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柱 作品数:42 被引量:417 H指数:12 供职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四川汉源地区滑坡地质灾害与地层地貌的关系 川西地区地貌陡变带是新构造运动非常强烈的一个地区,深切的峡谷是本区地形地貌的一个主要特征,受地质、地貌条件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是我国重要的地质灾害易发区。通过对典型地区地质灾害点及其控制因素的调查分析,探讨区域地质灾害的... 李朝柱 乔彦松 王书兵 姚海涛 傅建利 蒋复初关键词:滑坡 地质灾害 文献传递 成都平原红土堆积的风成成因证据 被引量:57 2007年 成都平原地区的红土剖面一般由3部分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成都粘土层、网纹红土层、河流相砂砾石层。文章对位于成都双流的胜利红土剖面样品的粒度、石英颗粒表面形态以及稀土元素分布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将研究结果与甘孜地区的典型黄土样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红土剖面中的成都粘土、网纹红土层是以具有风成特性的细颗粒物质为主,并且其粒度分布及粒度参数特征与甘孜地区典型风成黄土样品非常相似,而与该剖面中下伏的河流相样品有很大不同。成都粘土及网纹红土样品的石英颗粒与甘孜黄土及北方黄土一样,大多数都呈不规则的棱角状、次棱角状。红土堆积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与甘孜黄土也非常相似。所有这些证据都表明成都平原红土剖面中的成都粘土及网纹红土层属于风成成因。本次分析结果结合以前的研究表明,第四纪中期整个长江流域的环境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冰期时植被覆盖率的大幅度降低,而青藏高原在此时期的快速隆升可能是形成该区环境变化的直接原因。 乔彦松 赵志中 李增悦 王燕 傅建利 王书兵 李朝柱 姚海涛 蒋复初关键词:成都平原 赤峰地区晚中生代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2016年 内蒙古赤峰地区发育大面积的晚中生代火山岩,是我国东部巨型火山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火山岩主要形成于晚侏罗世160~147 Ma和早白垩世132~129 Ma两个时期,早期以中酸性火山岩为主,晚期主要为酸性火山岩,局部夹少量的基性火山岩。晚侏罗世早期的安山岩SiO_2含量较低,MgO含量较高,可能是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流纹岩是安山质熔浆底侵导致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晚侏罗世晚期的流纹岩具有与A型花岗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下。早白垩世晚期的流纹岩属于钾玄岩系列,与同时代的玄武岩构成双峰式岩石组合,流纹岩来源于地壳的部分熔融。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赤峰地区晚中生代的两期火山活动都与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的演化有关,它们分别形成于两次陆壳加厚之后的陆内伸展环境。 郝彬 宋江 李朝柱 杨欣德关键词:锆石U-PB年龄 岩石成因 晚中生代 川北若尔盖高原红原泥炭剖面孢粉记录的晚冰期以来古气候古环境的演变 被引量:35 2006年 利用14C测年及孢粉分析方法对位于若尔盖高原的红原泥炭剖面进行了系统研究,重建了若尔盖地区晚冰期以来古环境的演化历史,并识别在此期间发生的主要气候事件。结果表明:该区晚冰期的气候特点为冷偏干或凉偏干,冷暖波动频繁。其中,14.1~13.4、12.4~12.0和10.5~10.0kaBP之间的冷阶段分别对应于OldestDryas、OlderDryas及YoungerDryas事件;发生于12.6~12.4和12.0~10.5kaBP左右的暖阶段分别对应于Bolling及Allerod暖期。YoungerDryas事件之后,气候总体以温湿为主要特征,8.9~8.7和6.1~5.8kaBP之间的明显降温为全新世期间的2次冷事件。孢粉记录所反映的若尔盖地区晚冰期以来的气候演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王燕 赵志中 乔彦松 王书兵 李朝柱 宋利峰关键词:孢粉 晚冰期 攀西地区晚新生代沉积研究回顾与问题讨论 被引量:10 2007年 攀西地区晚新生代沉积是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隆升演化历史及其周缘环境响应、中国第一第二阶梯地貌格局演变和高原东南缘水系变迁的天然地质记录,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对该区晚新生代河湖相沉积,尤其是昔格达组和大箐梁子组的研究历史、岩性内涵、形成时代、古地理与古气候意义等进行了较全面的回顾。在此基础上对晚新生代冰碛物记录的冰川发育过程、青藏高原东南缘新构造运动和隆升历史、水系格局变迁等过程进行了评述。针对该区晚新生代沉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分歧,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认为在详细的地层学和地貌学等综合研究基础上开展高精度的年代学研究是当前攀西地区晚新生代沉积研究的重点。 姚海涛 赵志中 王书兵 乔彦松 李朝柱 傅建利 王燕 蒋复初关键词:昔格达组 青藏高原 岩石地层学 新构造运动 青藏高原东缘第四纪地质与环境调查的新进展 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发育了完整的晚新生代湖相、黄土、红土和冰川沉积系列,不同成因的沉积物记录了第四纪古环境时空变迁信息。上新世昔格达湖相沉积发育于4.2-2.6Ma B.P.,具有9个冷—暖气候环境变化阶段。川西风尘堆积始于... 赵志中 乔彦松 王书兵 王燕 徐刚 李朝柱 傅建利 姚海涛 陈永生 宋立峰 王敏 李名则 蒋复初关键词:青藏高原 古冰川 草地沙化 文献传递 若尔盖45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48 2005年 草地退化、土地沙化等问题已成为若尔盖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若尔盖地区1957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特征以及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若尔盖地区多年平均气温呈明显升高的变化趋势,以每10年约0.23℃的倾向率增高,各季节气温也呈上升趋势,其中秋季(9~11月)和冬季(12~莅年2月)气温上升更加明显;多年平均降水量呈略有减少之势,降水倾向率为每10年减少1.75mm.其中,春季(3~5月)和秋季降水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秋季降水减少的趋势更明显一些,而夏季(6~8月)和冬季降水量却表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受气候变暖趋干的影响,该区冻土环境和植被发生变化,土地沙化、草地严重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对当地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王燕 赵志中 乔彦松 李朝柱关键词:气候变化 草地退化 土地沙化 内蒙古托克托台地湖相地层及其初步意义 被引量:18 2012年 内蒙古河套地区广泛分布着一套晚第四纪河湖相地层,前人将其与萨拉乌苏组对比。托克托台地位于河套盆地最东部,晋陕峡谷上峡口,地貌上构成二级台地。台地前缘湖相地层出露良好。本文主要研究了郝家窑剖面湖相地层的时代与沉积环境。郝家窑剖面出露地层厚约47m:上部为棕黄色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层,风成黄土,厚约3m;下部为青灰、黄、灰白色粉砂、粘土质粉砂、粉砂质粘土层,湖相地层,厚约44m。湖相层顶部的OSL年龄约100kaB.P.,剖面底部的OSL年龄约为145kaB.P.,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郝家窑剖面沉积物色度指标显示,L^*曲线和a^*曲线在3m处有明显的转折,之上为风成沉积,之下为湖相沉积。烧失量测试结果,LOI550的最高值为8.39%,最低值为0.44%,平均值为3.16%;LOI950的最高值为18.05%,最低值为0.51%,平均值为6.39%。郝家窑剖面湖相沉积物的亮度L^*和烧失量LOI950的趋势基本同步,由下向上呈波动上升趋势,反映沉积物碳酸盐含量在不断增高,湖水矿化度在增大,指示了湖泊处于封闭的环境,黄河当时可能没有通过河套盆地。托克托地区约于100kaB.P.左右结束湖泊沉积,转型发育风成黄土。 蒋复初 王书兵 李朝柱 傅建利 阎浩关键词:湖相地层 色度 烧失量 黄河 川西甘孜地区黄土的磁性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18 2007年 川西高原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气候主要受印度洋季风、高原季风的影响。广泛分布于川西高原的黄土-古土壤序列是高原周缘地区连续的古气候记录类型之一,记录了上述环流系统的演化过程及其与青藏高原阶段性演化的关系,对探讨高原隆升的环境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对川西甘孜地区甘孜-A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B/M界线出现在L7的底部,并且在剖面下部出现了松山负向期的贾拉米洛正向极性亚带。以古地磁界限点作为时间控制点外推该剖面典型风尘沉积的底界年龄约为1.16 Ma BP。 乔彦松 刘冬雁 李朝柱 李名则 王燕 赵志中关键词:川西高原 磁性地层学 青藏高原东北缘若尔盖地区沙化问题浅析(摘要) 若尔盖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平均海拔3500m,境内以天然草地为主。其地貌为平坦高原,比降极小,黄河上游及其支流均形成老年河谷,曲流发达,多发育牛扼湖。属高原亚寒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0.6-1.1℃,年平... 李朝柱 乔彦松 赵志中 王燕 王书兵 徐刚文献传递