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文
- 作品数:17 被引量:226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梗死患者用药回顾性分析及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探讨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对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脑梗死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临床药师为脑梗死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切入点,探讨建立本院脑梗死患者个体化药学服务的工作模式。方法:共纳入脑梗死病例202例,整理患者入院诊断、用药情况、利用EXCEL表格整理计算每种药品使用方法、DDDs和DUI,评价患者选药合理性、联合使用中成药的安全性及合并症用药的相互作用等。结果:该院脑梗死患者治疗用药主要包括以治疗脑梗死为主的抗凝药、抗血小板药和神经保护药,以治疗并发症为目的的降压药、降糖药和调脂药。患者使用药物后不良反应少,依从性较好,但存在用药选择上和临床指南略有差异、中成药使用比例较高和合并症用药较多的问题。结论:通过了解该院当前脑梗死病种治疗的用药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根据临床和患者需求初步建立了具有针对性的药学服务模式,进一步提高了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工作能力,为优质的药学服务奠定了基础。
- 鲁姝武莹于静远李博孔祥文黎悠
- 关键词:脑梗死药物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药学
- 医院药库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初探被引量:9
- 2010年
- 李红燕鲁姝孔祥文强思思吴海燕罗想成
- 关键词:药库管理
- 浅析中药注射剂的风险与对策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相关文献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进行总结。结果:中药注射剂的风险因素包括药物因素、药物相互作用、原料选取生产工艺、个体差异、给药方法等。结论:在生产上要加强管理;加强安全性研究与监测,建立监管档案;提高医生素质及时监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多管齐下以保证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
- 李红燕孔祥文韩伟民
-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
- 急危重症常用中成药调剂现状分析及技术规范初步构建被引量:10
- 2021年
- 中成药治疗急危重症历史悠久,临床疗效明确,具有突出的实用价值。开展急危重症中成药调剂技术规范研究既是保障临床合理用药的要求,也是推动药学服务发展的关键任务。针对目前急危重症中成药调剂研究范围窄、调剂流程不规范、调剂人才缺乏等掣肘问题,文章思考以临床药学服务为导向,提出构建急危重症常用中成药调剂九项关键技术,包括采购验收技术、库存管理技术、处方审核技术、处方调配技术、处方复核技术、发药与用药交代技术、用药监测技术、处方点评技术以及药物警戒技术。通过对急危重症中成药调剂技术体系及其规范进行构建,保证临床调剂合理高效,推动中医临床药学服务发展。
- 朱元珅孔祥文魏建英史楠楠王燕平翟华强金世元王永炎
- 关键词:急危重症合理用药
- HPLC法测定活血止痛胶囊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及阿魏酸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活血止痛胶囊(当归、三七、乳香、土鳖虫、冰片、自然铜)三七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3种皂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中阿魏酸,为制定该制剂质量标准中定量测定方法及限度提供依据。方法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3种皂苷色谱柱为kromasil TMC18分析柱;以乙腈-水梯度洗脱(0~12 min乙腈质量分数为19%;12~60 min乙腈质量分数由19%递升至36%);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当归中阿魏酸色谱柱为kromasil TMC18分析柱;以乙腈-0.085%磷酸溶液(17∶8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16 nm,柱温35℃,进样量10μL。结果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922~5.534μg、1.337~8.021μg和1.032~6.182μg。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52%、99.66%和99.23%。阿魏酸线性范围分别为50.72~304.32μg。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32%。结论 HPLC梯度洗脱法能将多种皂苷很好地分离检测,提高了时效,减少了误差。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可行、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结果稳定。可用于活血止痛胶囊中三七多种有效成分的测定。
- 韩杰孔祥文李东辉
- 关键词:活血止痛胶囊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阿魏酸
- 中药妊娠期用药的安全性等级研究被引量:35
- 2016年
- 妊娠期使用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传统妊娠禁忌内容具有一定历史局限性,不能满足指导当前妊娠期合理使用中药的需要,亟需去粗取精和现代医学阐释。该文基于临床工作实际,借鉴西药妊娠期分级使用理念,从划分安全等级和拟定用药原则2个方面,梳理中药妊娠期使用安全性的古今认识,尝试进行妊娠期使用中药的安全性分级。文章分析了妊娠禁用、忌用和慎用本就具有的等级化内涵,结合若干妊娠食疗方展现出的部分中药较高的安全程度,划分药物安全性等级;同时,剖析了"有故无殒"、"衰其大半而止"理论的核心内容,并从现代生殖毒理、胚胎毒理和循证药学角度关注未知安全性风险,拟定合理用药基本原则。最后,明确提出妊娠期使用中药的安全性五等级(禁用、忌用、慎用、不确定、可用)的定义,分析界定了胚胎毒性中药(致畸、致突变、致发育不全等),传统毒性中药(堕胎、致流产等),峻烈性效表达中药(活血化瘀、破气消滞、辛温走窜等)和安全性较高药食两用中药的不同类别,并从客观实际出发设定"不确定"类别,合理划分了中药妊娠用药的安全等级;同时初步拟定了33味示例中药的类别归属。为中药妊娠期合理使用提供参考和思考。
- 王宇光金锐孔祥文张冰
- 关键词:中药妊娠禁忌安全性孕妇
- 骨科中成药“辨证辨量辨毒”合理用药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被引量:20
- 2016年
- 骨科中成药多含有毒性中药饮片,且使用量大、用药人群特殊,一直是中成药安全合理用药的热点和难点。该文切入医院药学工作实际和中医药基本理论,提出骨科中成药"辨证辨量辨毒"的合理用药模式,拟定相关参考规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支持。首先,梳理骨科中成药临床应用特点,提出"证"、"量"、"毒"三位一体的用药核心监护点;接着,以常见81个同类品种为示例,建立说明书信息库,并以2 000张回顾性处方点评分析结果圈定高频药物和常见不合理因素;同时,从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系统搜集汇总不良反应案例文献,辅以问卷调研形式,明确了各药品的核心监护点信息。整合以上信息,拟定《骨科中成药临床用药参考》并经专家讨论后完善修订。初步预实践2个月后效果显示,该模式符合临床用药实际,能够提供实用有效的合理用药信息,效果良好。综上,"辨证辨量辨毒"是骨科中成药临床用药的关键要素和核心监护点,该模式立足临床实际,为合理用药研究提供思路创新、理论保障和数据支持。
- 王宇光金锐强思思林志建李红燕鲁姝孔祥文
- 关键词:临床药学中成药骨科合理用药安全性
- 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质量评价的初步探索被引量:32
- 2014年
- 目的:借鉴临床药学服务质量评价标准,结合中医药临床治疗特点,初步探索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方法:梳理国内外临床药学服务质量评价标准现状,分析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现状及特殊内容,以临床药师工作经典模板为底本,设计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质量评价的框架及细则。结果:国外临床药学服务质量评价及相关标准已较为成熟,对于明确药师职责、规范药学服务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中药临床药学在诊疗方案评价、用法用量界定、中药质量管控、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存在自身特殊性,并衍生出在核实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提供药学信息、开展用药教育等药学服务质量评价多个方面的新内容。结论:本研究初步构建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以评促建",规范中药临床药师工作职责,推动中药临床药学深入发展。
- 金锐王宇光曾蔚欣孔祥文孙路路
- 关键词:临床药学中药临床药学药学服务临床药师临床中药师
- 民族药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临床使用中合理性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了解本院2013―2015年民族药的临床应用情况,归纳总结出本院常用民族药品种,并结合本院临床特色,分析常用民族药使用合理性,指导未来民族药的科学使用。方法:以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3―2015年民族药的品种、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作为评价指标,对用药金额排名前20的民族药进行分析。结果: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用药金额排名前20的多为外用骨伤药、醒神开窍药和理气消食药;用药金额3年保持稳定,用药金额和人数同步性较好。结论:民族药在本院骨伤科、脑病科和脾胃病科应用广泛,临床应用基本合理。
- 鲁姝韩飞孔祥文李博于静远王宇光曹俊岭
- 关键词:民族药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
- 近3年我院门诊中药饮片应用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了解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药饮片的使用特点,为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科学监管提供依据。方法:提取2007年7月—2010年6月我院门诊中药处方71 273张,将处方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饮片被广泛应用到各种疾病的治疗中;用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人数、处方量及药材消耗量及消费金额都在逐年增加;脑病科等科室的中药处方数百分比较高。结论:久病体虚的中老年患者依然是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的主体,40岁以下年龄段的患者在逐年递增;在第3年,中药饮片的处方剂量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这可能与部分医生习惯以重剂治疗慢性、顽固性疾病有关;提示应根据医学发展、疾病特点、中药饮片处方中的使用剂量等情况变化,适当修改中药饮片临床使用的相关标准,提高中药饮片合理用药水平。科室中药处方数百分比排序为重点监测中药应用合理性,为临床中药学开展提供了依据。
- 孔祥文李红燕武莹
- 关键词:中药饮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