评述,并从设置灵活的评价方式,合理减少青年教师的课时量,体现教学评价中教师的荣誉感,评价主体多元化,增强教学评价中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性等方面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 赵国柱李志茹金一
-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评价大学教师
- 功能作图(functional mapping)分析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之间的竞争互作
- 2023年
- 【背景】功能作图(functional mapping)模型是基于统计方法的分析生物体动态复杂性状发育的全基因组作图方法,旨在定位性状发育过程中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将功能作图应用于微生物研究有助于解析复杂的互作过程。【目的】利用功能作图定位两种微生物在动态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的QTL,通过基因功能注释找到影响微生物表型生长的基因。【方法】将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各100个菌株单独培养和一一配对共同培养,将取得的各菌株生长丰度表型数据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找到同一物种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对生长起作用的显著QTL。【结果】通过功能作图分析,在大肠杆菌中定位到217个QTL,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定位到152个QTL;通过功能聚类和基因注释分析发现,QTL所在候选基因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cdA、sdrC、sdrD、ftsA和大肠杆菌phr、nagC、eptA、ppsA、priA、flim基因对微生物的生长发挥了较大作用。【结论】本文借助功能作图定位了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竞争互作中的关键基因,研究成果不仅为功能作图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更为解析微生物复杂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 尹丽新李彩凤何晓青邬荣领金一
- 关键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 噬菌体鸡尾酒对猕猴桃溃疡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叶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背景】噬菌体鸡尾酒可作为一种杀灭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Psa)的生物制剂,但关于噬菌体鸡尾酒在田间的防治效果和对猕猴桃植株叶际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依然较少。【目的】探究噬菌体鸡尾酒在田间防控猕猴桃溃疡病的效果,以及噬菌体鸡尾酒对猕猴桃茎内叶际细菌微生态的影响。【方法】使用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感染健康植株,对比施用噬菌体鸡尾酒和传统铜制剂后溃疡病的发病情况,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猕猴桃叶际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与铜制剂相比,噬菌体鸡尾酒可更有效地控制猕猴桃溃疡病,改变叶际细菌群落的丰富度与多样性,增强群落结构的稳定性,改善群落物种功能基因丰度情况,一定程度使叶际细菌群落恢复至健康状态。【结论】噬菌体鸡尾酒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微生态调节功能,在猕猴桃溃疡病的生物防治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 胡冉刘梦娇许小含何晓青金一
- 关键词: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
- 基因编辑技术对大肠杆菌yjjW基因点突变的两步法策略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为了实现对大肠杆菌靶基因的点突变,本研究将同源重组系统与CRISPR-Cas9技术相结合,探索一种高效、简捷的两步法策略。【方法】将靶基因的上下游同源臂和标记基因(amp)与pKOV质粒连接,获得pKOV-HR重组质粒。将pKOV-HR转化至大肠杆菌,借助其自身RecA重组系统,介导DNA发生同源重组,获得靶基因敲除菌株。随后,靶基因的点突变采用pSGKP-km和pCasKP-apr双质粒系统。首先,设计与amp结合具有定向引导作用的spacer序列,并利用overlap PCR获得带有靶基因点突变的同源臂,将spacer和同源臂与pSGKP-km质粒连接,获得重组质粒pSGKP-km-spacer-HR;接着,将pSGKP-km-spacer-HR和pCasKP-apr质粒转化至上述敲除菌株;最后,利用质粒表达的Cas9切割蛋白和λ-Red重组蛋白,发生DNA同源重组,获得靶基因点突变菌株。【结果】利用上述方法,既成功获得了大肠杆菌yjjW敲除菌株D7ΔyjjW::ampR,又实现了yjjW第24位碱基T到C的点突变,获得点突变菌株D7yjjW-24。【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高效、简捷的大肠杆菌靶基因点突变方法,amp基因的插入提供了有效的筛选标记,此外该方法建立的重组质粒pSGKP-km-spacer,可应用于同种菌株其他靶基因的点突变,能够缩短后续实验操作,为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以及实验操作基础。
- 张琦梁雅静张宇馨陈玲慧韩钟娆李贝贝金一何晓青
- 关键词:大肠杆菌同源重组点突变
-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快速诱变绿色糖单孢菌筛选木聚糖酶高产菌株及其酶学性质研究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快速诱变绿色糖单孢菌,筛选耐热耐碱木聚糖酶高产菌株,并对其进行酶学性质分析,确保其适用于生物制浆漂白工艺。【方法】采用刚果红平板水解圈法结合摇瓶发酵胞外酶测定法进行菌株筛选,并通过DNS木聚糖酶活性测定等方法对来源于不同突变株的木聚糖酶进行酶学性质分析对比。【结果】筛选出遗传稳定性良好的两株木聚糖酶高产菌株AT24和AT22-2,以麦草浆为诱导底物的粗酶液中,突变株AT24及AT22-2所产的木聚糖酶活性分别为512.74、552.70 U/mL,分别为原始菌株S.v的16和17倍的。来源于突变株AT22-2的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pH为9.5,最适反应温度为90°C,在50°C 90°C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100°C条件下处理30 min剩余酶活仍为68%;突变株AT24所产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C,最适pH为10.0,在60°C 80°C的高温环境下,突变株AT24所产的木聚糖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结论】突变株AT22-2所产具有耐碱耐高温性质的木聚糖酶,在应用领域尤其在纸浆造纸行业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 杨颖玉王宁金一刘伟娜王晓宇郑菲邢新会谢响明
- 关键词:木聚糖酶酶学性质分析
- 影响微生物互作的重要基因研究进展:以大肠杆菌为例被引量:3
- 2021年
-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对群落结构和功能有重要影响。目前已经对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机制给予了很大的关注,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统计学分析方法的结合可以定位获得影响菌株互作的重要基因。为了深入研究微生物相互作用的遗传机制,本文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例,综述了与大肠杆菌运动性、耐药性、营养物质吸收和代谢调节相关的基因在互作条件下发挥的作用,并从这几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大肠杆菌互作遗传机制。总之,这些基因在大肠杆菌与其他微生物互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增强了对细菌互作机制的理解,为今后研究更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互作遗传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 李贝贝朱晗钊张琦杨鹏金一何晓青
- 关键词:大肠杆菌基因
- 玉米与叶际微生物组的互作遗传机制
- 2024年
- 为了解玉米(Zeamays)和其定植微生物组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究玉米与叶际微生物组之间的互作遗传机制,该研究采用数学模型量化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4种方式:互利共生、拮抗、侵略、利他,分析230份玉米叶际微生物组数据,利用网络作图研究玉米与叶际微生物组之间的互作遗传机制。结果表明:在微生物互作网络中确定了67个中心节点微生物,通过网络作图筛选到玉米405个显著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最终定位到23个枢纽基因,发现其在促进植物生长、抵御病原菌侵染、耐受非生物胁迫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在作物遗传育种以及构建新型菌剂促进植物生长方面提供思路。
- 程可心杜尧李凯航王浩臣杨艳金一何晓青
- 关键词: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