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磊

作品数:19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血管
  • 9篇平滑肌
  • 9篇细胞
  • 8篇血管平滑肌
  • 8篇平滑肌细胞
  • 8篇肌细胞
  • 7篇血管平滑肌细...
  • 6篇活性
  • 4篇基因
  • 3篇血管活性
  • 3篇血管活性肽
  • 3篇转录
  • 3篇活性肽
  • 2篇蛋白
  • 2篇血管紧张
  • 2篇血管紧张素
  • 2篇血管紧张素原
  • 2篇血管内膜
  • 2篇血管内膜增生
  • 2篇血管再狭窄

机构

  • 18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北省血液中...

作者

  • 18篇聂磊
  • 14篇韩梅
  • 10篇温进坤
  • 1篇孙绍光
  • 1篇宋利
  • 1篇李静宜
  • 1篇程云会
  • 1篇赵孟歧
  • 1篇许丽辉
  • 1篇彭勇
  • 1篇张爱子
  • 1篇张建荣
  • 1篇高媛
  • 1篇张凡
  • 1篇尚丹丹
  • 1篇张凤云
  • 1篇赵娟
  • 1篇王忠海
  • 1篇郑斌
  • 1篇史丽萍

传媒

  • 4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河北中医药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P-1与STAT5相互作用协同调节血管紧张素原基因表达
2006年
为研究AP-1和STAT5协同调节血管紧张素原基因表达的作用机制,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和染色质免疫沉淀分析(ChIPassay)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AP-1和STAT5的DNA结合活性;用凝胶超迁移分析和免疫共沉淀方法观察AP-1和STAT5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AngⅡ可分别促进AP-1和STAT5与血管紧张素原基因调控区顺式元件的结合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核蛋白与含AP-1结合位点的寡核苷酸探针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可与抗c-Jun抗体和抗STAT5抗体形成超迁移电泳区带;而用抗c-Jun抗体也可从STAT5-染色质免疫沉淀复合物洗脱液中检测到AP-1的存在.而且,AP-1和STAT5的相互作用程度及其二者与DNA的结合活性与血管紧张素原表达活性具有一致关系,该效应可被JAK2特异抑制剂AG490所抑制.上述结果提示,与顺式元件结合的AP-1和STAT5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四元复合物协同调节血管紧张素原基因的表达,JAK2对该过程具有诱导活化作用.
韩梅温进坤聂磊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紧张素原转录调控AP-1STAT5
血清饥饿可诱导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再分化被引量:36
2003年
体外培养的分化型血管平滑肌细胞 (vascularsmoothmusclecells ,VSMC)以特异性标志基因表达、长梭形外观及对兴奋剂刺激产生收缩反应为其表型特征 .以血清饥饿法培养处于超汇合 (overconfluence)状态的人VSMC ,观察其分化型标志基因表达活性及其与细胞形态特征和收缩反应性之间的关系 ,探讨细胞生存环境对VSMC基因表达及表型的影响 .研究显示 ,生长至超汇合的VSMC由含血清培养转为血清饥饿后 ,收缩蛋白如SMα肌动蛋白 (SMα actin)、SM2 2α、h1 calponin、肌球蛋白重链 (MHC)SM1和SM2亚型的表达活性明显上调 ,证实血清饥饿诱导的收缩蛋白基因表达和血清应答因子 (serumresponsefactor ,SRF)与CArG顺式元件结合活性的增强有关 .同时 ,血清饥饿还可激活参与VSMC分化调节的转录调控因子SmLIM、Gax和分化相关蛋白HRG 1基因的转录 .随着血清饥饿培养时间的延长 ,VSMC逐渐形成多层、束状、成极性排列的形式 ,对兴奋剂刺激产生的收缩反应明显增强 .结果表明 ,超汇合状态的去分化型VSMC脱离血清刺激后 。
韩梅温进坤郑斌聂磊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再分化表型转化细胞功能收缩蛋白
多功能的Ⅰ型跨膜蛋白ESDN
2015年
内皮和平滑肌细胞来源的neuropilin样分子ESDN(endothelial and smooth muscle cell-derived neuropilin-like molecule)是在哺乳类动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I型跨膜蛋白(type-I transmembrane protein)。ESDN由N-端长分泌信号序列、一个CUB(domain found in complement C1r/C1s、Uegf和Bmp1)结构域、一个LCCL(domain found in Limulus factor C、Coch和Lgl)结构域、一个凝血因子V/VIII同源结构域和一个长胞质尾部组成,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相对保守。该文综述了ESDN蛋白的发现与分布及其结构特征,对ESDN参与血管再生调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同时介绍了ESDN在肿瘤发生、转移及免疫等方面作用的研究进展。
李巍伟聂磊韩梅
关键词:血管再生
同源异型盒基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调控作用被引量:2
2004年
同源异型盒基因是一类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分化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协调的调控基因。构成血管中膜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在一些病理性血管重构时,血管平滑肌细胞可发生表型调变,从分化型调变为去分化型,具备增殖和迁移能力。在此过程中,多种同源异型盒基因的表达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现就同源异型盒基因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调变、增殖和迁移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聂磊韩梅温进坤
关键词:基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
血管舒-缩肽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与调控被引量:13
2005年
为探讨血管舒 缩肽表达的调控机制及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在该网络平衡中的地位 ,以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为诱发因素刺激培养的大鼠VSMC ,用RT PCR和放射免疫分析观察内皮素 1(ET 1)、AngⅡ、心钠素 (ANF)和肾上腺髓质素 (ADM)在VSMC中的表达与释放及相互关系 ,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 (EMSA)和染色质免疫沉淀 (ChIP)分析揭示其分子机制 .在被AngⅡ处理的VSMC中 ,4种血管活性肽的表达活性均升高 ,其中缩血管肽基因表达被迅速诱导 ,而舒血管肽则是先降后升 .但刺激前后舒 缩血管肽之间的平衡关系无明显改变 .放免分析证实 ,AngⅡ可程度不同地促进 4种血管活性肽合成 ,使胞内 4种活性肽水平升高 ;对培养液中 4种活性肽进行检测的结果显示 ,AngⅡ可促进ET 1、AngⅡ释放 ,抑制舒血管肽释放 ,尤以ANF的胞内水平明显高于胞外 .EMSA分析显示 ,在AngⅡ诱导 4种肽表达的同时 ,与细胞增殖有关的转录调控因子转录激活蛋白(AP 1)与 4种活性肽基因启动子的结合活性明显增强 .ChIP结果表明 ,AP 1在染色质靶位点的募集与血管活性肽基因的表达上调有直接关系 .结果提示 ,AP 1与特异DNA顺式作用元件的相互作用参与了血管活性肽的转录激活 .VSMC不仅作为它们的效应器 ,而且还通过调节AP 1与靶基因中的共有顺式元件——?
聂磊韩梅温进坤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活性肽基因表达
核膜核苷三磷酸酶研究进展
2003年
聂磊韩梅温进坤
关键词:基因转录核孔复合体生物活性
平滑肌细胞核膜核苷三磷酸酶活性与血管再狭窄的关系
<正>目的核膜核苷三磷酸酶是调节mRNA出核转运的关键酶,定位于核孔复合体的周围,通过水解NTP而为mRNA的出核转运提供能量,因此是调节基因表达的重要环节之一。应用知管内皮剥脱后再狭窄模型,动态观察主动脉壁核膜核苷三磷...
聂磊韩梅温进坤
关键词:再狭窄
文献传递
研讨会教学方法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研讨会(Seminar)教学方法在本科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实验对照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32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一班157名学生为实验组,课前采用Seminar教学方法然后进行教师集中讲授;以二班170名学生为对照组,仅采用教师集中讲授的方法。两组学生授课内容均为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比较教学后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为(81.6±12.3)分,对照组学生的考试成绩为(76.2±16.2)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5,P=0.006)。结论Seminar教学方法营造了积极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值得借鉴和推广。
张凡高媛宋利许丽辉尚丹丹孙绍光聂磊韩梅
关键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效果
载脂蛋白C1表达与血管内膜增生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C1表达与血管重塑的关系。方法利用颈总动脉结扎术制备血管内膜增生模型,采用HE染色检测内膜增生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组织APOC1与SM22α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组织免疫荧光检测APOC1在血管壁的分布。结果随着结扎时间的延长,新生内膜明显增厚,小鼠颈总动脉结扎术后不同时间点,血管新生内膜中SM22α表达量逐渐降低,APOC1表达量逐渐升高,两者变化趋势相反。免疫荧光染色亦显示,在增厚的内膜区,APOC1荧光强度增强,与内膜厚度呈正相关。结论 APOC1表达上调可能参与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和血管重塑过程。
陈含冰张雨晴刘津尧刘领弟聂磊韩梅
关键词:血管内膜
Sirt1转基因小鼠股动脉结扎后血管新生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血管新生是在血管新生因子刺激下,已存在的血管通过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形成新血管的过程[1-3]。生理情况下,血管新生可以为组织提供更多血流,而当其调节紊乱时会发生血管新生异常,包括血管新生过度或血管生成不足,进而造成多种疾病,如恶性肿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因此,研究血管新生性疾病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李晓坤麻晓婷聂磊窦永青韩梅
关键词:新生血管化生理性股动脉小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