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宝贵

作品数:43 被引量:327H指数:11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科技计划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肿瘤
  • 16篇胃癌
  • 12篇预后
  • 10篇胃肿瘤
  • 6篇手术
  • 6篇外科
  • 6篇腹腔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5篇胃肠
  • 5篇细胞
  • 5篇淋巴
  • 5篇病理
  • 5篇肠癌
  • 5篇肠肿瘤
  • 4篇预后分析
  • 4篇直肠
  • 4篇术后
  • 4篇外营养
  • 4篇胃癌根治

机构

  • 36篇天津医科大学
  • 7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云南省第一人...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肿瘤防...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天津市肿瘤医...

作者

  • 43篇王宝贵
  • 35篇梁寒
  • 17篇王晓娜
  • 16篇潘源
  • 12篇张汝鹏
  • 12篇丁学伟
  • 8篇王家仓
  • 7篇崔青皓
  • 7篇蒋朱明
  • 7篇郝希山
  • 6篇张李
  • 6篇刘宁
  • 5篇吴亮亮
  • 5篇詹宏杰
  • 5篇柳建中
  • 5篇王秀荣
  • 5篇邓靖宇
  • 4篇刘勇
  • 3篇张晖
  • 2篇唐伟松

传媒

  • 8篇中华胃肠外科...
  • 6篇中国临床营养...
  • 5篇中华肿瘤防治...
  • 4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癌症进展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消化肿瘤杂志...
  • 1篇第四届中国肿...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的预后分析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探讨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的对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9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D2根治术后随机分为HIPEC(实验组)和单纯手术组(对照组),术后4周均予以FOLFOX4方案静脉化疗12个疗程。测定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肝肾功能的变化,分析比较患者生存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7 d的外周血白蛋白(32.34±2.23)g/L较术前(46.45±4.81)g/L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Ⅱb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60.0%(P>0.05),Ⅲ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5%和35.9%(P>0.05),Ⅲa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3.6%和58.3%(P>0.05),Ⅲb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0.9%和27.3%,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1.0个月(95%Cl:36.1~65.9个月)、20.0个月(95%Cl:12.0~28.0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c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8.6%和20%(P>0.05)。结论:术中HIPEC可提高Ⅲb期胃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延长生存期。
詹宏杰梁寒王宝贵刘洪敏郝希山
关键词:胃癌热灌注化疗预后
液体与粉剂肠内营养制剂在配制时间与污染方面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比较液体与粉剂肠内营养制剂在配制时间与污染情况的差异。 方法 肠内营养支持患者 2 0例 ,随机分 2组 ,每组 10例。研究组 :使用液体肠内营养制剂 ;对照组使用已上市的粉剂肠内营养制剂。分别按计划给病人进行 6d以上的肠内营养支持 ,观察 2种肠内营养制剂操作时间和输注前后细菌培养情况。 结果 操作时间观察 :研究组平均输注前操作时间 (18.0± 3.0 )s,对照组平均输注前操作时间 (10 6 .0± 2 1.0 )s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0 1)。细菌培养结果 :两组营养液在输注前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在使用 6h后取液 ,对照组阳性 2例占 2 0 % ;而研究组均为阴性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14)。 结论 液体肠内营养制剂不需配制 ,污染少 ,使用方便。粉剂肠内营养制剂价廉 ,配制时偶有污染。
王秀荣蒋朱明王宝贵牛玉坚
关键词:操作时间细菌培养
舒尼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进展的胃肠间质瘤28例疗效分析
2013年
目的 探讨舒尼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进展的胃肠间质瘤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1月至2013年2月间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28例伊马替尼耐药的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评价舒尼替尼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原发灶不同基因突变类型、有无再行减瘤手术等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总体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7个月(3~28个月),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13个月(3~48个月).野生型、外显子9突变以及外显子11突变患者中位PFS分别为7个月、10个月和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22个月、13个月和9个月,且前两者预后优于后者.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原发灶基因突变类型以及联合手术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舒尼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进展的GIST是安全有效的.原发病灶基因突变类型可以作为舒尼替尼二线治疗的独立预后因素.此外,同时联合外科干预可以改善伊马替尼耐药且局部进展的GIST患者预后,但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蔡明志张李邓靖宇王晓娜王宝贵刘宁潘源张汝鹏崔青皓梁寒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舒尼替尼伊马替尼预后
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热疗和化疗及放疗后凋亡相关基因的变化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热疗、化疗、放疗对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类结肠癌细胞株——HT29移植于裸鼠双侧后肢。于实验室模拟热疗条件(43℃,60rain),并参照人类结肠癌临床化疗及放疗方案。实验共分6组,即热疗、化疗、放疗、热化疗、热放疗及热放化疗组。于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处死裸鼠。取肿瘤组织备用。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细胞膜、细胞浆及细胞核Bcl-2和Bax基因及P53表达的形态学变化。结果6种治疗方法均能不同程度下调P53和Bcl-2、上调Bax的表达。热放化疗组治疗后48hP53及Bcl-2达到最低水平,Bax达高峰。与另外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热疗、热化疗及热放疗3组间对P53表达的下调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较化疗、放疗组下调明显。治疗后48h热放疗组和热放化疗组Bcl-2的表达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热疗组下调Bcl-2作用最小,与另外5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热放化疗组上调Bax基因表达的作用发生时间最早(2h):作用最强,与另外5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热疗组发生时间最晚(24h),作用最小,与另外5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热疗可能通过增强放化疗对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发挥其增敏作用。热疗联合应用化疗和(或)放疗对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更为显著。
梁寒詹宏杰王宝贵潘源郝希山
关键词:结肠肿瘤
外周血内毒素与内外科重症患者死亡率的关系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对内毒素检测方法及内外科重症患者外周血内毒素水平与患者死亡率的预测进行研究。方法用稀释加热处理后的健康人血浆代替无热原水,稀释健康人和患者的血浆标本。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大于7分者为观察对象,48例急诊内外科重症患者进入本研究。患者均于就诊6h内取血作生化检验,用Vacutainer无热原试管加取1.5ml全血,进行血浆分离,保存于-30℃冰箱2周内检测。临床观察2周,记录有无死亡。数据用标准统计软件StatviewSE作统计分析,P<0.05时有显著意义。结果内毒素升高的患者(10pg/ml左右时),其测量误差可达20%。50例健康人内毒素浓度为(3.9±0.7)pg/ml。48例重症患者APACHEⅡ评分范围为7~30分,外周血内毒素浓度为(11.4±2.7)pg/ml,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01)。当周围血内毒素值分为三组(6.0~9.9pg/ml,10.0~14.9pg/ml,15.0~20.0pg/ml)时,观察到死亡率分别为0、30.0%、75.0%,两者有明显相关性(r=0.99,P=0.04)。当APACHEII评分也分为三组(7~14分,15~19分,20~30分)时,患者死亡率分别为0、54.5%、66.7%,两者亦相关(r=0.88,P=0.31)。结论重症患者早期外周血内毒素的水平与疾病死亡率明显相关,观察早期外周血内毒素的水平对预测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欧阳一鸣蒋朱明周玉淑马遂黎玉国刘跃武王宝贵唐伟松
关键词:外周血内毒素死亡率
青年与老年结直肠癌临床病理与预后比较被引量:19
2007年
为了探讨青年与老年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不同,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2002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治疗、经病理资料确诊且随访资料完整的青年结直肠癌(≤40岁)278例,老年结直肠癌(〉60岁)693例,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示青年组结直肠癌与老年组结直肠癌相比出现症状时间较短,发病部位以直肠癌多见,病理类型较差,淋巴结转移常见,Duke分期较晚,但青年组与老年组之间总的生存期没有差别。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青年组与老年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有差异;但相同临床期别结直肠癌青年组预后并不比老年组差。
王晓娜梁寒丁学伟王家仓王宝贵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年龄因素病理预后
原发性结直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治和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总结原发性结直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 33年来收治的 6 8例原发结直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中位年龄 4 6岁 ,男女比例 1 8∶1。腹痛、腹部包块、腹泻、体重下降、便血、恶心呕吐是主要临床表现。肿瘤部位以回盲部最为常见 (49% ,33/ 6 8)。肿瘤最大平均径为 (8 3± 3 6 )cm ,以B细胞来源为主 (94 % ,6 4 / 6 8) ,多为中低度分化 (84 % ,5 7/ 6 8)。ⅠE、ⅡE、ⅢE、ⅣE期患者分别占 4 9%、2 7%、9%、16 %。 6 8例中 4 2例接受根治性手术 ,2 1例为姑息性切除 ,5 9例作了化疗 ,14例接受放射治疗。本组患者累积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3%、4 7%、4 4 %。结论 原发性结直肠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好发于青壮年男性 ,手术切除和临床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王宝贵丁庆刚崔青皓梁寒柳建中王家仓
关键词:结直肠非霍奇金淋巴瘤原发性预后分析腹部包块回盲部
MGMT,hMLH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肿瘤修复基因蛋白产物MGMT、hMLH1 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相关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研究96例胃癌切除标本中MGMT和 hMLH1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
张晖梁寒王宝贵王晓娜丁学伟刘勇潘源
关键词:MGMTHMLH1胃癌
文献传递
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前瞻性临床研究阶段报告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比较全胃切除术后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与Roux—en—Y术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术后远期并发症及生活质量。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前瞻性入组109例胃癌住院患者,在全胃切除及淋巴结清扫后,术中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R—Y组(采用Roux-en-Y重建术,57例)和FJI组(采用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重建术,5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营养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术后1、3和6个月,FJI组R.S综合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R—Y组[13%(6/45)比37%(18/49),3%(1/30)比42%(14/33),5%(1/21)比48%(11/23),均P〈0.01],但在3个月时,FJI组反流和烧心症状的出现率则明显高于R.Y组[53%(16/30)比21%(7/33),P〈0.01;37%(11/30)比12%(4/33);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项营养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核心问卷EORTCQLQ.c30v3评分显示,两组患者在术后各个随访时间点总体健康状况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胃癌补充问卷EORTC—QLQ—ST022评分显示,FJI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进食”评分明显优于R—Y组,但在术后3个月时“反流”评分则明显劣于R.Y组(均P〈0.01)。结论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保留了食物十二指肠通过和肠道神经传导的完整,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张李潘源刘洪敏詹宏杰丁学伟王晓娜王宝贵刘宁张汝鹏崔青皓梁寒郝希山
关键词:胃肿瘤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
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对手术后患者脏器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0
2003年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对手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32例消化道手术患者按随机表分别予以肠外营养(PN组)、基础型肠内营养(EN组)和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GLN组)。3组患者术后第3天开始至术后第11天,接受等氮等热卡的营养支持(92.0kJ·kg-1·d-1,0.2gN·kg-1·d-1)。观察脏器功能、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浆谷氨酰胺水平及预后指标。结果(1)PN组出现一过性肝功能损害的患者较其他2组为多,但差异无显著性(P=0.11~0.24);(2)PN组CD3+、CD4+细胞百分比以及CD4+/CD8+的比值术后第11天低于术前水平,且其手术前后的差值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4,0.001,0.006)。GLN组术后第11天与术前CD25+细胞百分比的差值明显高于PN组(P=0.01),比较EN组也有增高趋势(P=0.07);(3)术后第11天PN组患者血浆免疫球蛋白(IgG、IgM)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4,0.05),而其他两组已恢复到术前水平;(4)术后第11天,PN组患者血浆游离谷氨酰胺水平明显低于EN组和GLN组(P=0.001);(5)EN组的营养药费用明显低于PN组(P=0.001)。结论PN组患者有较多一过性肝功能损害。在本研究条件下,肠内营养支持后可减轻免疫功能抑制,谷氨酰胺强化后这种免疫功能得到加强。
王宝贵蒋朱明王秀荣何桂珍杨乃发舒红崔巍
关键词:谷氨酰胺肠内营养脏器肠外营养胃肠肿瘤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