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福
- 作品数:30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测力式骨科固定器生物力学效应及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1
- 1994年
- 本文从骨伤生物力学观点对新型骨科医疗器械测力式骨科固定器的效应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应用该器械进行动物实验所得部分数据,并做了初步分析。
- 顾志华张蒲李立宏陈洪京林振福王汉林李军刘亨远石国生
- 关键词:骨科固定器生物力学效应动物实验
- 儿童先天性垂直距骨(附六例报告)
- 1987年
- 本文报告了6例先天性垂直距骨的手术治疗及随诊结果.对于先天性垂直距骨之病因、病理、临床及X线诊断和治疗进行了文献复习和讨论.
- 刘燕京林振福
- 关键词:儿童先天性垂直距骨文献复习手术治疗病因病理
- 测力式小儿骨科固定器功能结构及生物力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 1992年
- 作者自1987年以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骨折端应力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该课题的研究首先必须有一套既能使骨折端得到稳定固定,又能获得预加可测应力值的装置系统。本器械就是为适应该实验要求而设计的,经动物实验与临床观察证明,该器械对科研和临床均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顾志华张蒲林振福
- 关键词:生物力学治疗器械
- 肘前切口治疗严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
- 1999年
- 吴希瑞张煜张英泽彭阿钦潘进社林振福
- 关键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畸形前切口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肱二头肌腱前臂外侧皮神经
- 软骨来源的层粘连蛋白被引量:1
- 1999年
- 层粘连蛋白(Laminin,LN)是一种非胶原糖蛋白,属于细胞粘附分子家族中一些整合素的配体〔1、2〕。分子量900KD,沉降系数1155。LN至少有7个成员,其中LN-1研究最多,最具代表性,由α1、β1和γ1(以前称A、B1和B2)3条肽链组成...
- 张国川林振福段惠军
- 关键词:层粘连蛋白
- 未成年人胫骨近端松质骨的力学性质及讨论被引量:11
- 1998年
- 本文报道了未成年人胫骨近端骺板及松质骨的力学性质。作者指出,未成年人胫骨近端松质骨在构造上呈弹性网状结构,其中充满了红骨髓。对松质骨作单轴压缩试验时有红骨髓溢出,压缩强度极限为0.54MPa,远低于成熟骨压缩强度极限。松质骨作为承载结构应是固-液二相耦合承载。
- 华筑信刚芹果林振福李军
- 关键词:松质骨骨髓单轴压缩力学性质
- 骺板牵拉延长术后胶原纤维的扫描电镜观察
- 1999年
- 目的 :探讨骺板胶原纤维受到牵拉后其胶原纤维超微构筑的变化。方法 :将经外固定器牵拉分离后儿童胫骨远端及近端骺板制成标本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骺板经牵拉后其胶原纤维超微构筑发生了改变 ,胶原纤维趋向于力的纵轴方向排列。结论 :经牵拉后 ,骺板胶原纤维超微构筑发生了改变 。
- 陈亚平王丽李杰丁宁林振福
- 关键词:骺板胶原纤维骨桥
- 骨骺软骨中淋巴管的分布及层粘蛋白的表达
- 1999年
- 目的:观察长骨骨骺软骨中毛细淋巴管及生长板中层粘蛋白(LN)的分布。方法:取10、22、36周引产胎儿和11岁儿童截肢标本的胫骨近端骨骺,用HE染色和LN免疫组化染色,改良的5′-核苷酸酶染色(Veter法)等方法观察。结果:软骨管是软骨组织中内衬内皮细胞,外包绕LN阳性基底膜的管腔状结构,胎儿10周时尚不存在,22周和36周时存在,Veter染色发现,有的软骨管的内皮细胞呈红色,提示为毛细血管,有的内皮细胞含棕色颗粒,提示为毛细淋巴管。生长板静止带、增殖带及部分肥大带软骨细胞胞浆、胞膜及临近基质,对LN呈阳性表达。结论:胎儿长骨骨骺软骨中存在毛细淋巴管,与毛细血管一样也是软骨管的组成部分。除生长板静止带外,增殖带及部分肥大带软骨细胞也合成LN。
- 张国川段惠军王亚平李英敏林振福
- 关键词:骨骺软骨淋巴系统层粘蛋白
- 骨折端应力与愈合关系的动物实验分析被引量:3
- 1995年
- 本文引入愈合指数概念,根据动物实验数据,建立愈合函数,描述骨折端应力与愈合的关系。分析表明,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有益于愈合应力范围和一个愈合最优应力。为控索骨折端应力与愈合的关系,我们多批次地进行了不同应力水平下的骨折愈合动物实验。
- 顾志华张蒲周祖威吴棣华林振福
- 关键词:骨折应力愈合动物实验
- 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功能锻炼被引量:3
- 2000年
- 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一直是骨科治疗的难点,原因之一就是手术后的髋关节功能障碍。术后早期的正确的功能锻炼则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这一并发症的发生。1 临 床 资 料1.1 术后功能锻炼:本组共16例,20髋。年龄8~12岁,平均10.5岁。女性13例,男性3例。左髋12例,右髋8例。?..
- 张国川段惠军林振福
- 关键词:先天性髋脱位功能锻炼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