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德胜

作品数:23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文化科学
  • 4篇理学

主题

  • 19篇数学
  • 12篇高职
  • 8篇教学
  • 8篇高职数学
  • 7篇教育
  • 5篇数学教学
  • 5篇数学课
  • 5篇课程
  • 5篇教师
  • 4篇信念
  • 4篇院校
  • 4篇文化
  • 3篇知识
  • 3篇职校
  • 3篇职业院校
  • 3篇数学教师
  • 3篇数学课程
  • 3篇教育哲学
  • 3篇课程建设
  • 3篇高职校

机构

  • 22篇江苏联合职业...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莫纳什大学

作者

  • 23篇程德胜
  • 2篇宁连华
  • 2篇武晨
  • 1篇喻平
  • 1篇潘凤
  • 1篇丁兴荣
  • 1篇庄国华
  • 1篇孙安宁

传媒

  • 5篇职教发展研究
  • 3篇数学教育学报
  • 3篇江苏教育(职...
  • 2篇牡丹江教育学...
  • 1篇教育探索
  • 1篇职业技术教育
  • 1篇华侨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校外教育
  • 1篇职业教育研究
  • 1篇广西教育
  • 1篇科教文汇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当代教研论丛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育人效能”视域下职业院校数学教材内容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2024年
以《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文件和教材评价相关研究为基础,以落实数学关键能力和立德树人以及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着眼学生未来发展为关键。通过一轮德尔菲法构建职业院校数学教材评价指标和内容要素,二轮德尔菲法编制职业院校数学教材内容评价模型调研问卷,三轮德尔菲法对职业院校数学教材评价模型指标进行赋权;利用SPSS和AMOS进行项目分析和模型验证;基于AHP层次分析法,利用Matlab对模型的一、二级指标进行专家赋权。构建了以教材内容质量为核心的职业院校数学教材内容评价模型,评价模型包括内容基础质量、内容育人效能质量、内容呈现质量与内容支持学习质量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68个三级指标。
程德胜
关键词:职业院校数学教材德尔菲法育人效能
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自省意识——基于国际教师专业标准
2011年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需要内在的推动力量,这种力量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自省意识。本文在对三类最新国际教师专业标准解读的基础上,分析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的“自省意识”,以及“自省意识”下的教师专业化学习。
程德胜孙安宁
关键词:自省意识
论数学教育哲学的改造
2009年
标题原意取自杜威《哲学的改造》,旨在表明对这样问题的忧虑和思考,试图从思想(维)的深处寻找问题的根源。本文努力从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影响数学教学的因素,根据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分析高职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数学教学,通过对数学方法论意义的再认识,形成基于数学文化的数学教学。
程德胜
关键词:数学教育哲学教师信念数学方法论数学文化
职业教育数学教学信念和创新实践被引量:5
2021年
随着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出台,职业院校教学向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转向。其中,数学价值、社会需求与个人发展三维融合,知识实在性、社会性与实践性融通,认知(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融通,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融通,分别作为教学认识论、知识认识论、教学方法认识论、学习认识论的基础;实施“四教两融入”,在“四教”(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教应用)过程中融入数学文化和数学模型化思维,作为落实核心素养的举措。
程德胜
关键词:教学信念教学创新职业教育
以智育德以德润智“德智交融”课程知识观及知识要素解析——以数学课程为例被引量:4
2020年
立德树人须建设“德智交融”之课程:以智育德,以德润智。“德智交融”课程应该回归知识实在性为基础的社会文化知识观,注重知识实在性、实践性与社会性的融合,弥补学校课程知识与社会实践知识之间存在的裂痕。由于外显知识是“结果型”的,而思想方法和数学文化等内隐于“水面”之下,需要通过社会化,或外化,或内化,或综合化途径转化为学生思维可以觉察的状态;同时,立德树人要求教学的知识取向与文化取向走向融合,从而需要从数学知识的结果实在意义要素、文化要素、理解要素(包括知识的过程要素、情境要素、逻辑要素)对知识进行解析,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程德胜
高职数学教师信息技术认识信念实证研究
2019年
信息化教学的推进和变革是以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为前提的。信息技术认识信念是对TPACK的认知,具体地,信息技术认识信念包括TK的信念(包括意识、态度、能力、方式、适应性),是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认知; TCK信念(技术与学科知识整合)和TPK的信念(技术与教学法的整合),即对技术作为工具,还是成为教学的方法,还是融入教学文化的认知。实证研究表明:信息技术认识信念各维度得分偏低,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能力有待提升,信息技术认识信念处于工具观阶段。教师的TPACK和认识信念互相影响,认识信念对TPACK的各个维度有引领作用,而TPACK对信息技术认识信念提升有促进作用。教师信息技术认识信念提升要从理论、实践和操作三个层面进行考量。
程德胜宁连华
关键词:数学教师TPACK
高职数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高职数学精品课程建设是职业院校数学课程改革的最重要方向之一.高职数学精品课程建设应以"学生获得什么,得到什么样的发展"作为课程建设最本质的内涵.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是:指导思想——课程建设与人的结合;实践之路——课程建设与专业的结合.
程德胜
关键词:高职数学精品课程
回顾与慎思:论五年制高职课程建设的意向性——以数学课程为例被引量:2
2019年
“意向性”是现象学的重要主题,是意识的本质和根本特征,是行动前对于“做什么”的构思,且构思的内容清晰。基于问题、现实与发展的要求,高职数学课程建设基础需要“重新概念化”。文章通过回顾与慎思,重新认识课程的主体、知识、目标与形态问题:①课程主体意向性,“一体双元”——“人”作为课程主体的主要元素,知识作为课程主体的次要元素;②课程知识意向性,涉及知识的价值、教学实现、组织与评价;③课程目标意向性,从知识立意转向核心素养的发展,以及人的发展、社会要求与数学价值三个课程目标维度;④课程形态意向性,课程形态要基于核心知识课程主线,呈现“过去—现在—未来”的课程时态,做好数学与专业融合,以及做好围绕核心能力的课程架构。
刘宗宝程德胜
关键词:职业院校数学课程
高职数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学生观
2012年
在对高职数学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学生观"和建设内涵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坚持"数学与人的结合"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理论基础之一,是精品课程建设是否成功的首要因素。
程德胜丁兴荣
关键词:高职数学精品课程建设学生观
高职校数学教师教学思维的改造
2009年
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一直在进行中,例如教学方法的、教材的、课程标准的,但就目前来说,效果不明显。问题在哪里?就笔者看来,问题在于高职数学自身的教育哲学缺乏思想的指导。
程德胜
关键词:教学思维数学教师职校数学教学改革教育哲学高职数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