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波
- 作品数:61 被引量:159H指数:6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病原生物学学生创新实验教学的效果与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病原生物学创新实验教学的效果。方法分析4年来学生创新实验各主要环节及其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评价学生创新实验的效果并总结经验。结果学生创新实验的主要环节包括选题、学生的研究方法、教师的指导模式等。学生创新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提高了教师的素质,研究的结果还丰富了教学资料库。结论创新实验教学改革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
- 张艳丽厉晓帆张璐邱阳张文卿王秋波
-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教学方法
- 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被引量:4
- 2023年
- 为调动学生对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实验教学效果,通过精简传统免疫学实验项目、增加流式细胞术实验、改进吞噬细胞功能检测方法、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改进考核模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更加重视免疫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提高不同学生之间学习成绩的区分度。
- 任书荣闫志勇张蓓王秋波王静吕锐张艳丽
-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 蜂毒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被引量:3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蜂毒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 :对健康志愿者蜂毒螯刺 ,分别于螯刺前后检测血浆及单个核细胞 (PBMC)经PHA诱导产生的IL 2 IL 4,以及IgG、IgA、IgM、C3,反映机体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蜂疗后机体血浆及诱导PBMC产生的IL 2含量明显增高 ,血浆IL 4含量明显降低 ,诱生PBMC产生的IL 4无明显变化 ,同时血浆中的IgG、IgA、IgM、C3的量在蜂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蜂毒对机体免疫系统有直接作用 ,蜂毒通过增强TH1细胞功能 ,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起正向调节作用。
- 王秋波鲁迎年臧云娟张艳丽
- 关键词:蜂毒TH1TH2细胞因子免疫调节机制
- 胃癌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替代癌细胞的体外化疗药敏试验被引量:11
- 2001年
- 目的 用胃癌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替代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化疗药物敏感性测定 ,以辅助解决胃癌病人个体化疗用药问题。②方法 取胃癌病人手术标本的同时抽取其外周血 ,采用噻唑蓝 (MTT)法 ,体外检测 2 7例胃癌病人癌细胞和PBMCs对 7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③结果 不同化疗药物对胃癌病人癌细胞、PBMCs抑制率差异均有显著性 (F =5 .2 8,5 .17,P <0 .0 1) ;但每一种化疗药物对胃癌病人癌细胞和PBMCs抑制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t =0 .92 44~ 1.6 6 98,P >0 .0 5 ) ;胃癌病人癌细胞抑制率与PBMCs抑制率间呈正相关关系(r=0 .6 978~ 0 .886 4,P <0 .0 1)。④结论 用PBMCs替代癌细胞进行化疗药物敏感性测定 ,可为胃癌病人个体化疗用药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 王静王秋波
- 关键词:药物筛选试验抗肿瘤药PBMCS
- 一种制作长期使用的寄生虫卵玻片标本的装置
- 本发明属于医学及畜牧兽医领域,提供一种制作长期使用的寄生虫卵玻片标本的装置,该装置由中空的透明玻片和硅胶塞组成。透明玻片中间包含一个方形空隙,空隙与一条隧道相通,隧道内放置一个圆柱形硅胶塞。该装置相当于一个可以在显微镜下...
- 常志尚吕锐王秋波张艳丽赵蓉
- 文献传递
- 人CD59 RNAi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的构建与鉴定
- 目的:构建并筛选携带针对CD59基因的pSUPER retro RNAi逆转录病毒载体以及稳定产毒的细胞克隆,从mRNA水平研究CD59在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及相关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方法:用DNA重组技术,将3条60bp...
- 高美华石学香李先平张蓓王秋波王冰
- 关键词:细胞克隆
- 文献传递
- 突变人CD59基因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构建2种突变人CD5 9(HMCD5 9)重组质粒,建立高效真核表达系统。方法:采用基因点突变技术在CD5 9易于糖基化的位点K4 1 H4 4将H4 4基因位置变更或增加K的数目,构建2种不同的CD5 9突变基因,各设计两条互补突变引物和两条常规引物,以已构建CD5 9cDNA为模板,3重PCR定点诱变扩增突变基因,EcoRⅠ酶切重组入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ALTER MAX ,利用阳离子脂质体(Lipfectamine 2 0 0 0 )将重组质粒和pcDNA3共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hamsterovary ,CHO)进行表达。结果:通过PCR定点诱变成功获得目的CD5 9突变基因,序列测定及酶切鉴定均证实成功构建了pALTER MAX 突变CD5 9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系统,突变基因长度约5 0 0bp。阳离子脂质体(Lipfectamine 2 0 0 0 )将重组载体质粒和pcDNA3共转染导入真核受体细胞(CHO) ,G4 18筛选出了稳定细胞克隆。结论:以突变CD5 9基因和pALTER MAX质粒为基础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导入真核细胞并获得膜表面突变CD5
- 高美华王秋波任书荣张艳丽王静张丽
- 关键词:CD59基因突变真核表达
- 一种制作长期使用的寄生虫卵玻片标本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作长期使用的寄生虫卵玻片标本的方法,是将新鲜虫卵用固定液固定,再将固定的虫卵用透明塑料袋封装、甘油包埋、封片而制得的虫卵玻片标本。通过该方法制得的标本既可以保持虫卵固有的形态和色泽,又可以将虫卵及固定液与...
- 常志尚吕锐徐文华王秋波赵蓉
- 文献传递
- CD59基因的突变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构建两种活性位点相关性CD59突变基因,并重组入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选取物种间高度保守W40位点及相邻位置为突变位点,重叠延伸PCR(Overlap extension PCR)法构建两种CD59基因点突变,一种是编码W40的密码子TGG缺失突变,另一种是C39W40K41→W39W40W41的相应基因突变,各设计两条常规引物和两条反向互补突变引物,以已构建CD59 cDNA为模板,三重PCR定点诱变扩增突变基因,重组入克隆载体PMD18-T-Vector,EcoRⅠ单酶切获得目的基因,重组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结果通过PCR定点诱变成功获得两种目的CD59突变基因,序列测定及酶切鉴定结果均证实成功构建了pIRES-m1CD59、pIRES-m2CD59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系统,突变CD59基因长度约500 bp。结论重叠延伸PCR法诱变经济可靠,重组质粒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CD59的抗补体活性奠定了基础。
- 朱新红高美华任书荣王秋波王静林存智
- 关键词:点突变真核表达
-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
- 研究探索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在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择临床医学专业7年制和检验医学专业学生,推行综合设计性实验,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资料收集和实验设计,并独立完成整个实验课题的过程。综合设计性实验有效地培...
- 丁守怡张文卿王秋波吕锐孟林张艳丽王斌
-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本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