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育坤
- 作品数:46 被引量:223H指数:8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可诱导人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形成泡沫细胞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人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人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经含rhGM-CSF(100μg/L)和rhIL-4(20μg/L)的Cellgro培养,使其分化为DC。DC与100 mg/L天然的或氧化修饰的LDL孵育72 h后,采用透射电镜和尼罗红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沉积,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型(CD1 a,CD40,CD86,HLA-DR),混合T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FITC-dextran检测DC吞噬功能,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Th1/Th2(IL-12/IL-2)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ox-LDL可诱导DC形成泡沫细胞,而天然的LDL无此作用。经ox-LDL处理的DC吞噬作用明显弱于天然的LDL,而对T细胞增殖作用却明显强于天然的LDL;可明显上调CD80(72.4±9.6vs89.5±10.1,P<0.01),CD86(67.2±8.8vs80.2±11.6,P<0.01),HLA-DR(80.6±9.8vs86.6±10.8,P<0.01)和CD1 a(40.2±10.3vs60.2±9.3,P<0.01)的表达,明显促进DC细胞因子IL-12[(44.3±8.9)ng/Lvs(65.1±10.4)ng/L,P<0.05]的分泌,但却降低IL-2[(43.6±7.8)ng/Lvs(10.0±4.5)ng/L,P<0.01]。结论:DC可通过摄取ox-LDL形成泡沫细胞,而后者与成熟DC的功能相似,说明DC可能是泡沫细胞新的来源,在动脉粥样硬化免疫病理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梁春罗育坤黄东贾庆哲许从峰王克强吴宗贵葛均波
- 关键词:树突细胞泡沫细胞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与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斑块特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2
- 2010年
-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其与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VUS-VH)冠状动脉斑块特征的关系,以探讨Lp-PLA2检测对评价易损斑块炎症程度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51例(ACS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9例(SAP组)及可排除冠心病者30例(CTL组)。应用ELSIA法测定Lp-PLA2及hs-CRP、冠状动脉造影(CAG)及IVUS-VH评价斑块的形态特征。结果:ACS组血浆Lp-PLA2(P<0·01)及hs-CRP(P<0·05)分别显著高于SAP组,SAP组血浆Lp-PLA2(P<0·05)及hs-CRP(P<0·05)分别显著高于CTL组;ACS组狭窄病变处主要为脂质坏死性斑块,而SAP组主要为纤维性斑块(P<0·01),ACS组和SAP组脂质坏死组织面积百分比分别为(33·26±9·90)%和(8·26±6·77)%(P<0·01),薄纤维帽脂瘤斑块分别为43%和10%(P<0·01);血浆Lp-PLA2和hs-CRP水平分别与脂质坏死组织面积百分比呈正相关(r=0·511,P=0·019;r=0·412,P=0·026),与斑块重塑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567,P=0·012;r=0·402,P=0·043)。结论:血浆Lp-PLA2水平与IVUS确定的斑块易损指标相关,Lp-PLA2可作为易损斑块的炎症标记,其价值与hs-CRP相仿或更优。
- 朱雁洲陈良龙罗育坤林朝贵彭亚飞郑行春
- 关键词:血管内超声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易损斑块虚拟组织学
- 一种远端缺血处理装置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远端缺血处理装置包括:主机、压迫模块和袖带;主机包括主控单元,以及与主控单元电性连接的显示模块、电源、气泵和泄气阀;压迫模块包括带状气囊和传感器,带状气囊与气泵和泄气阀通过导气管连接,传感器设置...
- 罗育坤叶明芳
- 文献传递
- 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腱索部分断裂的诊断价值比较被引量:6
- 1999年
- 目的比较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对二尖瓣腱索部分断裂的诊断价值,探讨TEE对该病的探测方法及其声像学特征。方法应用TTE和双平面及多平面TEE检查38个病例,检查结果与手术资料相对照。结果TEE和TTE对二尖瓣腱索部分断裂的切面超声征象包括收缩期瓣缘对合不良、局部链枷运动、局部粗大扑动、腱索断端飞鞭运动伴粗大扑动及赘生物的检出率分别为100%和94.3%、100%和65.7%、85.7%和54.3%、77.1%和48.6%及100%和33.3%;TEE和TTE二尖瓣腱索断裂的彩色多普勒表现为偏心附壁返流束或偏心伴向心返流束,其检出率均为100%;根据PISA法由TEE及TTE估测的返流量分别为(2025±402)及(607±268)ml/min。TEE和TTE对本病的确诊率分别为100%和60.5%,疑诊率0和15.8%,漏诊率0和15.8%,误诊率0和7.9%。结论TEE对二尖瓣腱索部分断裂异常超声征象的检出率显著高于TTE,对其诊断的准确性也显著高于TTE。
- 陈良龙孙旭东李金国罗育坤林丽珍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二尖瓣腱索
- 必要时T支架术边支开口优化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初步临床研究
- 2017年
- 目的比较真性分叉病变患者主支支架植入后有无边支开口优化(OOT)的1年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真性分叉病变介入治疗连续性患者45例,按主支支架植入后有无OOT分为OOT组(OOT,n=22)和无OOT组(non-OOT,n=23)。比较2组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9~12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1年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例数。结果 2组基线特征可比(P>0.05)。术后1年造影显示:non-OOT组主支、边支支架内最小管腔直径小于OOT组[主支:(2.36±0.35)mmvs(2.64±0.42)mm,P=0.024;边支:(1.66±0.38)mmvs(2.23±0.44)mm,P<0.01],主支、边支再狭窄率也高于OOT组[主支:(22.69±6.81)%vs(13.32±3.61)%,P<0.01;边支:(32.35±13.99)%vs(13.71±3.69)%,P<0.01]。1年随访期间,non-OOT组和OOT组分别发生3例和1例MACE(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中,以必要时T支架术为起始治疗策略者,OOT技术可降低主支和边支血管再狭窄。
- 蔡炜郑行春罗育坤彭亚飞林朝贵陈良龙
-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支架内再狭窄
- 树突状细胞和动脉粥样硬化被引量:5
- 2003年
- 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免疫密切相关。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发现的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参与体内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近来的研究发现树突状细胞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现有的关于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未来的可能治疗应用作一综述。
- 黄东罗育坤梁春王克强葛均波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树突状细胞抗原呈递细胞
- 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在兔自体静脉移植物粥样硬化病变中的表达及洛沙坦干预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OX 1)在静脉移植物粥样硬化中的表达及洛沙坦抗静脉移植物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 3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行自体颈外静脉移植术后 ,随机分为高胆固醇组 (HC组 ,n =10 ) ,洛沙坦组 (LHC组 ,n =10 )和对照组 (C组 ,n =10 ) ,分别给予高胆固醇饮食、高胆固醇饮食加洛沙坦和正常饲料喂养。在实验 12周末处死动物 ,检测血脂水平 ,同时静脉移植段行HE染色计算内膜增厚程度 ,免疫组化染色检测LOX 1的分布 ,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测LOX 1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 实验各组的静脉移植物均发现以显著内膜增厚为表现形式的新生内膜过度增生。而在HC组可见在显著内膜增厚基础上发生的典型的粥样硬化病变 ,洛沙坦可减小粥样硬化病灶范围及粥样斑块不稳定程度。C组的内皮和新生内膜可见LOX 1少量表达 ,HC组的内皮和粥样硬化部位LOX 1的表达显著上调 (0 93± 0 34比 0 31± 0 14 ,P <0 0 1) ,而洛沙坦可以下调这种由高脂引起的LOX 1的高表达 (0 5 2± 0 2 1比 0 93± 0 34,P <0 0 1)。结论 LOX 1表达于兔自体静脉移植物的内皮和新生内膜 ,高胆固醇血症可以上调静脉移植物粥样硬化部位LOX 1的表达 ,洛沙坦能够通过下调LOX
- 黄东葛均波梁春罗育坤贾庆哲王克强
- 关键词:洛沙坦静脉移植物自体静脉移植新生内膜
- 螺内酯与氯沙坦对大鼠冠脉微栓塞后心室重构及心室功能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在大鼠冠脉微栓塞(CME)模型上,观察CME后心室重塑及其机制,比较螺内酯联合氯沙坦和单用氯沙坦对CME后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自清洁级SD大鼠心尖部注入自体血栓微粒造成心肌内微小血管栓塞,建立CME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L组)、假手术组(SO组)、冠脉微栓塞组(ME组)、螺内酯干预组(SP组)、氯沙坦干预组(LO组)、螺内酯联合氯沙坦组(SL组),每组10只。术后28 d取血浆及心脏标本。HE染色观察心肌内微小梗死灶数量(Nmmi),放射免疫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II (AngII)、血浆及心肌醛固酮(ALD)水平,Marsson染色检测心肌细胞间质胶原容积率(CVF),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TNF-α、IL-1β、活化NF-κB水平,硝酸还原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中NO含量。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生理记录仪记录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腔内压力变化率最大值(±LVdp/dtmax)。结果ME组与SO组比较,Nmmi显著增加:CVF明显增加。ME组与SO组比较,LVEDD和LNESD明显增大,LVFS和LVEF明显降低;LVEDP明显增加,LVSP及±LVdp/dtmax明显下降。ME组与SO组比较,心肌TNF-α、IL-1增加,活化NF-κB水平升高,心肌组织内NO浓度升高。ME组与SO比较,AngII、ALD水平均明显升高。与ME组相比,SP组均能明显减少心肌各种细胞因子表达,升高组织内NO浓度;LVEDD、LNESD明显减小,LVFS明显上升,LVEF明显改善;LVEDP明显下降,±LVdp/dtmax显著上升。与LO组相比,SL组均能进一步明显减少心肌各种细胞因子表达,增加组织间NO浓度;LVEDD、LVESD明显减小,LVFS明显上升,LNEF明显改善; LVEDP明显下降,±LVdp/dtmax显著上升。结论大鼠CME后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激活,心肌间质胶原纤维增生,心室重构及心功能受损。螺内酯联合氯沙坦较单用氯沙坦能进一步减�
- 陈宇宁张飞龙罗育坤陈良龙
- 关键词:螺内酯心室重构血浆血管紧张素LVEDP心室重塑
-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66例SAP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存在不稳定斑块将所有患者分为稳定斑块组(n=121)及不稳定斑块组(n=14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患者的血清HMGB1水平。结果:不稳定斑块组血清HMGB1水平[6.17(2.83~11.62)ng/ml]较稳定斑块组[4.23(1.73~7.50)ng/ml]明显升高(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清HMGB1水平与SAP患者存在不稳定斑块呈独立正相关(OR=2.336,95%CI=1.207~3.988,P<0.05)。结论:血清HMGB1是SAP患者存在不稳定斑块的独立危险因子,血清HMGB1有望成为预测SAP患者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程度的生物学标志物。
- 林清飞黄丹琴林静陈祖医郑行春罗育坤赵子文
- 关键词:稳定型心绞痛高迁移率族蛋白1不稳定斑块生物学标志物
- DK-Mini-Culotte:一种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新术式
- 2012年
- 冠状动脉(冠脉)分叉病变约占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20%,是PCI最具挑战的病变之一。笔者采用经桡或股动脉途径行PCI术,首创DK—Mini—Culotte双支架术式治疗冠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选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住院病例26例,入选标准:(1)Denovo冠脉病变,主支与边支血管直径均≥2.5mm、直径狭窄率均≥50%;
- 陈良龙罗育坤范林林朝贵彭亚飞郑行春
- 关键词:冠状血管介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