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燕
- 作品数:8 被引量:114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科中成药“辨证辨量辨毒”合理用药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被引量:20
- 2016年
- 骨科中成药多含有毒性中药饮片,且使用量大、用药人群特殊,一直是中成药安全合理用药的热点和难点。该文切入医院药学工作实际和中医药基本理论,提出骨科中成药"辨证辨量辨毒"的合理用药模式,拟定相关参考规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支持。首先,梳理骨科中成药临床应用特点,提出"证"、"量"、"毒"三位一体的用药核心监护点;接着,以常见81个同类品种为示例,建立说明书信息库,并以2 000张回顾性处方点评分析结果圈定高频药物和常见不合理因素;同时,从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系统搜集汇总不良反应案例文献,辅以问卷调研形式,明确了各药品的核心监护点信息。整合以上信息,拟定《骨科中成药临床用药参考》并经专家讨论后完善修订。初步预实践2个月后效果显示,该模式符合临床用药实际,能够提供实用有效的合理用药信息,效果良好。综上,"辨证辨量辨毒"是骨科中成药临床用药的关键要素和核心监护点,该模式立足临床实际,为合理用药研究提供思路创新、理论保障和数据支持。
- 王宇光金锐强思思林志建李红燕鲁姝孔祥文
- 关键词:临床药学中成药骨科合理用药安全性
- 近3年我院门诊中药饮片应用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了解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药饮片的使用特点,为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科学监管提供依据。方法:提取2007年7月—2010年6月我院门诊中药处方71 273张,将处方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饮片被广泛应用到各种疾病的治疗中;用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人数、处方量及药材消耗量及消费金额都在逐年增加;脑病科等科室的中药处方数百分比较高。结论:久病体虚的中老年患者依然是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的主体,40岁以下年龄段的患者在逐年递增;在第3年,中药饮片的处方剂量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这可能与部分医生习惯以重剂治疗慢性、顽固性疾病有关;提示应根据医学发展、疾病特点、中药饮片处方中的使用剂量等情况变化,适当修改中药饮片临床使用的相关标准,提高中药饮片合理用药水平。科室中药处方数百分比排序为重点监测中药应用合理性,为临床中药学开展提供了依据。
- 孔祥文李红燕武莹
- 关键词:中药饮片
- 医院药库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初探被引量:9
- 2010年
- 李红燕鲁姝孔祥文强思思吴海燕罗想成
- 关键词:药库管理
- 浅析中药注射剂的风险与对策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相关文献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进行总结。结果:中药注射剂的风险因素包括药物因素、药物相互作用、原料选取生产工艺、个体差异、给药方法等。结论:在生产上要加强管理;加强安全性研究与监测,建立监管档案;提高医生素质及时监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多管齐下以保证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
- 李红燕孔祥文韩伟民
-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
- 口服降糖药用药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了解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根据该院计算机所列口服降糖药名称统计用药金额及数量,以限定日剂量法计算用药频率(DDDS)。结果其中拜唐苹应用金额最高,二甲双胍肠溶片用量最大;DDDS值最大是二甲双胍肠溶片;序号比值最接近1的是达美康。结论糖尿病用药频次、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医师和药师要根据药品的适应症、作用特点、安全性、价格因素等为患者合理选用药品。
- 李红燕孔祥文
- 关键词:用药金额用药频次口服降糖药用药分析
- 基于不良反应/事件文献分析的骨科中成药安全用药通则规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0
- 2015年
- 骨科中成药组分复杂,多含药性峻烈及毒性饮片,药物安全窗口较窄,临床禁忌较多,不良反应/事件发生频率较高。为探索骨科中成药安全用药的通则规律,提炼用药教育关键点,以保障临床合理用药,以近80种本院常用骨科中成药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检索策略,收集汇总来自164篇不良反应文献的237例案例,采用多维度的文献分析和个案荟萃防范,尝试确定骨科中成药安全合理用药的风险共性因素,建立不良反应/事件防范通则。包括1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方面,无论内服或外用,皮肤过敏反应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循环、消化等其他系统不良反应与药品所含毒性成分密切相关;部分药品存在隐匿而累积的肝肾损伤。2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方面,存在3个重要时间节点,用药30 min与患者特异体质相关、用药数月至半年与药源性肝肾损伤相关,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节点为7 d,且呈现与药理作用相关的可预测型不良反应特征。3毒性因素对于骨科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发生(频度、广度、难易度)具有极端重要性。4特殊用药因素如联合西药、中药汤剂,超剂量超疗程用药、自我药疗等也需重点关注。综上,总结骨科中成药不良反应/事件防范的通则规律,为临床医师安全合理用药提供支持,为临床药师用药教育提供指导。
- 王宇光史新元金锐李红燕孔祥文乔延江
- 关键词:骨科中成药安全用药
- 106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药品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7~2009年的所有不良反应报表,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方式、药物的种类、不良反应的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女性ADR构成比较高,达63.2%;静脉用药构成比高达83.96%;抗菌药ADR构成比居榜首,占54.72%,中成药ADR构成比32.08%;ADR表现以皮肤和消化系统损害为多,占69.81%。结论: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重视不良反应的监测和上报工作,合理使用各类药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李红燕孔祥文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 基于处方点评的中成药临床合理用药关键要素探讨被引量:49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的关键要素。方法:参考《处方点评管理办法》,回顾性随机抽取某院2013年1-6月门诊中成药处方870张,开展处方点评,并分析合理用药关键要素。结果:不合格处方共171张,超剂量或超疗程用药、疹断与用药不符、药品不合理配伍、重复给药为不合理用药的四大主要因素,恰当剂量和理论指导是合理用药的关键要素。结论:以门诊一线处方为基础开展处方点评,分析中成药合理用药要素,可为深入研究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 王宇光李红燕孔祥文
- 关键词:中成药处方点评临床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