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葆华 作品数:46 被引量:268 H指数:8 供职机构: 广东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东省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政治法律 更多>>
10-HCPT对人肝癌细胞QGY和HepG2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 10 -HCPT对人肝癌细胞QGY和HepG2生长增殖的影响。 方法 :分别用不同浓度 10 -HCPT作用QGY和HepG2细胞 4 8h和相同浓度作用不同时间 ,以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指数 (GI) ,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率。结果 :10~ 36 0 μg/ml和 30~ 36 0 μg/ml 10 -HCPT分别作用QGY和HepG2细胞 4 8h后 ,均有显著性生长抑制作用 (P<0 .0 5 ) ,且呈量效依赖关系。 10 0 μg/ml10 -HCPT作用 2 4h、36、4 8和 72h对两种细胞均具有显著性抑制作用 (P <0 .0 5 )。实验组两种细胞克隆形成率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10 祝葆华 姚榛祥 江黎明 吴平 何惠娟 杨展关键词:10-羟基喜树碱 QGY 病理生理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践和评价 被引量:6 2001年 本教研室自 1 997年率先将CAI应用于医疗本科生病理生理学理论课教学 ,又于2 0 0 0年将此方法推广于普遍专科教学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总结了病理生理学CAI的实践经验 。 祝葆华 黄培春 陈锦关键词:病理生理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基于重大产业发展的湛江人才战略开发思路 2009年 随着湛江被广东省确定为粤西城镇群的中心及宝钢重组韶钢、广钢的现代化千万吨级钢铁基地落户湛江,湛江迎来产业快速发展、一系列重大产业布局的历史发展良机,而与产业发展有相匹配关系的人才开发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 戚怡 祝葆华关键词:人才开发战略 可持续发展 miR-181b调控靶基因TIMP-3对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探讨miR-181b对靶基因的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 proteinases 3,TIMP-3)的调控作用及其对肝癌细胞体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qRT-PCR检测肝细胞癌(HCC)组织和不同人HCC细胞系中miR-181b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TIMP-3在HCC中蛋白的表达.选择miR-181b高表达HCC细胞系SKHep-1,通过报告基因检测试验,观察miR-181b对TIMP-3的调控作用.分别通过Transwell小室和细胞划痕试验,观察阻断SKHep-1细胞miR-181b表达对其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miR-181b在HCC组织中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1),其高表达与HCC高侵袭转移密切相关(P<0.01).TIMP-3在HCC中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miR 181b在人HCC细胞Hep3B、HepG2、Huh-7、SKHep-1、SNU182、SNU449和肝细胞中均有表达,其中在SKHep-1中表达最高(P<0.01).高表达miR-181b抑制带有TIMP-3' UTR的荧光素酶的表达(P<0.05),抑制miR-181b不仅能降低SK-hep1的HCC细胞迁移能力(P<0.05),还可降低其侵袭能力(P<0.01).结论 miR-181b可能通过下调TIMP-3基因表达促进HCC侵袭和迁移能力. 祝葆华 陆元志 苑进凯 王坤关键词:肝肿瘤 肿瘤转移 PKC-α反义核酸对鼻咽癌CNE-2Z细胞增殖及c-myc和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03年 为探讨PKC α反义核酸对CNE 2Z细胞增殖及c myc、c fos表达的影响 ,采用脂质体 (LP)介导法 ,用 0 0 1~1 0 0 μmol/L各浓度PKC α反义核酸 (asODN)转染CNE 2Z ;MTT法及软琼脂克隆形成法分别检测CNE 2Z生长指数(growthindex ,GI)及其体外增殖能力 ;免疫组化法检测PKC α、及c myc、c fos的表达。结果表明 :PKC αasODN 0 0 5~ 1 0 0 μmol/L各浓度组CNE 2ZGI显著降低 (P <0 0 5 ) ,且呈量效依耐关系 ;其中 1 0 0 μmol/L和 0 5 0 μmol/LPKC αasODN对CNE 2Z生长有非常显著抑制作用 (P <0 0 1) ;0 5 0 μmol/LPKC αasODN组CNE 2Z软琼脂克隆形成率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并可下调其PKC α、c Myc、c Fos的表达 (P <0 0 5 )。结果提示 :LP介导PKC αasODN转染CNE 2Z细胞 ,可有效阻断CNE 2ZPKC α的表达 ,抑制其体外增殖能力 ,下调c myc、c fos蛋白表达 ;PKC αasODN可能通过下调c myc、c 祝葆华 黄培春 鲍波 陈锦关键词:CNE-2Z C-MYC 鼻咽癌 三种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及体会 被引量:26 2012年 基于讲解的教学模式(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基于病例的教学模式(Case Based Learning,CBL)在高等教育中被广泛采用。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及不同的授课教师和学生,对LBL、PBL和CBL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实施都有不同的要求。如何在外科学教学实践中科学运用三种教学模式,对提高外科学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帮助。 祝葆华 郭伟韬 王志刚关键词:LBL PBL CBL 外科学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复位植骨融合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3例外伤所致寰枢椎脱位成年患者,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17~64岁,平均36.8岁;其中横韧带断裂5例,Anderson Ⅰ型齿状突骨折1例,Anderson Ⅱ型骨折11例,Anderson Ⅲ型骨折6例,均合并脊髓功能障碍。首先行颅骨牵引术力争寰枢椎复位,然后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实施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固定并自体髂骨植骨术。植骨面去皮质后,两块自体髂骨半板骨松质面铺于植骨床植骨。结果本组患者术中未发生椎动脉或脊髓损伤,术后随访8~25个月,神经功能获得改善;影像资料显示寰枢椎解剖关系恢复良好,螺钉位置好,术后无松动、断钉,植骨3个月椎体间达到稳定融合。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是一种固定牢固,安全可靠的方法 。 郭伟韬 祝葆华 曾荣 孙欣 刘思景 肖启贤 陈子秋关键词:椎弓根螺钉 寰枢椎不稳 三种PCR方法在HBV基因整合位点确定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比较反向PCR(Inverse-PCR,IPCR)、Alu-PCR、接头PCR(Cassette-ligationmediated-PCR,CLM-PCR)三种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HBV DNA)整合位点筛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手术获取1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提取基因组DNA,设计相应引物,分别采用三种PCR方法进行扩增,将PCR产物回收,克隆至PMD18-T载体进行基因测序,利用BLAST工具进行序列比对,分析三种方法在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整合位点确定中的效果.结果 采用Inverse PCR方法检测PCR产物后得到7个特异性电泳条带,克隆后得到测序结果22个,经序列比对发现3个整合位点;采用Alu-PCR方法,产物电泳得到13个特异性条带,得到测序结果32个,序列比对未发现整合位点;采用CLM-PCR方法,得到12个特异性电泳条带,得到测序结果4个,未发现整合位点.结论 在查找HBV整合位点的研究中,IPCR方法具有较稳定的扩增能力及较高的位点检测率. 王兰天 祝葆华 周伯平 刘威龙 廖明凤 李晓鹤 陈心春 李涛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 病毒整合 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畸形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评价后方入路半椎体切除并椎弓根螺钉矫形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突畸形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收集17例先天性半椎体并脊柱侧突后突畸形患儿,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11.8岁。患儿接受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矫形固定+椎间隙半椎体之骨颗粒植入融合术,手术固定2~8椎体,椎体手术后佩戴胸腰背支具6个月以上,测量并比较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侧后突之Cobb角,从而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本组患儿侧突主弯Cobb角术前平均64.2°,术后18.3°,矫正率为71.5%;后突主弯Cobb角术前平均57.1°,术后22.6°,矫正率为60.4%。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或术区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植骨达到骨性融合,而且代偿性辅弯减少,躯干平衡改善。结论:后方入路半椎体切除并椎弓根螺钉矫形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突畸形可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其中,短节段固定又可以保留较多的椎体生长和运动功能。 郭伟韬 祝葆华 曾荣 孙欣 刘思景 肖启贤 陈子秋关键词:先天性脊柱畸形 半椎体 椎弓根内固定 HBsAg阳性肝癌细胞基因组中HBx相关整合位点的探讨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HBsAg阳性肝细胞肝癌(HCC)细胞基因组中HBVX基因(HBx)所参与整合的位点。方法取6例HBsAg阳性HCC患者癌组织,提取基因组DNA;行酶切、连接操作,针对HBx设计引物,行反向PCR扩增;将产物电泳后切胶回收特异性电泳条带,从中回收DNA并克隆至pMD18-T载体,转化、培养后取菌液行基因测序;用Blast工具进行序列比对。结果反向PCR扩增后,电泳检测可见7条特异性条带;克隆后得到测序结果22个;经序列比对发现3个整合位点,分别定位于19q12、2q32.2、22q12,其中,定位于19q12的基因为CCNE1。结论在HBsAg阳性HCC细胞基因组中存在HBx的整合;19q12、2q32.2、22q12是HBx参与整合的位点,提示HBV整合的CCNE1基因参与了HBsAg阳性HCC的发生和发展。 祝葆华 王兰天 李涛 周伯平关键词:整合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