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印双 作品数:69 被引量:259 H指数:10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建筑科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利用短周期密集台阵研究胶东地区地壳结构 俞贵平 徐涛 郑天愉 艾印双华北克拉通东北部及邻区地壳和地幔转换带厚度研究 被引量:17 2013年 本文利用宽频流动台阵记录的远震波形资料和接收函数波动方程叠后偏移方法,获得了华北克拉通东北部边界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壳和地幔转换带的间断面结构图像.结果显示研究区域的地壳厚度存在显著的横向变化:以南北重力梯度带为界,西北部的兴蒙造山带地壳较厚(~40km),东南部的燕山带、松辽盆地和辽东台隆地壳明显较薄(30~35km).这有可能反映,研究区南北重力梯度带两侧地壳在中-新生代区域构造伸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和减薄.地幔转换带成像结果显示,研究区410km和660km间断面结构存在横向差异.经度121°E—122°E之间,上地幔底部出现双重间断面,深度分别为660km和690km.经度122.5°E以东(北黄海地区),410km间断面有5~20km幅度的下沉,660km间断面有5~15km幅度的抬升;该地区地幔转换带厚度相对全球平均偏薄10~20km,指示着该地区较热的上地幔底部温度环境.我们认为太平洋俯冲板块可能停滞在研究区119°E—122°E经度范围的地幔转换带中,但未延伸至118°E以西;而俯冲板块在124°E以东可能局部穿透了上地幔底部而进入下地幔,同时引起小尺度的地幔对流,导致北黄海地区下地幔物质的上涌. 王炳瑜 陈凌 艾印双 何玉梅关键词:接收函数 地壳厚度 地震资料解释中应用测井数据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1 2011年 测井资料作为连接地震与地质的桥梁和纽带,在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反演以及储层预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理论及实际测井数据分析,探讨了测井数据的频散特性、不同仪器测量结果的差异性等,指出了地震资料解释中应用测井数据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①地震数据与声波测井数据之间存在由速度频散引起的差异,层位标定中应进行必要的匹配校正,地震反演中不能过分追求反演结果与测井数据的一致性;②测井数据并非真值,同样存在一定的误差,应用中不可将测井数据绝对化;③基于测井数据的统计回归分析应注意数据选取的系统性、数据分布的均匀性以及数据量的充分性。 郭洪岩 云美厚 艾印双 聂岩关键词:地震资料解释 测井数据 声波时差 统计分析 华北克拉通中西部岩石圈结构研究 被引量:9 2017年 本文选择华北中、西部两条宽频带密集流动地震台阵NCISP7和PKU作为研究对象,对南北向A-A"(NCISP7)剖面64个地震台站和东西向B-B"(PKU)剖面50个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记录提取P波和S波接收函数,然后通过共转换点叠加(CCP叠加)和偏移成像,得到了华北克拉通中西部岩石圈的精细结构.结果表明,华北克拉通西部地壳较厚,约44 km,莫霍面(Moho)起伏十分平缓,克拉通中部地壳厚度介于36~42 km,表现为西部厚,东部薄,北部厚,南部薄的特点.华北克拉通西部岩石圈厚度100~130 km,克拉通中部岩石圈厚度100~150 km与克拉通东部60~100 km普遍减薄的岩石圈相比,克拉通中西部岩石圈较厚;但与古老稳定克拉通200 km厚度的岩石圈相比,中西部华北克拉通显然也发生了岩石圈减薄现象.无论是在A-A"剖面南北方向上,还是B-B"剖面东西方向上,岩石圈厚度都存在急剧变化,岩石圈结构表现为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 娄辛辉 艾印双 张耀阳 陈永顺 宁杰远关键词:接收函数 岩石圈结构 有限断层破裂时空过程反演及误差估计 艾印双关键词:地震反演 波场延拓深度滤波方法 被引量:6 1998年 消除面波是地震数据处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提出了基于15°波动方程的深度滤波方法.由于面波与有效反射波具有不同的传播深度,可利用波场向下延拓方法将二者进行波场分离.把向下延拓后的波场中集中在地表附近的面波能量切除后,再将波场重新延拓回原始的观测面,达到去除干扰的目的.实际资料处理显示:方法计算稳定,消除面波能力强,能更好地保持波场的有效成份和幅值,符合波场的实际传播状态,表明该方法正确可行. 艾印双 郑天愉关键词:延拓 油矿床 地震勘探 2024年第十二届青藏高原东部构造与地球物理研讨会(12-WTGTP)在黄冈召开 2024年 2024年第十二届“青藏东部构造与地球物理研讨会”(WTGTP,Workshop on Tectonics and Geophysics in the east part of Tibetan Plateau)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2024年会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固体地球物理委员会2024年会,于2024年9月6日-9日在湖北省黄冈市成功召开。 包健辉 杨逸文 罗银河 艾印双 张怀 熊熊 高原关键词:地球物理 青藏高原东部 WT GTP 第七届青藏东部构造与地球物理研讨会(7-WTGTP)在江西吉安顺利召开 2019年 第七届青藏东部构造与地球物理研讨会(第7届WTGTP)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2019年年会与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固体地球物理委员会2019年年会于2019年7月23—26日在江西省吉安市顺利举行。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固体地球物理委员会、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承办。滕吉文院士、杨文采院士和石耀霖院士参加了会议。 石玉涛 徐珊 刘俊彤 胡祥云 艾印双 高原关键词:地球物理 大陆动力学 地震预测研究 GTP 基于野外宽频带地震仪观测台的路由器及地震仪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野外宽频带地震仪观测台的路由器及地震仪控制方法,其路由器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处理器。本发明的野外地震观测台的路由器从数据存储模块定时提取并分析地震仪工作数据中的指标参数,通... 凌媛 侯广兵 艾印双华北地区地球内部结构探测研究 本文针对研究目标包括沉积地层祝盖的盆地区域的特点,研究发展了在受强多次波干扰的地震记录中获取构造信息的波场延拓波形模拟和接收函致全局搜索波形反演等方法。针对壳慢构造强不均匀性的特点,引入了相位屏波场延拓和小波束域波场延拓... 郑天愉 赵亮 艾印双 陈凌 何玉梅 许卫卫关键词:地球内部结构 地震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